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横梁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741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桥横梁和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后桥横梁,包括:主板,其包括中间平板部,和位于中间平板部两端的呈收缩型的两个折板部;各折板部分别自中间平板部向外倾斜地延伸,各折板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柱形部,各柱形部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车架紧固件的中心孔;主板具有朝向车架的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配置于下表面两侧边沿处的一对边辅筋,各边辅筋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连接;配置于下表面上并位于一对边辅筋之间的至少一对横向主筋,各横向主筋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连接;配置于下表面上的多个斜筋;后桥横梁由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且具有较轻质量的后桥横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桥横梁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后桥横梁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接,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充当支持桥的后桥的横梁的传统设计采用钣金焊接的方式,以使后桥横梁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和装配特性,然而,由钣金焊接工艺制成的后桥横梁存在质量大、耐盐雾性能差的缺点,会影响车辆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且具有较轻质量的后桥横梁。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桥横梁,包括:主板,其包括中间平板部,和位于中间平板部两端的呈收缩型的两个折板部;各折板部分别自中间平板部向外倾斜地延伸,各折板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柱形部,各柱形部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车架紧固件的中心孔;主板具有朝向车架的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配置于下表面两侧边沿处的一对边辅筋,各边辅筋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连接;配置于下表面上并位于一对边辅筋之间的至少一对横向主筋,各横向主筋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连接;配置于下表面上的多个斜筋;后桥横梁由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进一步地,横向主筋为一对,分置于主板的横向中心线的两侧;该后桥横梁还包括:配置于下表面上并连接在一对横向主筋之间的一对纵向筋,一对纵向筋分置于主板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多个斜筋包括:连接于相邻的横向主筋和边辅筋之间的第一斜交叉筋组,第一斜交叉筋组布置于下表面的中间;连接于一对横向主筋之间且布置于纵向筋外侧的第二斜交叉筋组。进一步地,多个斜筋还包括:与一对横向主筋连接且位于一对纵向筋之间的菱形筋组;该后桥横梁还包括:连接于一对横向主筋之间且与菱形筋组相交的多个纵向辅筋,纵向辅筋的高度低于横向主筋的高度。进一步地,主板对应菱形筋组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减重孔,并且/或者,各纵向辅筋与横向主筋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进一步地,横向主筋的高度高于边辅筋的高度,并且/或者,上表面的对应折板部的位置配置有多个横向辅筋。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横向主筋和至少一个边辅筋上分别配置有筒形部;各筒形部内分别嵌设有用于安装连杆紧固件的第一金属套筒;第一金属套筒上设置有用于轴向限位的第一凸缘。进一步地,一对边辅筋包括第一边辅筋和第二边辅筋;一对横向主筋包括第一横向主筋和第二横向主筋;第一边辅筋与第一横向主筋相邻,第二边辅筋与第二横向主筋相邻;筒形部包括:配置于第一边辅筋上的第一筒和配置于第一横向主筋上的第二筒;配置于第二边辅筋上的第三筒和配置于第二横向主筋上的第四筒;其中,第一筒内的第一金属套筒的中心孔为圆孔,第二筒内的第一金属套筒的中心孔为螺纹孔;第三筒内的第一金属套筒的中心孔为第一腰型孔,第四筒内的第一金属套筒的中心孔为第二腰型孔;连杆紧固件包括:穿过圆孔后与螺纹孔连接的第一连杆紧固件;以及,穿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与螺母连接的第二连杆紧固件。进一步地,中间平板部的上表面对应筒形部的位置设置有减料槽,减料槽的周边设置有过水孔。进一步地,各柱形部的中心孔内嵌设有第二金属套筒,第二金属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缘。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横向主筋上设置有供连杆紧固件穿过的拱形孔,拱形孔自下表面向横向主筋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拱形孔的高度小于横向主筋的高度。本技术提供的后桥横梁,通过设计带折板部的主板、以及在主板上设置边辅筋、横向主筋、斜筋等结构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使得后桥横梁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使得后桥横梁既能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并具有较轻的质量。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后桥横梁。因本技术提供的后桥横梁可以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置有该后桥横梁的车辆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下文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俯视结构;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俯视立体结构;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仰视结构;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沿第一方向的仰视立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沿第二方向的仰视立体结构;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筒形部处的剖视结构;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柱形部处的剖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后桥横梁包括:主板1、横向主筋21(包括横向主筋21a和21b)、边辅筋22和斜筋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除特殊说明外,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纵向”方向大体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横向”方向大体与车辆的左右方向一致。具体地,主板1包括中间平板部11和两个折板部12。中间平板部11的结构可以整体为一平板状结构,但是也不限于整体平板状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平板部11的中间大部分区域为平板状结构,局部区域(例如两侧边缘地区)可以有轻微的倾斜度或者弧度。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中间平板部11可以整体呈较小的弧度。两个折板部12分别配置于中间平板部11的两端,各折板部12的结构大体呈自中间平板部11向外倾斜地延伸的收缩型。可以理解,各折板部12与中间平板部11之间为圆滑过渡,各折板部12基本上相对于主板1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各折板部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柱形部13,柱形部13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在各折板部12的端部分别设置一个、两个或三个等。各柱形部13分别具有中心孔130,后桥横梁通过安装在中心孔130内的车架紧固件61与车辆的车架6固定在一起(参见图7),从而使主板1具有朝向车架6的上表面1a和与上表面1a相对的下表面1b。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主板1下表面1b的两侧边沿处配置有一对边辅筋22,各边辅筋22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13连接。下表面1b上还配置有位于该一对边辅筋22之间的至少一对横向主筋21,各横向主筋21的端部分别与柱形部13连接。主板1、贯穿主板1的横向长度的边辅筋22和横向主筋21起到了主要支撑整个零件结构强度的作用,在下表面1b上还配置有多个斜筋。这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桥横梁,通过设计带折板部的主板、以及在主板上设置边辅筋、横向主筋、斜筋等结构来保证后桥横梁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使得后桥横梁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使得后桥横梁既能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并具有较轻的质量。另外,由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后桥横梁,可以提高后桥横梁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并带来高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还示出了后桥横梁的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所示,横向主筋21为一对,两个横向主筋21分置于主板1的横向中心线的两侧,横向主筋21的延伸方向可以大体与横向中心线平行,或者横向主筋21可以具有少许弯曲弧度。主板1的下表面1b上还配置有分别连接在一对横向主筋21之间的一对纵向筋31,该一对纵向筋31分置于主板1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优选地,该一对纵向筋31相对于该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大体与该纵向中心线平行。多个斜筋至少包括有:第一斜交叉筋组41和第二斜交叉筋组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桥横梁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其包括中间平板部(11),和位于所述中间平板部(11)两端的呈收缩型的两个折板部(12);各所述折板部(12)分别自所述中间平板部(11)向外倾斜地延伸,各所述折板部(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柱形部(13),各所述柱形部(13)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车架紧固件的中心孔(130);所述主板(1)具有朝向车架的上表面(1a)和与所述上表面(1a)相对的下表面(1b);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两侧边沿处的一对边辅筋(22),各所述边辅筋(22)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柱形部(13)连接;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上并位于所述一对边辅筋之间的至少一对横向主筋(21),各所述横向主筋(2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柱形部(13)连接;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上的多个斜筋;所述后桥横梁由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其包括中间平板部(11),和位于所述中间平板部(11)两端的呈收缩型的两个折板部(12);各所述折板部(12)分别自所述中间平板部(11)向外倾斜地延伸,各所述折板部(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柱形部(13),各所述柱形部(13)分别具有用于安装车架紧固件的中心孔(130);所述主板(1)具有朝向车架的上表面(1a)和与所述上表面(1a)相对的下表面(1b);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两侧边沿处的一对边辅筋(22),各所述边辅筋(22)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柱形部(13)连接;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上并位于所述一对边辅筋之间的至少一对横向主筋(21),各所述横向主筋(2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柱形部(13)连接;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上的多个斜筋;所述后桥横梁由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筋(21)为一对,分置于所述主板的横向中心线的两侧;该后桥横梁还包括:配置于所述下表面(1b)上并连接在所述一对横向主筋(21)之间的一对纵向筋(31),所述一对纵向筋(31)分置于所述主板(1)的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多个斜筋包括:连接于相邻的横向主筋(21)和边辅筋(22)之间的第一斜交叉筋组(41),所述第一斜交叉筋组布置于所述下表面(1b)的中间;连接于所述一对横向主筋(21)之间且布置于所述纵向筋(31)外侧的第二斜交叉筋组(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斜筋还包括:与所述一对横向主筋(21)连接且位于所述一对纵向筋(31)之间的菱形筋组(43);该后桥横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一对横向主筋(21)之间且与所述菱形筋组相交的多个纵向辅筋(32),所述纵向辅筋的高度低于所述横向主筋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对应所述菱形筋组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减重孔(10),并且/或者,各所述纵向辅筋与所述横向主筋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3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桥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筋(21)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亦敏谢欢吴梦程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泰克中国橡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