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929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货位:对立体仓库中所有货区的货位进行命名,并排除不可用的货位;步骤2,在每个货区中都定义一个临时巷道,即空巷道,并在每个空巷道上预留一个专门服务空巷道的穿梭车;步骤3,客户的货物入库时,根据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该货物存放至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步骤4,取货时,将要取出的货物外面的货物移动至临时巷道上,然后将该货物取出,再根据临时巷道上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临时巷道的货物移到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

Storage and delivery method of high-density solid wareho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high density storage warehous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generate location: all goods warehouse goods of the name, and excluding the available storage space; step 2, a temporary roadway are defined in each cargo area, the roadway, and in each the empty tunnel reserved on the shuttle a special service roadway; step 3, customer goods warehousing,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of goods label content, obtaine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roadway roadway, and will be availabl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air cargo stowed on the roadway; step 4, take the goods, will be outside to remove the goods moved to temporary roadway, and the goods taken out,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of label content of goods on the temporary roadway, the roadway gets the highest similarity as the most suitable The roadway, and temporary roadway goods moved to the empty space available on the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
技术介绍
仓储货架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仓储业快速发展,仓储设施明显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化程度逐步加快,服务水平与作业效率有所提高,出现了地产类仓储、金融类仓储、自助式仓储、网络零售仓储等新的经营业态,一批功能完善、融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现代仓储企业脱颖而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仓储业的传统经营方式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仓储自动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我国流通企业商品库存时间过长、占压资金过多。目前物流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着,其也推动着货架的发展。随着物流量的大幅度增加,仓库也要逐步实行现代化管理,为了改善仓库的性能,货架的数量不仅要求多,还要求有更加多的功能,能够帮助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仓储行业的迫切需求,提供了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包括生成货位的方法、入库方法和出库方法,出入库方法遵循了栈式“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分区进行存放,有效提高了仓储管理的可靠性。生成货位的方法包括货位命名方法,入库方法包括查找可用空货位,出库方法包括查找临时巷道、查找货物外端的非空货位。其中,查找可用空货位中,优先分配客户已占用巷道中的可用空货位,并保证一个巷道的货物全部只属于一个客户所有,同时将标签内容相似度最高的货物摆放在一起,有效提高了批量出库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货位:对立体仓库中所有货区的货位进行命名,并排除不可用的货位;步骤2,在每个货区中都定义一个临时巷道,即空巷道,并在每个空巷道上预留一个专门服务空巷道的穿梭车;步骤3,客户的货物入库时,根据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该货物存放至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步骤4,取货时,将要取出的货物外面的货物移动至临时巷道上,然后将该货物取出,再根据临时巷道上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临时巷道的货物移到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步骤3和步骤4中货物入库和出库时,遵循栈式“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假设立体仓库中有n个货区,每个货区有a排、b层、c列,则一共有d个货位,d=n*a*b*c,货位命名方式为i-x-y-z,表示该货位位于第i个货区、第x排、第y层、第z列,其中,i取值范围为1~n,n取值为自然数,x取值范围为1~a,a取值为自然数,y取值范围为1~b,b取值为自然数,z取值范围为1~c,c取值为自然数,定义距离仓库出入口最近的货架为站点位置,站点位置作为入库的起点及出库的终点,在出入库流程中,站点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例中站点位置约定为1-1-1-1,即第1个货区第1排第1层第1列货位位置,并定义从出入口到库区内部,货区、货架排数依次递增,层数从下到上依次递增,列数从外到内依次递增,即第1列为最外端,第c列为最内端,x排y层的货架定义为巷道x-y;步骤1-2,排除不可用的货位,包括排除站点,即第1货区、第1排的货位。步骤2中,将每个货区相对中间的货架最高的一层作为该货区的临时巷道H,即用第i货区的第j排第b层作为临时巷道,其中,j=[a/2],即排数除以2取整,如得出的结果是已排除的货位所在巷道,应将排数j进行加1得到临时巷道H,空巷道上预留的穿梭车默认位置为i-j-b-1,即临时巷道最外侧货位。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客户的货物入库前,给每个货物设置标签,标签用于记录货物的内容(入库时,优先分配客户已占用巷道中的可用空货位,并保证一个巷道的货物全部只属于一个客户所有,便于后期提高取货的效率);步骤3-2,查询该客户是否存在占用货位的货物,如果存在记录,查找所占用货位所在的所有巷道,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4;步骤3-3,查询该客户所占用货位所在的所有巷道是否装满,即判断巷道最外侧货位是否有货物,如果只有一个没有装满的巷道,取该巷道最里面的空货位作为货物入库的目标货位,将货物运输到目标货位,完成入库;如果存在两个以上没有装满的巷道,根据巷道上所有货物的标签交集得出巷道的公共标签集合,待入库的货物的标签集合与每个可用巷道的公共标签集合的交集得出货物与相应巷道的相同标签集合,比如巷道a1上m1个公共标签集合为P1,巷道a2上m2个公共标签集合为P2,待入库的货物的n个标签集合为P,其中n=card(P),card()函数表示计算集合中元素个数,货物与巷道a1的标签交集Q1=P1∩P,货物与巷道a2的标签交集Q2=P2∩P,计算集合Q1、Q2中元素的个数n1=card(Q1),n2=card(Q2),从而得出货物的标签内容和每个巷道上存放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s1=n1/n=card(P1∩P)/card(P),s2=n2/n=card(P2∩P)/card(P),相似度最大值max(s1,s2)所在的巷道作为标签内容相似度最高的巷道,因为分母相同,Q1、Q2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max(card(P1∩P),card(P2∩P)),max()函数表示取最大值,也就是可以将相同元素最多的集合所在的巷道作为入库最合适的巷道,取该巷道最里面的空货位作为货物入库的目标货位,将货物运输到目标货位,完成入库;步骤3-4,查询可用空巷道:如果巷道上最内端货位为空,则判定该巷道为可用空巷道,定义集合P为仓库内所有最内端的货位集合,集合Q为已被占用的最内端的货位集合,按照货位排、层正序查询集合P和Q,循环遍历集合P,当集合P中的货位m不在集合Q中时,即表示货位m所在巷道是可用空巷道,终止循环,将货位m对应的货位信息作为货物入库的目标货位,由于是按照货位排、层正序查询,因此货位m所在巷道即为距离仓库出入口最近的巷道,将货物运输到目标货位,如果查询不到任何可用空巷道,则表示该库房内所有货区已装满,需要更换新库房进行入库;步骤3-5,入库完成后,以货物存放的货位名作为该货物的取货编码。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1,读取取货编码,(在货物入库时,货物放在哪个货位,即以该货位名作为该货物的取货编码,货位名即步骤1中所述的对货位进行命名),根据货位名获取要取出货物的货位信息,假设要取的货物的货位信息为i-x-y-z,即该货物所在位置为第i个货区第x排y层z列,对该位置进行查询,如果查询到该货位为空,则提示未找到该货物,否则执行步骤4-2;步骤4-2,查询要取出的货物所在巷道外端的货位是否存在货物,即查询第i个货区第x排第y层第z-1列到第i个货区第x排第y层第1列,共z-1个货位是否存在货物,将查找到的货物放入集合O中,如果要取出的货物所在巷道外端的货位存在货物,则表示集合O不为空,将集合O中的货物从外到内依次移动到临时巷道H上,执行步骤4-3;如果未查找到货物,则表示集合O为空,直接执行步骤4-3;步骤4-3,将货物运输到站点位置,完成取货;步骤4-4,按照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集合O中的货物在步骤4-2的移库中货物的相对位置已经发生了倒置,即原本外端货位的货物移动到了临时巷道的内端,将原集合O进行倒置得出集合O’,并将集合O’中的货物依次根据标签内容,去匹配该客户所占用货位所在的所有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

【技术保护点】
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货位:对立体仓库中所有货区的货位进行命名,并排除不可用的货位;步骤2,在每个货区中都定义一个临时巷道,即空巷道,并在每个空巷道上预留一个专门服务空巷道的穿梭车;步骤3,客户的货物入库时,根据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该货物存放至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步骤4,取货时,将要取出的货物外面的货物移动至临时巷道上,然后将该货物取出,再根据临时巷道上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临时巷道的货物移到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货位:对立体仓库中所有货区的货位进行命名,并排除不可用的货位;步骤2,在每个货区中都定义一个临时巷道,即空巷道,并在每个空巷道上预留一个专门服务空巷道的穿梭车;步骤3,客户的货物入库时,根据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该货物存放至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步骤4,取货时,将要取出的货物外面的货物移动至临时巷道上,然后将该货物取出,再根据临时巷道上货物的标签内容的相似度,得出相似度最高的巷道作为最合适的巷道,并将临时巷道的货物移到该巷道上的可用空货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假设立体仓库中有n个货区,每个货区有a排、b层、c列,则一共有d个货位,d=n*a*b*c,货位命名方式为i-x-y-z,表示该货位位于第i个货区、第x排、第y层、第z列,其中,i取值范围为1~n,x取值范围为1~a,y取值范围为1~b,z取值范围为1~c,定义距离仓库出入口最近的货架为站点位置,并定义从出入口到库区内部,货区、货架排数依次递增,层数从下到上依次递增,列数从外到内依次递增,即第1列为最外端,第c列为最内端,x排y层的货架定义为巷道x-y;步骤1-2,排除不可用的货位,包括排除站点,即第1货区、第1排的货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每个货区相对中间的货架最高的一层作为该货区的临时巷道H,即用第i货区的第j排第b层作为临时巷道,其中,j=[a/2],即排数除以2取整,如得出的结果是已排除的货位所在巷道,应将排数j进行加1得到临时巷道H,空巷道上预留的穿梭车默认位置为i-j-b-1,即临时巷道最外侧货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客户的货物入库前,给每个货物设置标签,标签用于记录货物的内容;步骤3-2,查询该客户是否存在占用货位的货物,如果存在记录,查找所占用货位所在的所有巷道,执行步骤3-3,否则执行步骤3-4;步骤3-3,查询该客户所占用货位所在的所有巷道是否装满,即判断巷道最外侧货位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鹏丽唐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永山窍南京仓储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