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勇专利>正文

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2035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表面铰接有无人机机翼,无人机机翼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柱,定位槽与螺旋柱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达到了对无人机机翼进行旋转折叠的效果,减少无人机占用体积,达到了对螺旋翼进行旋转折叠的效果,从而减少螺旋翼占用的体积,能够使旋转腔内的旋转球和滚珠得到润滑,增强灵活性,从而使得螺旋翼折叠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避免旋转球出现旋转展开后无法定位稳固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多旋翼无人机运输时因体积过大而损坏机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加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目前无人机大多数旋翼无人机都是固定安装,这种安装方式一般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在装配运输时也因体积过大而会伤害到无人机机身,所以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解决了多旋翼无人机运输时因体积过大而损坏机身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所述无人机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铰接有无人机机翼,所述无人机机翼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柱,所述定位槽与螺旋柱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垫片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啮合,所述螺旋柱的表面开设有回位槽,所述螺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头。所述螺旋头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和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弹簧,所述密封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止回球,所述螺旋头的内部开设有导油孔,所述储油腔的底部与导油孔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头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回旋槽和旋转腔,所述回旋槽的内壁与旋转腔的内壁连通,所述旋转腔与导油孔连通,所述旋转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并延伸至旋转腔的外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翼,所述转轴与旋转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所述旋转腔内壁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回旋槽的内顶壁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海绵。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机体和无人机机翼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内部插接有销轴。优选的,所述回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海绵,所述回位槽的深度等于螺旋翼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储油腔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所述止回球的直径大于进油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高度均等于滚珠的直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呈直角形状,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呈直角。优选的,所述螺旋头的顶部呈圆弧形状,所述螺旋头的直径大于螺旋柱的直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通过设置无人机机翼的一端与连接轴的表面铰接,达到了对无人机机翼进行旋转折叠的效果,减少无人机占用体积,通过设置螺旋翼带动转轴和旋转球在旋转腔的内部滑动,达到了对螺旋翼进行旋转折叠的效果,从而减少螺旋翼占用的体积。(2)、该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通过设置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使旋转腔内的旋转球和滚珠得到润滑,增强灵活性,从而使得螺旋翼折叠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能够有效避免旋转球出现旋转展开后无法定位稳固的问题,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啮合,能够有效降低螺旋柱与无人机机翼在使用中出现不稳固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带动缓冲柱对螺旋翼进行弹性接触,能够有效降低螺旋翼的上表面与回旋槽的内顶壁刚性接触给螺旋翼造成损坏的可能性,从而解决了多旋翼无人机运输时因体积过大而损坏机身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轴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轴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螺栓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螺旋头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螺旋头结构侧视图。图中:1无人机机体、2连接轴、3无人机机翼、4定位槽、5螺旋柱、6固定螺栓、7第一垫片、8第二垫片、9卡块、10卡槽、11回位槽、12轴承、13螺旋杆、14螺旋头、15进油孔、16储油腔、17挡块、18密封弹簧、19止回球、20导油孔、21回旋槽、22旋转腔、23旋转球、24转轴、25螺旋翼、26滚珠、27第一定位块、28第二定位块、29缓冲腔、30缓冲弹簧、31缓冲柱、32第一缓冲海绵、33调节孔、34销轴、35第二缓冲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连接轴2的表面铰接有无人机机翼3,通过设置无人机机翼3的一端与连接轴2的表面铰接,达到了对无人机机翼3进行旋转折叠的效果,减少无人机占用体积,无人机机体1和无人机机翼3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孔33,调节孔33的内部插接有销轴34,方便对无人机机翼3进行定位,无人机机翼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4,定位槽4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柱5,定位槽4与螺旋柱5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固定螺栓6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第一垫片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9,第二垫片8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与卡块9啮合,通过设置卡块9和卡槽10啮合,能够有效降低螺旋柱5与无人机机翼3在使用中出现不稳固的可能性,螺旋柱5的表面开设有回位槽11,回位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海绵35,防止螺旋翼25收缩时与回位槽11的内壁刚性接触,回位槽11的深度等于螺旋翼25的厚度,方便更好的保护螺旋翼25,螺旋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3,螺旋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头14,螺旋头14的顶部呈圆弧形状,螺旋头14的直径大于螺旋柱5的直径。螺旋头14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15和储油腔16,储油腔16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通过设置储油腔16内的润滑油,能够使旋转腔22内的旋转球23和滚珠26得到润滑,增强灵活性,从而使得螺旋翼25折叠效果更好,储油腔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7,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弹簧18,密封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止回球19,止回球19的直径大于进油孔15的直径,防止止回球19从进油孔15弹出,螺旋头14的内部开设有导油孔20,储油腔16的底部与导油孔20的一端连通,螺旋头14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回旋槽21和旋转腔22,回旋槽21的内壁与旋转腔22的内壁连通,旋转腔22与导油孔20连通,旋转腔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的表面铰接有无人机机翼(3),所述无人机机翼(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4),所述定位槽(4)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柱(5),所述定位槽(4)与螺旋柱(5)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6)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所述第一垫片(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9),所述第二垫片(8)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与卡块(9)啮合,所述螺旋柱(5)的表面开设有回位槽(11),所述螺旋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3),所述螺旋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头(14);所述螺旋头(14)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15)和储油腔(16),所述储油腔(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7),所述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弹簧(18),所述密封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止回球(19),所述螺旋头(14)的内部开设有导油孔(20),所述储油腔(16)的底部与导油孔(20)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头(14)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回旋槽(21)和旋转腔(22),所述回旋槽(21)的内壁与旋转腔(22)的内壁连通,所述旋转腔(22)与导油孔(20)连通,所述旋转腔(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球(23),所述旋转球(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贯穿并延伸至旋转腔(22)的外部,所述转轴(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翼(25),所述转轴(24)与旋转腔(22)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26),所述旋转腔(22)内壁和转轴(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27)和第二定位块(28),所述回旋槽(21)的内顶壁开设有缓冲腔(29),所述缓冲腔(29)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0),所述缓冲弹簧(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31),所述缓冲柱(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海绵(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折叠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的表面铰接有无人机机翼(3),所述无人机机翼(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4),所述定位槽(4)的内部插接有螺旋柱(5),所述定位槽(4)与螺旋柱(5)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6)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垫片(7)和第二垫片(8),所述第一垫片(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9),所述第二垫片(8)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与卡块(9)啮合,所述螺旋柱(5)的表面开设有回位槽(11),所述螺旋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3),所述螺旋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头(14);所述螺旋头(14)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油孔(15)和储油腔(16),所述储油腔(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块(17),所述挡块(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弹簧(18),所述密封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止回球(19),所述螺旋头(14)的内部开设有导油孔(20),所述储油腔(16)的底部与导油孔(20)的一端连通,所述螺旋头(14)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回旋槽(21)和旋转腔(22),所述回旋槽(21)的内壁与旋转腔(22)的内壁连通,所述旋转腔(22)与导油孔(20)连通,所述旋转腔(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球(23),所述旋转球(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贯穿并延伸至旋转腔(22)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