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稳定性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噪声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非人为的交通事故与其失去稳定性紧密相关;且汽车失稳导致的交通事故随着车速的增大而不断增长。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作为汽车中一项重要的主动安全技术,通过控制车辆的横摆运动,能够有效的改善行车稳定性。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是其控制介入的基础,因此开展车辆稳定性判据对于提高ESP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横摆角速度和侧向速度相平面法,这种方法侧向速度获取难度较大,而且在侧滑的时候不能充分表征车辆状态;2、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角速度相平面法,这种方法稳定区域边界划分简单,但是在非极限工况下实用性有待考证;3、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相平面法,这种方法能充分表征车辆全工况稳定特性,但是目前没有学者深入研究车速路面附着系数和前轮转角对稳定区域类型的影响;前面两种方法没有同时考虑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根据行车工况输入参数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模型绘制全工况车辆稳定性相平面图;相平面图为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相平面图,以横摆角速度为纵坐标,以质心侧偏角为横坐标;2)然后依据行车工况判定车辆所处的稳定域类型;3)根据行车工况利用稳定域类型数据库获得车辆稳定域;4)通过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点是否在稳定域外判定车辆是否失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根据行车工况输入参数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分析模型,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模型绘制全工况车辆稳定性相平面图;相平面图为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相平面图,以横摆角速度为纵坐标,以质心侧偏角为横坐标;2)然后依据行车工况判定车辆所处的稳定域类型;3)根据行车工况利用稳定域类型数据库获得车辆稳定域;4)通过判断车辆行驶状态点是否在稳定域外判定车辆是否失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行车工况输入参数包括前轮转角、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判定车辆所处的稳定域类型具体步骤为:利用拓扑分析,依据稳定域特征,相平面稳定域被划分为曲线型和菱型两种类型,曲线型对应稳定域类型一,菱形对应稳定域类型二;以前轮转角和车速为自变量,路面附着系数为因变量,做出三维曲面图,根据三维曲面图判断相平面图对应的稳定域类型;稳定域类型处于临界状态时,车辆所处的工况对应的坐标值在三维曲面上侧时,车辆此时稳定状态对应稳定域类型一;当对应的点在三维曲面下侧时,车辆此时稳定状态对应稳定域类型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平面车辆稳定性判断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冬梅,易雨谦,郑敏,袁佳威,卢金仪,江逸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