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玉林专利>正文

一种酱卤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80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酱卤肉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草药调味粉、中草药调料酱卤汁的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腌制肉制品中加入:(1)用大茴香、小茴香、砂仁、豆蔻、肉蔻、良姜、干姜、香叶、香草、木香、陈皮、丁香、胡椒、草果制成的粉;酱卤汁中加入(2)人参、枸杞、当归、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制成的酱卤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应用于肉类食品的加工使产品味道鲜美,不油腻,有种独特的香味,有助于肠胃健康,易于消化,中草药成份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内分泌失调,增强人体免疫力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卤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草药调味粉、中草药和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制成的酱卤汁制得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酱卤肉类制品加工工艺主要是:将要加工的肉制品洗净后,用盐,味精,化工香料等腌制入味,在直接生装精进121°C灭菌,这样在瞬间温度达到100°C以上,肉类中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遭到破坏,持续的高温使胶原蛋白分解为明胶,加工过得肉类制品状态、色泽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通过缩短蒸煮时间,在较高温度时候下锅,持续高温煮制,以达到传统时间煮熟的效果,这种加工工艺就会使肉制品蛋白迅速变性,使产品失去本身固有的营养价值。经过大量艰难、反复的研究过程,本专利技术人从《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医书中获得启示,发现了药食同源,食疗保健有效方法。依据这一发现,本专利技术人探寻祖国传统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食品加工设备制造的完美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卤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绿色、健康、不含有防腐剂,味道鲜美,不油腻,有种独特的香味,有助于肠胃健康,易于消化,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内分泌失调,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食疗药效,人性化,高品质的酱卤肉制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每100斤肉类制品中加入:(I)中草药调味粉;大茴香220?260克,小茴香220?260克,砂仁230?250克,豆蘧230?250克,肉蘧230?250克,良姜220?260克,干姜250?270克,香叶270?300克,香草270?300克,木香220?250克,陈皮220?260克,丁香200?250克,胡椒200?250克,草果250?300克。(2)酱卤汁人参I?2斤,枸杞I?2斤,当归I?3斤,用水稀释过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汁200?250斤。所述的肉制品组成为,每100斤肉类中加入:(1)中草药调味粉:大茴香240克,小茴香240克,砂仁250克,豆蘧250克,肉蘧240克,200克,良姜250克,干姜260克,香叶300克,香草300克,木香250克,陈皮260克,丁香250克,胡椒200克,草果300克;(2)中草药酱卤汁人参1.5斤,枸杞2斤,当归I斤,用水稀释过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卤汁225斤。所述的肉制品的制备方法的生产过程如下:(I)用中草药调味粉在O?4°C腌制肉类24?72小时浙干;(2)电脑调控蒸煮锅中将酱卤汁加热温度达到45?70°C时将肉类放入锅中;(3)在文火卤制30?60分钟,缓慢加温到100°C捞出;(4)在温度25°C环境中风干10?15分钟;(5)在放入温度在50?60°C具有自动翻烤的功能的烘烤机中烤制30?40分钟,固定颜色,甩出多余脂肪。所述的肉制品的制备方法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如下:(I)用中草药调味粉在1°C腌制肉类72小时浙干;(2)电脑调控蒸煮锅中将酱卤汁加热温度达到70°C时将肉类放入锅中;(3)在文火齒制60分钟,缓慢加温到100°C捞出;(4)在温度25 °C环境中风干15分钟;(5)在放入温度在60°C具有自动翻烤的功能的烘烤机中烤制40分钟,固定颜色,甩出多余脂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肉类通过中草药调味粉、中草药酱卤汁的腌制酱卤过程中,使肉类中的腥膻等异味、血水、淋巴细胞、饱和脂肪酸、嘌呤等有毒有害物质排除,具有防腐能力,避免加入防腐剂,没有任何副作用,长时间的酱卤进一步使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与肉类的完美结合。2、本专利技术有效性。肉类在酱卤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蛋白质、钙、镁、铁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的营养成分,而且制出来的制品不油腻,有种独特的香味,有助于肠胃健康,易于消化,这些中草药成份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内分泌失调,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增强人体免疫力,在食用的过程中自然会使身体更加健康。3、本专利技术稳定性。肉类在腌制酱卤过程均采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要求的洁净无菌环境生产加工,所用设备均是全程电脑控制,保证了酱卤过程中的质量。4、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与养生,吃食品目的也不再是单纯为了填饱肚皮,还要讲究营养和健康,根据中草药的药理特性,经过长期的研究,用中草药调制出这种肉制品加工方法,从选购药材打成粉、熬制酱卤汁液,到按比例精心配制,就是推广这种药食同源的传统饮食文化。5、本专利技术可操作性。肉类制品为机械加工清洗、切割、腌制、蒸煮、烘烤,流水线生产,减轻体力劳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可靠、方便。本专利技术药食同源原理如下:(I)大茴香,气芳香,味辛、甜。身体脓肿、霍乱,以及蛇伤以及旁光炎,胃部冷气,顺肠气,调中,治呕吐,消湿止痛,肾劳损,腹疝及腹部肿块,阴疼。开胃下气,暖丹田作用。(2)小茴香,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3)砂仁,性味;辛、温、潘、无毒、作为芳香性健胃理气、温暖脾胃肾、下气直通、宽胸脯、疏气滞、化宿食、除呕逆,闻之有香味。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作用。(4)豆蘧,因其药性味辛温,故有行气理气,暖胃消食,化湿止吐,解酒毒的作用。(5)肉蘧,辛温而涩,既能涩肠止泻,又能温中暖脾。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者作用。(6)良姜,大温,无毒,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润皮肤,解酒毒作用。(7)干姜,辛,无毒,破血祛风,开胃消宿食。(8)香叶,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味微辛,微温。气微香、有香气者为佳。性味和功用味甘、微辛,微温。散瘀止痛,消肿拔毒作用。(9)香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张力。(10)木香,辛,温,无毒,消毒,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健脾消食。(11)陈皮,辛,温,无毒,主气滞,消食,破积结和膈气,去下焦部诸湿,治左胁肝积气,小腹疝痛,消乳肿,疏肝胆,泄肺气。(12) 丁香,辛,温,无毒,主温脾胃,止霍乱涌胀,风毒诸肿,齿疳溃疡。能发出各种香味,除虫辟恶去邪。(13)胡椒,辛,大温,主下气温中,能祛痰,除肝腑冷气,去胃口冷气,积食不消化,霍乱气逆,心腹疼痛,冷气上冲。能调和五脏,壮肾气,治冷痢,杀死鱼、肉、鳖、瞢中的毒。(14)草果,温脾,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15)人参,甘,微寒,无毒,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通血脉,消食开田冃?(16)枸杞,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明目,滋肾润肺。(17)当归,甘,无毒,治咳逆上气,瘟疾寒热,及女人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破恶血,滋生新血。(18)东北黄豆大酱,咸,冷,无毒,除热止烦,杀百药及火毒,杀一切鱼肉、蔬菜、瞢毒,并治蛇、虫、蜂、蝎、等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酱卤肉制品,每100斤牛肉中加入:(1)中草药调味粉;茴香240克,小茴香240克,砂仁250克,豆蘧250克,肉蘧240克,200克,良姜250克,干姜260克,香叶300克,香草300克,木香250克,陈皮260克,丁香250克,胡椒200克,草果300克;(2)中草药酱卤汁人参1.5斤,枸杞2斤,当归I斤,用水稀释过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卤汁225斤。本实施例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如下:(I)用中草药调味粉在1°C腌制肉类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卤肉制品,其特征在于,肉制品的组成为,每100斤肉类中加入: (1)中草药调味粉 大茴香220?260克,小茴香220?260克,砂仁230?250克,豆蘧230?250克,肉蘧230?250克,良姜220?260克,干姜250?270克,香叶270?300克,香草270?300克,木香220?250克,陈皮220?260克,丁香200?250克,胡椒200?250克,草果250 ?300 克。 (2)中草药酱卤汁 人参I?2斤,枸杞I?2斤,当归I?3斤,用水稀释过自然发酵东北黄豆大酱汁200 ?250 斤。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制品,其特征在于,肉制品组成为,每100斤肉类中加入: (1)中草药调味粉 大茴香240克,小茴香240克,砂仁250克,豆蘧250克,肉蘧240克,良姜250克,干姜260克,香叶300克,香草300克,木香250克,陈皮260克,丁香250克,胡椒200克,草果300 克; (2)中草药酱卤汁 人参1.5斤,枸杞2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姚玉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