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钛酸酯、有机硅酸酯与2/3体积的无水乙醇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形成A溶液;再将去离子水与剩余的1/3的无水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酸或碱,使酸或碱的浓度为0.01~1mol/L,制成B溶液,将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2)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煅烧,得到钛硅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钛硅催化剂在储存过程中和聚合过程中性质稳定,不发生水解反应;能用于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钛硅催化剂的使用可降低催化剂的添加量,缩短聚合反应时间,提高可生物降解共聚酯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的端羧基含量和b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
,具体的说,涉及 一种钛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应用的扩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使用后的 废弃物也迅速增加,而当前使用的大多数聚合材料在自然界中都很稳 定,难于降解,即使与淀粉等可降解的天然材料掺杂,降解的也只是 填充部分,不能降解的聚合物粉末难以回收,造成不可避免的环境污 染,尤其在制品使用周期较短的农业、包装业及医疗行业中。目前研 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有一大类是聚酯,其主链大都由脂肪族结 构单元通过易水解的酯键连接而成,由于其主链柔顺,因而易被自然 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酶分解、代谢,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其中熔点较高的一种聚酯,其性能优良,有 很广的应用领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其二元均聚物性能难 以满足某些使用要求, 一般釆取共聚或共混的方法来改性。聚对苯二 甲酸二元醇酯虽然难以生物降解,却具有熔点高、结晶速度快、机械 性能优异以及加工性能优良的特点,两者结合可得到各种性能优化的 材料,在保留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其力学性能。在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备过程中,传统使用的催化剂是有机钛酸酯类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水会使催化剂的活性大大降低, 因此必须加大催化剂的用量,结果使副反应增加,聚酯产品端羧基含 量增加,质量下降。针对传统钛系催化剂的缺点,人们提出了各种改进办法 一是与 其他催化剂复配、引入调色剂等,来改善聚酯产品的色相,这种方法 只是改善了产品的外观,没有提高产品内在的品质;二是直接选择有 机钛酸酯同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一起水解,这种方法得到的催化剂活性 较高,产品色相有所改善,.三是将钛元素负载化,对载体颗粒的粒度 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水 解特性,能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提高縮聚反应速率,减少 催化剂用量,所得共聚酯品质优良的钛硅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钛硅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钛硅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l)将有机钛酸酯、有机硅酸酯与2/3体积的无水乙醇均匀混合, 充分搅拌,形成A溶液,有机钛酸酯和有机硅酸酯的摩尔比为9: l 3: 7;再将去离子水与剩余的l/3的无水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酸或碱,使酸或碱的浓度为0.01 lmol/L,制成B溶液;将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反应充分;(2)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 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300 60(TC下煅烧3 5个小时,将其他有机物除去, 得到钛硅催化剂。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有机钛酸酯和有机硅酸酯的优选摩尔比为9: 1 6: 4。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无水乙醇和有机钛酸酯的重量比为3 7: 1。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去离子水和有机钛酸酯的重量比为 f).5 1.5: 1。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有机钛酸酯优选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 正乙酯或钛酸四异丙酯,所述的有机硅酸酯优选正硅酸甲酯、正硅酸 乙酯、正硅酸丙酯或正硅酸丁酯。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酸优选盐酸、硝酸、硫酸或磷酸。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氨水。 本专利技术的钛硅催化剂能用于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例如 用于催化合成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体如下将芳香族二元酸酯或芳 香族二元酸和过量二元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或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90 220℃,反应时间为1 2小时;再加入脂肪族二元酸继续进行酯 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90 210℃,反应时间为0.5 1.5小时;然后在 钛硅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縮聚反应,钛硅催化剂是以二元醇的悬 浮液形式加入的,催化剂的优选加入重量以二元酸计为50 300ppm, 最优选加入重量为100 200ppm,縮聚反应温度为240 260℃,反应在高真空状态下进行,真空度为60 100Pa。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酸为 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酸酯为对苯二甲酸二甲 酯或对苯二甲酸二乙酯。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为乙二酸、丁二酸、己 二酸或癸二酸。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己 二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钛硅催化 剂在储存过程中和聚合过程中性质稳定,不发生水解反应。能用于催 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钛硅催化剂的使用可降低催化剂的添加 量,縮短聚合反应时间,提高可生物降解共聚酯产品的质量,降低了 产品的端羧基含量和b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用Waters凝胶色谱测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三氯甲烷为流 动相,浓度为0.3%,流出速度lmL/min,温度40。C,标准样为窄分 布的聚苯乙烯。端羧基含量用光度法来测定,测试方法参见标准FZ/T 50012-2006《聚酯中端羧基含量的测定滴定分析法》,使用的仪器为 瑞士万通Titrino系列自动电位滴定仪。聚合物的色相采用L,a,b颜色 体系作为评估基准。b值表示黄蓝平衡,对聚酯颜色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b值越低,聚酯的色相越好。 实施例l将60g钛酸四正丁酯、4g正硅酸甲酯与200ml无水乙醇均匀混合, 充分搅拌,形成了A溶液;再将50g去离子水与剩余的100ml无水乙醇 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将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反应充分;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55(TC高温煅烧3小时,将其他有机物除去,得到钛硅催化剂。实施例2将50g钛酸四正丁酯、10g正硅酸甲酯与200ml无水乙醇均匀混合, 充分搅拌,形成了A溶液;再将50g去离子水与剩余的100ml无水乙醇 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将B溶液用滴管滴 加到A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反应充分;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 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55(TC高温煅烧3小 时,将其他有机物除去,得到钛硅催化剂。 实施例3将50g钛酸四异丙酯、6g正硅酸乙酯与200ml无水乙醇均匀混 合,充分搅拌,形成了 A溶液;再将50g去离子水与剩余的100ml 无水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将B 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反应充分;滴加 完毕后继续搅拌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 55(TC高温煅烧3小时,将其他有机物除去,得到钕硅催化剂。 实施例4将38.8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4.1g 丁二醇加入250ml烧瓶中, 烧瓶一口接温度计,一口充入足量氮气保护,另一口接分水器及蒸馏 柱并用液封密封;然后置于2KTC的油浴中,强烈搅拌,恒温反应1.5 小时;然后加入丁二酸35.4g,在20(TC的条件下继续反应1个小时,确保无水生成;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O.Olg,然后快速升温至24(TC左右,快速搅拌,抽真空至100Pa,恒温约2小时;再升温至 260°C,保持真空度,恒温反应l小时。得到的共聚酯,重均分子量 Mw为13.4万,分子量分布Mw/Mn为1.9,端羧基含量为19摩尔/ 吨,b值为3.4。实施例5将33.2g对苯二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硅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钛酸酯、有机硅酸酯与2/3体积的无水乙醇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形成A溶液,有机钛酸酯和有机硅酸酯的摩尔比为9∶1~3∶7; 再将去离子水与剩余的1/3的无水乙醇进行充分的混合均匀,加入酸或碱,使酸或碱的浓度为0.01~1mol/L,制成B溶液; 将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反应充分; (2)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5个小时,离心分离后,将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300~600℃下煅烧3~5个小时,将其他有机物除去,得到钛硅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险波,曹民,曾祥斌,陈健,史振国,罗湘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