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41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底基层、承重层、透水垫层、透水防滑面层,承重层包括承重板,承重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延伸杆、若干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杆穿过透水垫层且端部位于透水防滑面层上;第二延伸杆穿过底基层且端部与路基层相抵,承重板上设有若干主透水孔,在承重板上分别延伸出第一延伸杆以及第二延伸杆,在安装完成之后,整个铺装路面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得到提升,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延长。

Pavement structure for municipal use

The pavemen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pplication to the municipal,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comprises a bottom-up road base, and a bearing layer, permeable permeable cushion, non slip surface, the bearing layer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a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and second extension number extension rod the first extension rod, rod through the permeable cushion and the end is located in permeable non slip surface layer; second extending rod through the base and end with the road base offset, bear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in the main, bear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with a first extension rod and the extension rod in seco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is complete, the entire road pavem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anti deformation ability has been improved, the service life is greatly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铺装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有长远影响,通过透水路面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率等指标进行落实。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自身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结合道路横断面和排水方向,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车行道、人行道和停车场以及绿化带,建设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渗管/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道路透水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现有应用于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5839508U的中国技术一种海绵城市铺装路面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路基层、由碎石制成的底基层、承重层、透水层、透水防滑面层构成,此类的铺装路面结构能确保整体具有足够的渗水、疏水、蓄水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实际使用中却会发现,由于该地面结构仅单方面考虑了渗水、疏水、蓄水功能,并受到反复重压之后,其层与层之间很容易出现错位分离,其抗变形能力较弱,导致该铺装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其实际使用寿命较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底基层、承重层、透水垫层、透水防滑面层,所述承重层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延伸杆、若干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穿过透水垫层且端部位于透水防滑面层上;所述第二延伸杆穿过底基层且端部与路基层相抵,所述承重板上设有若干主透水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板上分别延伸出第一延伸杆以及第二延伸杆,在安装完成之后,第一延伸杆穿过透水垫层且端部位于透水防滑面层上,能提升透水垫层、透水防滑面层的抗变形能力;第二延伸杆穿过底基层,能提升底基层的抗变形能力;另外,第二延伸杆的端部与路基层相抵,当路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压力会传导至承重板,第二延伸杆与路基层之间相抵,能大幅度提升承重板自身的承重能力;整个铺装路面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得到提升,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延长。优选的,还包括透水通道,所述第一延伸杆与第二延伸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杆的外杆壁上设有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二延伸杆的外杆壁上设有第二透水孔,所述透水通道同时通过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一透水孔与第二透水孔同时与透水通道内部相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面上的水会透过透水防滑面层、透水垫层、底基层,位于透水防滑面层、透水垫层上的水会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到透水通道内,然后从第二透水孔流到低基层内,从而达到加快透水防滑面层、透水垫层排水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杆以及第二延伸杆的形状均为圆台形,所述第一延伸杆的大端固定于承重板上,所述第二延伸杆的大端固定于承重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延伸杆侧需要铺装其他层结构时,由于第一延伸杆的小端朝上,其他层结构能较为轻松地穿过第一延伸杆的小端,从而完成铺装;当第二延伸杆需要安装于底基层时,第二延伸杆的小端朝下,第二延伸杆能更容易插入到底基层;从而减少安装难度,提升安装便捷性。优选的,所述底基层与承重层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上设有若干第三透水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铺装路面会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隔热层设置于底基层与承重层之间,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个除路基层之外的涂层结构稳定性重点体现于底基层本身的结构稳定性,隔热层能大幅度减少热量传导至底基层与路基层之间,大幅度降低底基层结构发生变化的几率,从而有助于提升铺装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另外,在隔热层上开设若干第三透水孔,雨水能通过第三透水孔实现渗水作用。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掺锑二氧化锡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掺锑二氧化锡层能有效反射红外光线,使得整个铺装路面结构具有隔热降温性能,运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道路,符合低碳、环保、生态的要求。优选的,所述透水垫层与透水防滑面层之间设有防晒层,所述防晒层上设有若干第四透水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铺装路面会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防晒层能有效阻挡阳光的照射,且防晒层位于透水垫层与透水防滑面层之间,阳光能被直接阻挡于透水防滑面层上,大幅度降低阳光对内部各层产生的照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铺装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另外,在防晒层上开设若干第四透水孔,雨水能通过第四透水孔实现渗水作用。优选的,所述防晒层为复合铝箔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铝箔复合膜是最常用的复合卷膜,通常含有纯铝和镀铝,机械强度好,重量轻、具遮光性好、对光有较强的反射能力、不易被腐蚀,能达到有效防晒效果。优选的,所述底基层由碎石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制成的底基层,其内部存在较多的导水间隙,水能透过该底基层实现排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内部层结构。附图标记:1、路基层;2、底基层;3、隔热层;4、第三透水孔;5、承重层;6、承重板;7、第一延伸杆;8、第二延伸杆;9、主透水孔;10、透水通道;11、第一透水孔;12、第二透水孔;13、透水垫层;14、防晒层;15、第四透水孔;16、透水防滑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路基层1,该路基层1一侧依次设有底基层2、隔热层3、承重层5、透水垫层13、防晒层14、透水防滑面层16;其中,参见图1所示,底基层2由碎石制成;隔热层3则为掺锑二氧化锡层,在隔热层3上设置了若干第三透水孔4;防晒层14为复合铝箔层,在防晒层14上设有若干第四透水孔15。以下则针对承重层5做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承重层5包括呈水平放置的承重板6,承重板6上设有若干主透水孔9,主透水孔9、第三透水孔4、第四透水孔15三者最好一一对应设置,能更有利于排水;该承重板6的侧壁上向上延伸出若干第一延伸杆7,每根第一延伸杆7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延伸杆7分别依次穿过透水垫层13、防晒层14,第一延伸杆7的整体形状为圆台形,第一延伸杆7的大端固定位于承重板6上,第一延伸杆7的小端位于透水防滑面层16内;参见图1所示,在该承重板6的侧壁上向下延伸出若干第二延伸杆8,第二延伸杆8与第一延伸杆7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二延伸杆8穿过隔热层3以及底基层2,第二延伸杆8的整体形状也为圆台形,第二延伸杆8的大端固定位于承重板6上,第二延伸杆8的小端与路基层1侧壁相抵;参见图1所示,在承重板6内还设置了若干与第一延伸杆7和第二延伸杆8对应设置的透水通道10,每个透水通道10均同时连通在承重板6、对应的第一延伸杆7、对应的第二延伸杆8,在第一延伸杆7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透水孔11,第二延伸杆8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透水孔12,第一透水孔11和第二透水孔12均与透水通道10内部相通。实际使用过程中:地面上的水,一方面,透过透水防滑面层16、防晒层14上的第四透水孔15、透水垫层13、承重板6上的主透水孔9、隔热层3上的第三透水孔4、底基层2;另一方面,透水防滑面层16、防晒层14、透水垫层13内的水会通过第一透水孔11进入到透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底基层(2)、承重层(5)、透水垫层(13)、透水防滑面层(16),其特征是:所述承重层(5)包括承重板(6),所述承重板(6)上设有若干第一延伸杆(7)、若干第二延伸杆(8),所述第一延伸杆(7)穿过透水垫层(13)且端部位于透水防滑面层(16)上;所述第二延伸杆(8)穿过底基层(2)且端部与路基层(1)相抵,所述承重板(6)上设有若干主透水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底基层(2)、承重层(5)、透水垫层(13)、透水防滑面层(16),其特征是:所述承重层(5)包括承重板(6),所述承重板(6)上设有若干第一延伸杆(7)、若干第二延伸杆(8),所述第一延伸杆(7)穿过透水垫层(13)且端部位于透水防滑面层(16)上;所述第二延伸杆(8)穿过底基层(2)且端部与路基层(1)相抵,所述承重板(6)上设有若干主透水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市政的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透水通道(10),所述第一延伸杆(7)与第二延伸杆(8)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杆(7)的外杆壁上设有第一透水孔(11),所述第二延伸杆(8)的外杆壁上设有第二透水孔(12),所述透水通道(10)同时通过第一延伸杆(7)、第二延伸杆(8),第一透水孔(11)与第二透水孔(12)同时与透水通道(10)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群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