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100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车盖端配合部,与撑杆主体连接,车盖端配合部包括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当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第一配合面与发动机盖的内板面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撑杆结构与发动机盖的内板配合时接触面积小,对发动机盖的支撑不够稳定,发动机盖易晃动的问题。

Strut structure of engine cover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y rod structure of an engine cover and a vehicle with the same. The pole structure includes a pole body; the hood is matched, connected with the rod body, car cover end matching part comprises a clamping structure, a clamping structure has a first mating surface, when the brace up the engine cover, with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ngine cover surface contac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supporting rod structure of the prior art matches with the inner plate of the engine cover, the contact area is small, the support of the engine cover is not stable, and the engine cover is easy to sh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汽车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由撑杆主体10’组成,撑杆主体10’的一端具有弯钩11’,撑杆主体10’的另一端与汽车的车身连接。发动机盖的内板具有安装孔。当需要撑起发动机盖时,撑杆主体10’的弯钩11’插入安装孔内。当弯钩11’与安装孔配合时,弯钩11’与安装孔之间为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对发动机盖的支撑不够稳定,发动机盖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撑杆结构与发动机盖的内板配合时接触面积小,对发动机盖的支撑不够稳定,发动机盖易晃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车盖端配合部,与撑杆主体连接,车盖端配合部包括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当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第一配合面与发动机盖的内板面面接触。进一步地,卡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台;限位部,与第一凸台连接,第一凸台的朝向限位部的表面形成第一配合面。进一步地,发动机盖的内板具有安装孔,限位部为与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凸台。进一步地,第一凸台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覆盖第二凸台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其中,第一平面平行于发动机盖的内板。进一步地,卡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凸台和限位部之间的限位槽。进一步地,限位槽为环形凹槽。进一步地,环形凹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的槽宽h1小于第二槽段的槽宽h2。进一步地,第二凸台包括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且向本体外侧延伸的凸部。进一步地,车盖端配合部还包括杆体,杆体的轴线与第一凸台的第一配合面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车盖端配合部与撑杆主体一体成型。进一步地,车盖端配合部由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与车架连接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为前述的撑杆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和车盖端配合部,车盖端配合部包括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当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第一配合面与发动机盖的内板形成面接触,这样,可以增大撑杆结构与发动机盖的内板的接触面积,使撑杆结构较为稳定地支撑发动机盖,防止发动机盖晃动,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撑杆结构的车盖端配合部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车盖端配合部的A-A向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2的撑杆结构的车盖端配合部的主视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5的车盖端配合部的B-B向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撑杆主体;20、车盖端配合部;21、第一凸台;22、限位部;23、限位槽;24、杆体;211、第一配合面;221、第二凸台。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架和与车架连接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撑杆结构与发动机盖的接触面积,稳定支撑发动机盖,防止发动机盖晃动,对撑杆结构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10和车盖端配合部20。车盖端配合部20与撑杆主体10连接。车盖端配合部20包括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211。当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第一配合面211与发动机盖的内板面面接触。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车盖端配合部20包括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211,当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发动机盖的内板直接与第一配合面211接触,即第一配合面211与发动机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10);车盖端配合部(20),与所述撑杆主体(10)连接,所述车盖端配合部(20)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211),当所述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所述第一配合面(211)与所述发动机盖的内板面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结构包括:撑杆主体(10);车盖端配合部(20),与所述撑杆主体(10)连接,所述车盖端配合部(20)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具有第一配合面(211),当所述撑杆结构撑起发动机盖时,所述第一配合面(211)与所述发动机盖的内板面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台(21);限位部(22),与所述第一凸台(21)连接,所述第一凸台(21)的朝向所述限位部(22)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面(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的内板具有安装孔,所述限位部(22)为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凸台(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覆盖所述第二凸台(221)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发动机盖的所述内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的撑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21)和所述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侠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