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纵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前纵梁。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前纵梁位于汽车前部,是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设计的关键敏感部件,前纵梁在所有车身部件中吸收的能量占比在50%以上,因此前纵梁的吸能能力和变形模式决定了碰撞中传力路径和驾驶舱侵入量的大小,传统的前纵梁设计采用高强钢板D型断面形式来抵抗碰撞过程中的结构变形,根据经验和试验结果,通过调整料厚和材质来满足碰撞要求,若前纵梁薄,则压溃变形模式不理想,吸能不足,若前纵梁厚,则容易引起前纵梁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在传统的前纵梁设计上很难找到平衡点,因此这种传统的前纵梁设计无法协调满足在碰撞安全设计与低碰撞加速度峰值及合理的变形压溃模式之间的平衡设计。且现有的汽车前纵梁中,断面不够笔直,存在弯曲薄弱点,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当前碰发生时,弯曲薄弱点会导致纵梁提前产生弯曲变形,使前碰时前围板的侵入量变大,从而导致乘员舱的变形增大,造成乘员生存空间变小,会导致对乘员的伤害增加,由于结构限制,前纵梁内截面不够大,因此断面大小受限制,由于传统的前纵梁结构强度不足,会在纵梁内板上增加加强板进行补强,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受力梁,所述受力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每个受力梁为中空八边形柱体结构,并通过侧边与相邻的受力梁连为一体,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受力梁选用铝合金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受力梁,所述受力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每个受力梁为中空八边形柱体结构,并通过侧边与相邻的受力梁连为一体,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受力梁选用铝合金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梁的数量选用四根,每个受力梁通过侧边与相邻的两个受力梁连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君,田维,刘心文,吴贵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