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板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084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3:37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扰流板和车辆,该扰流板包括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所述扰流内板(12)的板面焊接到所述扰流外板(11)的板面上,所述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扰流外板(11)凸出的沉台(120),所述沉台(120)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所述扰流外板(11)的内表面上。通过将扰流内板的板面焊接到扰流外板的板面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扰流板足够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以焊接方式可以代替以螺接方式连接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因此能够避免扰流外板产生局部凹陷变形的问题。此外,由于可以省去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的粘接步骤,因而可以简化扰流板的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扰流板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人们既重视汽车功能,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汽车外观。扰流板是汽车尾部的零件,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起到回旋车顶端尾部气流,增强车辆稳定性的作用,以及具有提升外观美观性的作用。如图1所示,扰流板10位于车辆尾部,安装在后尾门20上。目前的扰流板主要包括扰流外板和扰流内板,扰流内板的板面和扰流外板的板面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例如,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的过程中,自攻螺钉会拉动扰流外板朝向扰流内板的方向移动,此时,扰流外板的内部会产生应力集中,因而扰流外板会产生细微的局部变形。一旦扰流板在正常工作时,由于扰流板会受到向上的拉力,因此,在该拉力的作用下,扰流外板很容易产生凹陷变形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扰流板,该扰流板的外板不易变形。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扰流板。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扰流板,该扰流板包括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所述扰流内板的板面焊接到所述扰流外板的板面上,所述扰流内板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扰流外板凸出的沉台,所述沉台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所述扰流外板的内表面上。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车身安装部,所述沉台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沉台环绕所述多个车身安装部设置。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在宽度方向上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多个沉台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地布置。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和第三板段,所述第二板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三板段形成为台阶结构,所述沉台包括靠近所述台阶结构的过渡段的第一沉台和远离所述台阶结构的过渡段的第二沉台,所述第一沉台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沉台的长度。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板段和位于所述条形板段的两侧的弯折板段,所述沉台包括位于所述条形板段上的第三沉台和位于所述弯折板段上的第四沉台,所述第三沉台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沉台的长度。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的板面的边缘卡接到所述扰流外板的板面的边缘上。可选地,所述扰流外板包括外板前侧边缘和外板后侧边缘,所述扰流内板包括内板前侧边缘和内板后侧边缘,所述外板前侧边缘上形成有多个卡勾,所述内板前侧边缘上形成有多个卡爪,每个所述卡勾与每个位置相对应的卡爪配合连接,并且所述外板后侧边缘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卡条,所述内板后侧边缘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卡槽,所述卡条朝向所述条形卡槽延伸并卡入到所述条形卡槽中。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上形成有用于分离所述扰流内板和所述扰流外板的拆卸孔,所述拆卸孔形成为长圆孔,并靠近相应位置的所述卡爪设置。可选地,所述扰流内板和所述扰流外板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扰流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扰流内板的板面焊接到扰流外板的板面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扰流板足够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以焊接方式可以代替以螺接方式连接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因此能够避免扰流外板产生局部凹陷变形的问题。此外,由于可以省去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的粘接步骤,因而可以简化扰流板的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扰流板安装到后尾门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扰流板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剖面线A-A所剖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2中的剖面线B-B所剖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2中的剖面线C-C所剖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2中的剖面线D-D所剖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扰流板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扰流内板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扰流板11扰流外板11a外板前侧边缘11b外板后侧边缘112卡勾110卡条12扰流内板12a内板前侧边缘12b内板后侧边缘120沉台1201第一沉台1202第二沉台1203第三沉台1204第四沉台121车身安装部122条形卡槽123卡爪124拆卸孔125定位销126第一板段127第二板段128第三板段129条形板段130弯折板段20后尾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宽度方向”是指扰流板安装到车辆上后与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如图2至图6所示,本公开公开提供一种扰流板,该扰流板安装到车辆尾部上,例如,可以安装到后尾门20上,用以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其中,扰流板可以包括分体制造的扰流外板11和扰流内板12,且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可以分别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由于注塑成型的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壁厚均匀,不存在局部强度不够的情况,因此能够保证强度。且注塑成型的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具有高生产效率,无需在后期进行人工打磨,减少材料浪费,缩短制造生产的周期。为代替现有技术中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公开提供的扰流板中,扰流内板12的板面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扰流外板11的板面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扰流板足够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以焊接方式可以代替以螺接方式连接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因此能够避免扰流外板11产生局部凹陷变形的问题。为方便焊接,如图2所示,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朝向扰流外板11凸出的沉台120,沉台120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扰流外板11的内表面上。例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可以通过超声波刺透方式进行焊接而固定。由于扰流内板12上的沉台120在焊接前已经设计为朝向扰流外板11凸出,因而焊头可以更轻松地将沉台120的底壁焊接到扰流外板11的内表面上。此外,沉台120还利于增强扰流内板12的焊接处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扰流板的整体强度。为方便将扰流板安装到车身上,如图2所示,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车身安装部121。具体地,车身安装部121为用于安装方头螺栓和卡扣的安装座。安装扰流板到车身上时,可以先通过卡扣和该安装座相配合,以预先将扰流板安装到车身上,随后再通过方头螺栓和该安装座相配合,以将扰流板稳固地安装到车上。为使得扰流内板12可靠地焊接到扰流外板11上,如图2所示,沉台120具有多个,且多个沉台120环绕多个车身安装部121设置。这样,扰流内板和扰流外板之间的焊点可以包围扰流板和车身的固定点设置,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扰流板安装到车身上的稳固性。为使得扰流板更稳定地安装到车身上,扰流内板12在宽度方向上关于中心线对称,多个沉台120关于中心线对称地布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扰流内板12上可以设置定位销,该定位销位于该中心线上。在安装扰流板到车身上时,首先可以将该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扰流板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所述扰流内板(12)的板面焊接到所述扰流外板(11)的板面上,所述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扰流外板(11)凸出的沉台(120),所述沉台(120)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所述扰流外板(11)的内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扰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内板(12)和扰流外板(11),所述扰流内板(12)的板面焊接到所述扰流外板(11)的板面上,所述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扰流外板(11)凸出的沉台(120),所述沉台(120)的底壁贴合并焊接于所述扰流外板(11)的内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内板(12)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车身安装部(121),所述沉台(120)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沉台(120)环绕所述多个车身安装部(121)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内板(12)在宽度方向上关于中心线对称,所述多个沉台(120)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内板(12)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板段(126)、第二板段(127)和第三板段(128),所述第二板段(127)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段(126)和所述第三板段(128)形成为台阶结构,所述沉台(120)包括靠近所述台阶结构的过渡段的第一沉台(1201)和远离所述台阶结构的过渡段的第二沉台(1202),所述第一沉台(120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沉台(1202)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内板(12)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板段(129)和位于所述条形板段(129)的两侧的弯折板段(130),所述沉台(120)包括位于所述条形板段(129)上的第三沉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闯聂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