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28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包括机器人躯干和多个拾音器,所述机器人躯干上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多个互成角度的拾音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多个拾音器两两之间按一定角度、一定距离设置,避免了拾音器之间的干扰,实现了机器人外部语音采集、声源定位、回声消除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与人类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现有机器人拾音装置都只是单个拾音器结构设计,这种设计简单,但是机器人不能辨认音源的方向,现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用于服务人类,不能准确分辨声音的来源方向显然对服务行业的机器人是不合格的,因此有必要研发能准确识别音源方向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辨音源方向的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包括机器人躯干和多个拾音器,所述机器人躯干上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多个互成角度的拾音器。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设有凸起,凸起设有凹槽,所述拾音器安装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拾音器至少有三个,包括左侧的拾音器、中间的拾音器和右侧的拾音器。进一步的,中间的拾音器面向正前方设置,左侧的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呈40-50度角向左前方设置,右侧的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呈40-50度角向右前方设置。进一步的,左侧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之间最小距离为32-38mm,右侧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之间最小距离为32-3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多个拾音器两两之间按一定角度、一定距离设置,避免了拾音器之间的干扰,实现了机器人外部语音采集、声源定位、回声消除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拾音器设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00-机器人躯干;205-拾音器;206-凸起;207-平台;400-机器人底盘;500-机器人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包括机器人躯干200和多个拾音器205,所述机器人躯干200上部设有平台207,所述平台207设置有多个互成角度的拾音器20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多个拾音器两两之间按一定角度、一定距离设置,避免了拾音器之间的干扰,实现了机器人外部语音采集、声源定位、回声消除的功能。实施例1所述平台207设有凸起206,所述凸起206设有凹槽,所述拾音器205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本实施例中,拾音器设置于凸起的凹槽内的隐蔽是设计,有利于机器人的整体美观。实施例2所述拾音器205至少有三个,包括左侧的拾音器、中间的拾音器和右侧的拾音器。本实施例中,三个朝向不同的拾音器可实现机器人外部语音采集,回声消除,声源定位的功能。实施例3经大量实验验证得到,中间的拾音器205面向正前方设置,左侧的拾音器205与中间拾音器205呈40-50度角向左前方设置,右侧的拾音器205与中间拾音器205呈40-50度角向右前方设置。此时机器人拾音结构对声源定位分辨效果最佳。实施例4经大量实验验证得到,左侧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之间最小距离为32-38mm,右侧拾音器与中间拾音器之间最小距离为32-38mm时,可以避免拾音器之间的干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和多个拾音器,所述机器人躯干上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多个互成角度的拾音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躯干和多个拾音器,所述机器人躯干上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设置有多个互成角度的拾音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设有凸起,凸起设有凹槽,所述拾音器安装于所述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声音拾取器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至少有三个,包括左侧的拾音器、中间的拾音器和右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争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