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总皂苷及其皂苷化合物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09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中药白薇中提取得到的白薇总皂苷和白薇皂苷化合物及其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该白薇皂苷化合物包括9种碳-21甾体皂苷,具体为:蔓生白薇苷A、蔓生白薇苷B、蔓生白薇苷C、蔓生白薇苷D、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糖苷、白前苷C、白前苷H、atratoglaucosides  A、cynanosides  I,白薇总皂苷为含有这9种化合物中任意几种且总重量含量大于50%的混合物。经动物实验证明,这些化合物对各种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制备抗炎症药物,用以治疗慢性咽喉炎、慢性肠胃炎、急性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急慢性炎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医药
,具体涉及一类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尤其是从中药白薇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白薇皂苷化合物和白薇总皂苷,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白薇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Bunge.)、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unge.)的根,中医理论中白薇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等症。近几年来对白薇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一些药理研究,研究表明白薇的提取物具有退热、抗菌抗炎和镇痛等功效,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白薇的总皂苷及其单体皂苷制成药物的文献报道,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证实,白薇总皂苷及其单体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并制成了药剂,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从中药材白薇中提取得到的白薇皂苷化合物和白薇总皂苷,并提出其在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从白薇中提取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活性的9种碳-21甾体皂苷,具体为蔓生白薇苷A、蔓生白薇苷B、蔓生白薇苷C、蔓生白薇苷D、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糖苷、白前苷C、白前苷H、atratoglaucosides A、cynanosides I,并得到包含9种碳-21甾体皂苷中任意几种而皂苷化合物总含量(重量)≥50%的混合物,即为白薇总皂苷。经分析检测,本专利技术中的9种碳-21甾体皂苷是由下列3个化学结构所示3种甾体皂苷元之一种与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糖形成的9种糖苷,其中R为糖链 glaucogenin A glaucogenin C glaucogenin D 蔓生白薇苷A苷元为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R为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基。蔓生白薇苷B苷元为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基。蔓生白薇苷C苷元为Glaucogenin D(白前苷元D),R为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基。蔓生白薇苷D苷元为Glaucogenin D(白前苷元D),R为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基。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糖苷苷元为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R为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基。白前苷C苷元为Glaucogenin A(白前苷元A),R为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迪吉吡喃糖基-(1→4)-β-L-磁麻吡喃糖基。白前苷H苷元为Glaucogenin A(白前苷元A),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迪吉吡喃糖基-(1→4)-β-L-磁麻吡喃糖基。Atratoglaucosides A苷元为Glaueogenin C(白前苷元C),R为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Cynanosides I苷元为Glaucogenin A(白前苷元A),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白薇总皂苷及白薇皂苷化合物或以其为基本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及其相关病的用途,急慢性炎症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喉炎,胃肠炎,肺炎,气管炎,静脉炎等炎症。白薇总皂苷及白薇皂苷化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组合物,制成各种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滴丸、合剂、糖浆剂、酊剂、注射剂等。给药途径为口服,经皮,鼻吸入、直肠、肠胃外、静脉或肌肉等。化学部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21甾体皂苷以及包含有碳-21甾体皂苷任意种的混合物白薇总皂苷,它们的制备方法为,白薇药材以乙醇等作为提取溶剂,浓缩得到的浸膏经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得到白薇总皂苷。再经硅胶柱层析,用薄层层析检测层析流分,具有相同单一斑点的流分合并,浓缩,再经RP-18柱分离和纯化,分得蔓生白薇苷A、蔓生白薇苷B、蔓生白薇苷C、蔓生白薇苷D、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糖苷、白前苷C、白前苷H、atratoglaucosides A、cynanosides I。通过酸水解以及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分辨快速原子轰击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异核多键相关谱等光谱分析技术,9种碳-21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已经被阐明,分别为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3-O-(1→4)-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3-O-(1→4)-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 D(白前苷元D)-3-O-(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 D(白前苷元D)-3-O-(1→4)-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A(白前苷元A)-3-O-(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迪吉吡喃糖基-(1→4)-β-L-磁麻吡喃糖苷;Glaucogenin A(白前苷元A)-3-O-(1→4)-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迪吉吡喃糖基-(1→4)-β-L-磁麻吡喃糖苷;Glaucogenin C(白前苷元C)-3-O-(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苷;Glaucogenin A(白前苷元A)-3-O-(1→4)-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生理活性本专利技术对白薇总皂苷和9个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的评价实验。(一)小鼠耳肿胀模型1实验动物Swiss种小鼠,雄性,体重20-24g。2.实验模型和测试方法取小鼠320只,随机分成32组,按表3所示的剂量灌胃给药3d,于末次给药后1h,用0.05ml的二甲苯将小鼠左耳致炎,用直径为7mm的打孔器将双耳重叠打孔,将打下的圆片在扭力天平(灵敏度为万分之一)上称量,用鼠耳两圆片的重量差表示其肿胀度。3统计分析全部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误表示。用student 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与空白组的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试验结果表1.白薇总皂苷及皂苷化合物对小鼠耳肿胀试验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P<0.001结果表明,阳性对照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薇总皂苷及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从白薇药材中分离得到,白薇皂苷类化合物为9种碳-21甾体皂苷,分别为:蔓生白薇苷A、蔓生白薇苷B、蔓生白薇苷C、蔓生白薇苷D、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糖苷、白前苷C、白前苷H、AtratoglaucosidesA和CynanosidesI,白薇总皂苷为包含碳-21甾体皂苷而且皂苷类化合物的重量含量≥50%的混合物;这9种碳-21甾体皂苷是下列3个化学结构所示3种甾体皂苷元的其中之一与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糖形成的9种 糖苷,其中R为糖链:***GlaucogeninAGlaucogeninCGlaucogenin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郑兆广张川苏娟沈云亨柳润辉孔令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