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87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3‑6℃、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5‑80%;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0‑165℃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65%,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0‑35℃、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5‑50%;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5‑9%的干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得茶叶甜醇味厚,苦涩味淡,香气高。

Method for processing te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ing method of te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fresh leaf: harvested fresh Yunnan Daye Green Tea in temperature of 3 DEG C, 6 humidity of 30 40% greenhouse spreading, spreading to the leaf water content was 75 B, 80%; fixing: the spreading leaves in the temperature for the rotating drum frying pan 160 165 DEG C for fixing, water to de enzyming leaf rate was 60 65%, then placed in a temperature of 30 DEG C, 35 humidity is 30 40% in the greenhouse to cool, cool leaf water content was 45 50%; C rolling: the cool leaves in the temperature is 55 60 degre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kneading equipment for kneading; D, drying: the twisting of the tea after drying to moisture content of dried leaves 5 9%.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e tea sweet taste thick, bitter light, high ar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和加工工艺,可通过感官审评外形、闻香气、看汤色、尝滋味等来进行判断。传统加工的云南大叶绿茶一般均是将采摘后的新鲜茶叶摊凉后,进行杀青,捻揉,整形,干燥后得到,具有香低味苦涩的缺点。为解决这个缺点,往往在捻揉时加入茉莉花、糯米等原料,改善其口感,同时也改变了茶叶本身的口感。也有相应的研究表明,因为云南大叶绿茶中含有较多的吲哚类和多酚类物质,导致其苦涩感强烈。为此,通过改变杀青方式,从炒锅炒制改为蒸锅蒸制,蒸制出的茶叶苦涩感随着水蒸气的流失而降低了,但茶叶特有的醇甘口感也消失了。故,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才能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所得茶叶甜醇味厚,苦涩味淡,香气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3-6℃、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5-80%;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0-165℃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65%,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0-35℃、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5-50%;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5-9%的干叶。在大棚内,可通过安装风机的方式,去除棚内的水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茶叶的水分。茶叶中含有挥发性的成分,传统加工云南大叶绿茶时,会随着水分流失。本专利技术方法,低温低湿的条件,在去除水分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挥发性成分在茶叶中,提高了茶叶的香气。改变了传统认为云南大叶绿茶香气差的看法,云南大叶绿茶通过特有的加工方式,也能得到香气高,苦涩感低,回甘醇厚的优质茶叶。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30-140℃的条件下烘2-3小时,第二阶段在180-190℃的条件下烘1-2小时,第三阶段在60-70℃的条件来进行。通过分阶段烘干茶叶,能进一步地提高茶叶香气,同时还能避免烘干时发生茶叶局部烘焦的现象。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35℃的条件下烘2.5小时,第二阶段在185℃的条件下烘1.5小时,第三阶段在65℃的条件来进行,至茶叶的含水率为5-9%。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云南大叶绿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云南大叶绿茶和紫苏套种。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为30-80cm,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易于存活,具有解表散寒、理气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病症。专利技术人在偶然的条件下发现,种植于紫苏旁的茶叶回甘较好,对此进行了研究。采用云南大叶绿茶与紫苏套种,能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至3.2%左右(干叶),茶汤醇厚,回甘绵长;相比不套种的传统种植茶叶的方式,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为1-2%(干叶),茶汤苦涩感强,回甘差。优选的,所述紫苏以播撒种子的方式种植于云南大叶绿茶的茶园中;每亩茶园播撒种子的用量为50-60克。优选的,所述云南大叶绿茶采用单条行种植在定植畦上,定植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1.5米,所述紫苏种植在定植畦之间的茶地上。为方便饮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速溶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干叶中加入纯净水在10-12℃的条件下浸润1-3小时,再加入90-95℃的热水煎煮30-45分钟,将煎煮液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即得。采用先浸润,后用热水短时间煎煮的方法,能更好保持速溶茶粉的口感和气味。优选的,所述纯净水的加入量为所述干叶重量的0.5-0.8倍重量;每次所述煎煮的次数为1-3次;优选的,所述煎煮时,加入新鲜青枣;所述新鲜青枣的加入量为所述干叶重量的1-2%。为提高茶粉回甘,加入少量的新鲜青枣共同提取。优选的,为改善口感,所述浓缩时,加入甜味剂;所述甜味剂的加入量为所述干叶重量的0.5-2%。本专利技术中,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鲜叶在大棚内低温低湿的条件下摊放,再杀青时再放置于高温低湿的大棚内存放,能有效改善茶的口感和香气,让所得茶叶甜醇味厚,苦涩味淡,香气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效果。实施例1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5℃、湿度为35%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8%;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3℃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2%,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2℃、湿度为35%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7%;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8℃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7%的干叶,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35℃的条件下烘2.5小时,第二阶段在185℃的条件下烘1.5小时,第三阶段在65℃的条件来进行。步骤a中云南大叶绿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云南大叶绿茶和紫苏套种。其中,所述紫苏以播撒种子的方式种植于云南大叶绿茶的茶园中;每亩茶园播撒种子的用量为55克。所述云南大叶绿茶采用单条行种植在定植畦上,定植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米,所述紫苏种植在定植畦之间的茶地上。经检测,所得茶叶甜醇味厚,苦涩味淡,香气高。氨基酸含量为3.2%。实施例2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6℃、湿度为4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80%;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5℃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5%,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5℃、湿度为4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50%;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9%的干叶。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40℃的条件下烘3小时,第二阶段在180-190℃的条件下烘2小时,第三阶段在70℃的条件来进行。步骤a中云南大叶绿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云南大叶绿茶和紫苏套种。其中,所述紫苏以播撒种子的方式种植于云南大叶绿茶的茶园中;每亩茶园播撒种子的用量为60克。所述云南大叶绿茶采用单条行种植在定植畦上,定植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米,所述紫苏种植在定植畦之间的茶地上。经检测,所得茶叶甜醇味厚,苦涩味淡,香气高。氨基酸含量为3.0%。实施例3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3℃、湿度为3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5%;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0℃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0℃、湿度为3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5%;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5℃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5%的干叶。烘干分三个阶段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3‑6℃、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5‑80%;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0‑165℃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65%,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0‑35℃、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5‑50%;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5‑9%的干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摊放:将采摘后的新鲜云南大叶绿茶置于温度为3-6℃、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放,至摊放叶含水率为75-80%;b、杀青:将所述摊放叶置于温度为160-165℃的旋转滚筒炒锅中进行杀青,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65%,然后再置于温度为30-35℃、湿度为30-40%的大棚内摊凉,至摊凉叶含水率为45-50%;c、揉捻:将所述摊凉叶置于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采用捻揉设备进行捻揉;d、烘干:将所述捻揉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得含水率为5-9%的干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30-140℃的条件下烘2-3小时,第二阶段在180-190℃的条件下烘1-2小时,第三阶段在60-70℃的条件来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烘干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在135℃的条件下烘2.5小时,第二阶段在185℃的条件下烘1.5小时,第三阶段在65℃的条件来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坪县雪龙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