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及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018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置及悬置系统,该悬置包括支撑骨架、连接支架及橡胶主簧,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壁,所述橡胶主簧包括向上突出且包覆所述限位壁的限位橡胶块,所述支撑骨架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壁及限位橡胶块向上穿出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的左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所述通孔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的右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该悬置能够实现动力总成的左、右限位,因而该悬置应用于左悬置或右悬置时,悬置系统中的左、右悬置中的另一个可以不用另设限位结构,使得另一个悬置的结构工艺可以简化,有利于悬置的通用化设计。

Suspension and suspens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spension and suspension system, the suspension bracket and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rubber spring,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limiting wall, wherein the rubber spring includes projecting upward and covered the limiting wall limiting upper rubber blocks.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limiting wall and limit the rubber block up out of the hole, the left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wall and a limit of the rubber block relative to the skeleton of the first hard limit surfac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through th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second and the limit of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rubber block a relatively hard limiting surface. The suspension can realize the powertrain of the left and right limit, so the suspension applied to the left or right suspension suspension, suspens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suspension in another can not limit the other structure, making another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can be simplified. The general design is advantageous to 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置及悬置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置及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常包括所有的悬置(左悬置及右悬置)、抗扭拉杆、阻尼元件及相关联的支架。悬置系统主要功能如下:(1)支撑动力总成并确定动力总成位置;(2)控制动力总成运动;(3)隔离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及车架的传递;(4)承受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及动载荷。左悬置、右悬置通常为橡胶悬置,其作用主要是隔离动力总成(例如发动机)振动,同时限制动力总成的位移,限位过程中尽量避免过硬限位。现有的悬置系统,左悬置与右悬置均只设计了单面限位橡胶,左悬置只能用于限制单一方向位移,另一方向的限位需要由右悬置去完成。如图1及图2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橡胶悬置,其包括支撑骨架1a、连接支架2a及橡胶主簧3a,橡胶主簧3a硫化于连接支架2a的外部形成整体,连接支架2a、橡胶主簧3a整体压装在支撑骨架1a。当连接支架2a在动力总成的带动下向图中右方移动时,连接支架2a上的右端(连接支架硬限位21a)和橡胶主簧3a的限位橡胶块31a一起向右撞向支撑骨架1a的内侧壁(支撑骨架硬限位11a),实现柔性缓冲限位。但是,当连接支架2a在动力总成带动下图中左方移动时,橡胶悬置中无相应结构来限制其移动,为满足动力总成的限位,需要在另一悬置部件上设计限位结构,才能保证悬置系统限位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另一悬置结构和工艺。由于左、右悬置的性能要求不同,结构设计和刚度要求也不同,即使另一悬置设计了限位结构,其左右移动时,左、右悬置上的限位橡胶块31a所提供的限位曲线很难做到一致,不利于NVH性能。另外,一侧的悬置只能用于限制单一方向位移,另一方向的限位需要由另一侧的悬置去完成。使得,其中一个悬置的结构工艺无法简化,不利于另一悬置的通用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悬置系统中动力总成的左右两个方向的限位通过左、右悬置上同时设置限位,导致其中一个悬置的结构工艺无法简化,不利于悬置的通用化设计的缺陷,提供一种悬置及悬置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悬置,包括支撑骨架、连接支架及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的外部,所述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橡胶主簧外部,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壁,所述橡胶主簧包括向上突出且包覆所述限位壁的限位橡胶块,所述支撑骨架的上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壁及限位橡胶块向上穿出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的左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所述通孔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的右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壁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所述限位壁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所述限位橡胶块包括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的第一限位橡胶块及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的第二限位橡胶块,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与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橡胶块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与所述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壁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与第二限位橡胶块关于所述限位壁左右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与所述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相对的表面设置第一波浪形面,所述第二限位橡胶块与所述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相对的表面设置第二波浪形面。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主簧硫化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大致呈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上支架及下支架,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上支架从上方压住所述橡胶主簧,所述下支架从下方压住所述橡胶主簧,所述上支架及下支架固定连接。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悬置。根据本技术的悬置及悬置系统,当连接支架在动力总成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时,连接支架的限位壁带动橡胶主簧上的限位橡胶块向左移动,撞向通孔左侧壁上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实现悬置向左的柔性缓冲限位。同样,当连接支架在动力总成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时,连接支架的限位壁带动橡胶主簧上的限位橡胶块向右移动,撞向通孔右侧壁上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实现悬置向右的柔性缓冲限位。因而,该悬置能够实现动力总成的左、右限位,因而该悬置应用于左悬置或右悬置时,悬置系统中的左、右悬置中的另一个可以不用另设限位结构,使得另一个悬置的结构工艺可以简化,有利于悬置的通用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橡胶悬置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的外部结构图;图4是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支撑骨架;11、通孔;111、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2、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2、连接支架;21、限位壁;211、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2、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3、橡胶主簧;31、限位橡胶块;311、第一限位橡胶块;3111、第一波浪形面;312、第二限位橡胶块;3121、第二波浪形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上、下、左、右仅指的是图中的上、下、左、右方位,并不对实际使用方位构成限定。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悬置,包括支撑骨架1、连接支架2及橡胶主簧3。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及连接支架2为金属件,橡胶主簧3通过硫化工艺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2的外部。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支撑骨架1设置在所述橡胶主簧3外部,所述连接支架2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壁21,所述橡胶主簧3包括向上突出且包覆所述限位壁21的限位橡胶块31,所述支撑骨架1的上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限位壁21及限位橡胶块31向上穿出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左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所述通孔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右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112。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壁2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所述限位壁2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212,所述限位橡胶块31包括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的第一限位橡胶块311及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212的第二限位橡胶块312,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311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与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橡胶块312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112与所述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212之间。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壁21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311与第二限位橡胶块312关于所述限位壁21左右对称。因而,当连接支架2在动力总成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时,连接支架2的限位壁21带动第一限位橡胶块311向左移动,撞向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第一限位橡胶块311在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与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之间挤压变形,实现悬置向左的柔性缓冲限位。同样,当连接支架2在动力总成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时,连接支架2的限位壁21带动第二限位橡胶块312向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悬置及悬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1)、连接支架(2)及橡胶主簧(3),所述橡胶主簧(3)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2)的外部,所述支撑骨架(1)设置在所述橡胶主簧(3)外部,所述连接支架(2)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壁(21),所述橡胶主簧(3)包括向上突出且包覆所述限位壁(21)的限位橡胶块(31),所述支撑骨架(1)的上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限位壁(21)及限位橡胶块(31)向上穿出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左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所述通孔(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右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1)、连接支架(2)及橡胶主簧(3),所述橡胶主簧(3)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2)的外部,所述支撑骨架(1)设置在所述橡胶主簧(3)外部,所述连接支架(2)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壁(21),所述橡胶主簧(3)包括向上突出且包覆所述限位壁(21)的限位橡胶块(31),所述支撑骨架(1)的上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限位壁(21)及限位橡胶块(31)向上穿出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左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所述通孔(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橡胶块(31)的右侧壁相对的支撑骨架第二硬限位面(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2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所述限位壁(2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212),所述限位橡胶块(31)包括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的第一限位橡胶块(311)及包覆所述连接支架第二硬限位面(212)的第二限位橡胶块(312),所述第一限位橡胶块(311)位于所述支撑骨架第一硬限位面(111)与所述连接支架第一硬限位面(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发谷玉川曾肇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