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受体显像剂***Tc-半乳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的制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53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肝受体显像剂↑[99m]Tc-半乳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核药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亚锡还原法进行半乳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GHSA-IFN放射性锝标记,经聚酰胺-66薄层层析分析证实所制备的↑[99m]Tc-GHSA-IFN放化纯大于90%,室温下可稳定6小时以上,符合科研和临床使用要求。小鼠体内分布和大鼠显像结果表明↑[99m]Tc-GHSA-IFN可特异性地被肝脏所摄取,10-30分钟时,肝脏显像十分清晰,是肝脏显像的最佳时间。因此,↑[99m]Tc-GHSA-IFN是一种较好的新型肝受体功能SPECT显像剂,可用于评价肝受体功能,诊断肝脏疾病,评判肝病治疗药物疗效;同时它还用于制备肝靶向治疗药物,可用于制备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肝受体功能SPECT显像剂"mTc-半乳糖基化人血清白 蛋白融合干扰素(Technetium labeled 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 Interferon Fusion Protein, 9^Tc-GHSA-IFN)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临床上的 应用,属于核药学
技术背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肝病大国,各类肝脏疾病病人很多。我 国HBV携带率高达10% 13%,其中约有50%转为慢性乙肝病人,在这些慢 性乙肝病人中,又有约25% 40%病人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合并肝癌;HCV感 染率为3.2%,约为4200万人,HCV感染的慢性化率极高,可达50% 85%, 经过20年的感染,大约10% 30%可发展为肝硬化,其中又约有3% 10%可 演变为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尤其是HBV和HCV)感染后发病多呈隐匿性,患者最初可 无任何不适,往往在常规生化或免疫学检查时才被发现,但这并不表示患者的 肝脏没有病变,肝活检显示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肝炎改变。丙 肝病毒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隐匿的、不可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99m]↑Tc-半乳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融合干扰素[99m]↑Tc-GHSA-IFN,其结构通式为: *** n为15-35 HSA为人血清白蛋白 IFN为干扰素 其半乳糖密度,即每分子[99m]↑Tc-GHSA-IFN所含半乳糖基数为15-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军蔡刚明蒋孟军张波周尧远顾晓波谭成周杏琴叶万忠俞惠新曹国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