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以及它在α-烯烃CH2=CHR及其混合物的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其中R是氢或1~12个碳原子的烷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邻位烷氧基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含有载在活性卤化镁上的钛化合物及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催化剂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美国专利US4544717披露,通过向含有钛化合物的固体组分中添加给电子体化合物(即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可以改进催化剂的立体定向性。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专利公开了多种适用于制备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以及包含这些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这些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主要包括欧洲专利EP0045977所述催化剂中使用了一种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给电子体化合物、欧洲专利EP0361493、EP0728724中描述的1,3-二醚类化合物、中国专利CN1105671A中描述的1,3-二酮类化合物、中国专利CN1236732、CN1236733、CN1236734、CN1292800中描述的特殊取代的丙二酸酯类化合物、PCT ...
【技术保护点】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包含钛、镁、卤素和至少两种给电子体化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给电子体化合物选自如通式(Ⅰ)所示的具有邻位烷氧基取代的苯甲酸酯类:***(Ⅰ)通式(Ⅰ)中,R↑[1]~R↑[2]是相同或不 相同的直链或支链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R↑[3]~R↑[6]是相同或不相同的氢、卤素、硝基、直链或支链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宏斌,谢伦嘉,张天一,赵思源,王新生,高平,尹茂平,乔素珍,王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