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158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1)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物质的相互接触步骤:(i)一种至少含有钛、镁和卤素原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ii)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和(iii)一种化合物,选自(a)一种其结构式中至少两个烃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含氧化合物和(b)一种环酮化合物,和(2)一种用来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在上述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烯烃聚合步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从由乙烯聚合物所制得的薄膜的性能例如透明性、抗冲击性和抗粘结性的角度考虑,人们希望得到一种具有低含量的较低分子量组分的乙烯聚合物。就具有优良催化效率的聚合催化剂来说,公知的催化剂含有(i)一种由特定的镁化合物的组合制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和(ii)一种特定的钛化合物(例如,可参见JP-B46-034092,JP-B47-41676,JP-B55-23561和JP-B57-24361)。但是,从抗粘结性角度考虑,采用这类催化剂所得到的乙烯聚合物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且,就用来制备高度结晶丙烯聚合物的聚合催化剂来说,公知的催化剂含有一种采用一种含氧电子给体如酯作为内在给体所制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例如,可参见JP-B52-39431,JP-B52-36786,JP-B1-28049和JP-B3-43283)。但是,从抗粘结性角度考虑,采用这类催化剂所得到的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此外,JP-A11-80234和JP-A11-322833公开了一种乙烯聚合反应用催化剂,它可制备具有低含量的较低分子量组分的乙烯聚合物。但是,从提高乙烯聚合物质量的角度考虑,人们期望一种具有更低含量的较低分子量组分的乙烯聚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可制得具有低含量的较低分子量组分的烯烃聚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含量的较低分子量组分的烯烃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物质的相互接触步骤(i)一种至少含有钛、镁和卤素原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ii)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和(iii)一种化合物,选自(a)一种其结构式中至少两个烃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含氧化合物和(b)一种环酮化合物。在第一方面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含氧化合物包括一种用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每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1和R2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为一个环,R3和R4每个独立地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在第一方面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含氧化合物包括一种饱和脂族酮或一种由饱和脂族醛和醇所形成的缩醛。在第一方面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环酮化合物包括一种3元-10元的环酮。在第一方面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环酮化合物包括一种在其环上具有至少两个羰基的化合物。在第一方面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还含有一种电子给体。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子给体含有一种有机酸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来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1)使下述的物质相互接触从而制得烯烃聚合用催化剂,(i)一种至少含有钛、镁和卤素原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ii)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和(iii)一种化合物,选自(a)一种其结构式中至少两个烃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含氧化合物和(b)一种环酮化合物;和(2)在所得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烯烃聚合,制得烯烃聚合物。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烯烃聚合物含有一种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含氧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含氧化合物”是指其结构式中含有至少两个烃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所述烃氧基的优选实例为烷氧基、芳烷氧基和芳氧基。在这些基团中,更优选的为烷氧基,特别优选为甲氧基。优选的含氧化合物为其结构式中具有两个上述提及的烃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更为优选的含氧化合物可用下述结构式表示 其中,R1和R2每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1和R2可以相互连接形成为一个环,R3和R4每个独立地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对于R1、R2、R3和R4来说,烷基、芳基和芳烷基是优选的。所述烷基的具体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五烷基、正二十烷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在这些基团中,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是优选的。上述提及的烷基可被卤素原子如氟、氯、溴和碘原子所取代。所述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的具体实例有氟代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氯代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溴代甲基、二溴甲基、三溴甲基、碘代甲基、二碘甲基、三碘甲基、氟代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四氟乙基、五氟乙基、氯代乙基、二氯乙基、三氯乙基、四氯乙基、五氯乙基、溴代乙基、二溴乙基、三溴乙基、四溴乙基、五溴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辛基、全氟十二烷基、全氟十五烷基、全氟二十烷基、全氯丙基、全氯丁基、全氯戊基、全氯己基、全氯辛基、全氯十二烷基、全氯十五烷基、全氯二十烷基、全溴丙基、全溴丁基、全溴戊基、全溴己基、全溴辛基、全溴十二烷基、全溴十五烷基和全溴二十烷基。就上述提及的芳基来说,优选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所述芳基的具体实例为苯基、2-甲苯基、3-甲苯基、4-甲苯基、2,3-二甲苯基、2,4-二甲苯基、2,5-二甲苯基、2,6-二甲苯基、3,4-二甲苯基、3,5-二甲苯基、2,3,4-三甲苯基、2,3,5-三甲苯基、2,3,6-三甲苯基、2,4,6-三甲苯基、3,4,5-三甲苯基、2,3,4,5-四甲苯基、2,3,4,6-四甲苯基、2,3,5,6-四甲苯基、五甲苯基、乙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仲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正戊基苯基、新戊基苯基、正己基苯基、正辛基苯基、正癸基苯基、正十二烷基苯基、正十四烷基苯基、萘基和蒽基。在这些基团中,苯基是更为优选的。所述芳基可部分地被卤素原子如氟、氯、溴和碘原子所取代。就上述提及的芳烷基来说,优选是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这些芳烷基的具体实例有苯甲基、(2-甲苯基)甲基、(3-甲苯基)甲基、(4-甲苯基)甲基、(2,3-二甲苯基)甲基、(2,4-二甲苯基)甲基、(2,5-二甲苯基)甲基、(2,6-二甲苯基)甲基、(3,4-二甲苯基)甲基、(3,5-二甲苯基)甲基、(2,3,4-三甲苯基)甲基、(2,3,5-三甲苯基)甲基、(2,3,6-三甲苯基)甲基、(3,4,5-三甲苯基)甲基、(2,4,6-三甲苯基)甲基、(2,3,4,5-三甲苯基)甲基、(2,3,4,6-三甲苯基)甲基、(2,3,5,6-三甲苯基)甲基、(五甲苯基)甲基、(乙苯基)甲基、(正丙基苯基)甲基、(异丙基苯基)甲基、(正丁基苯基)甲基、(仲丁基苯基)甲基、(叔丁基苯基)甲基、(正戊基苯基)甲基、(新戊基苯基)甲基、(正己基苯基)甲基、(正辛基苯基)甲基、(正癸基苯基)甲基、(正十四烷基苯基)甲基、萘甲基、蒽甲基。在这些基团中,苯甲基是更为优选的。所述芳烷基可部分地被卤素原子如氟、氯、溴和碘原子所取代。就R1和R2来说,氢原子和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是优选的。当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环时,优选的环结构为环庚烷环结构或环己烷环结构。就R3和R4来说,甲基和乙基是优选的,而甲基是特别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述物质的相互接触步骤:(i)一种至少含有钛、镁和卤素原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ii)一种有机铝化合物,和(iii)一种饱和脂族酮或一种由饱和脂族醛和醇所形成的缩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本伸一佐藤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