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1380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该半导体衬底包括PMOS区域和NMOS区域,所述PMOS区域和NMOS区域上形成有栅极结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一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一光阻去除;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二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二光阻去除;所述第二光阻被去除之后,对所述PMOS区域内栅极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全消除去胶工艺造成的表面缺陷,有利于减少SiGe的位错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MOS锗硅器件的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锗硅生长前改善凹槽表面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嵌入式SiGe源漏技术是一种增强PMOS晶体管性能的新型技术,其主要通过在沟道中产生单轴压应力来提高PMOSFET的空穴迁移率,从而提高电流驱动能力。嵌入式SiGe源漏技术的原理大致如下:在硅(Si)衬底上刻蚀凹槽,选择性地在凹槽内外延生长SiGe,因SiGe的晶格常数与Si不匹配,在垂直沟道的方向上,Si晶格受到拉伸产生张应力;在沿沟道的方向上,Si晶格受到压缩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了空穴迁移率。此外,由于SiGe具有较小的电阻率,可提高电流驱动能力。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的嵌入式锗硅CMOS器件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在栅极结构周围形成栅极侧壁(spacer);步骤S12,沉积氮化硅(SiN)层;步骤S13,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将PMOS区域的氮化硅层移除;步骤S14,以剩余的氮化硅层为掩膜进行刻蚀,从而在PMOS区域内栅极结构两侧形成凹槽;步骤S15,采用干法去胶工艺将先前光刻工艺中使用的光阻(photoresist)去除;步骤S16,湿法清洗;步骤S17,在凹槽中生长SiGe;步骤S18,移除剩余的氮化硅层。上述工艺方法在形成凹槽之后才将光阻去除,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导致SiGe生长时缺陷较多,位错缺陷(dislocationdefect)尤为常见。位错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SiGe的沉积工艺本身;第二种是SiGe沉积前凹槽表面的缺陷(如Si原子错位、杂质、粗糙度较大等等)。对于第二种缺陷,其主要是在刻蚀形成凹槽和去胶工艺过程中形成的。相对于凹槽等离体刻蚀,尽管光阻去除工艺中的物理轰击较弱,但不可避免地也会损伤硅衬底的表面。目前,改善以上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用低密度等离子体工艺来去除光阻,如降低功率和压力;2)从使用O2等离子体去除光阻改成采用N2/H2为主的低速率等离子体去除光阻;3)将等离子体干法去除光阻改为湿法去除光阻。其中,方法1)和2)虽然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损伤硅衬底表面的问题,并且会导致产能降低;方3)则会导致酸槽污染方面的问题,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能够完全消除去胶工艺造成的表面缺陷,有利于减少SiGe的位错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该半导体衬底包括PMOS区域和NMOS区域,所述PMOS区域和NMOS区域上形成有栅极结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一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一光阻去除;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二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二光阻去除;所述第二光阻被去除之后,对所述PMOS区域内栅极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为SiN或SiO2,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SiN或SiO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光阻,并对该第一光阻进行图案化以定义出所述PMOS区域;以图案化后的第一光阻为掩膜对所述第一介质层进行刻蚀,以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湿法刻蚀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包括:形成所述第二光阻,并对该第二光阻进行图案化以定义出所述PMOS区域;以图案化后的第二光阻为掩膜对所述第二介质层进行刻蚀,以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干法刻蚀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以及第二介质层时,两次光刻采用的是同一光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湿法清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移除所述N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先沉积第一介质层,然后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将PMOS区域的第一介质层移除;再沉积第二介质层,然后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将PMOS区域的第二介质层移除;将光刻使用的第二光阻移除后,刻蚀形成凹槽。由于NMOS区域覆盖有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虽然没有光阻的保护,NMOS区域在刻蚀形成凹槽的过程中也不会被等离子体损伤。由于形成凹槽之前光阻已经被去除,刻蚀完成后并不需要再进行去胶工艺,由去胶工艺造成的表面损伤也就不再存在,从而可以减少锗硅的位错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至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中各个步骤对应的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挤占PMOS区域中的凹槽的空间,氮化硅层的厚度不宜太大,因此,为了避免NMOS区域在刻蚀形成凹槽的过程中受到损伤,需要利用光阻和氮化硅层一并对NMOS区域进行保护。由此,在形成凹槽后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去胶工艺,导致凹槽内的表面缺陷增多,进而导致锗硅的位错缺陷增多。而本专利技术先形成第一介质层,将PMOS区域的第一介质层去除后,再形成第二介质层,然后再将PMOS区域的第二介质层去除。由此,NMOS区域覆盖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不会挤占PMOS区域的空间,而且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总厚度足够大,无需保留光阻即可实现保护NMOS区域的目标。因此,可以在刻蚀形成凹槽之前将光阻去除,这样就避免了去胶工艺在凹槽表面造成的缺陷。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参考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该半导体衬底包括PMOS区域和NMOS区域,所述PMOS区域和NMOS区域上形成有栅极结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一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一光阻去除;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二介质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中使用的第二光阻去除;所述第二光阻被去除之后,对所述PMOS区域内栅极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该半导体衬底包括PMOS区域和NMOS区域,所述
PMOS区域和NMOS区域上形成有栅极结构;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一介质层;
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
中使用的第一光阻去除;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沉积第二介质层;
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二介质层,并将该光刻工艺
中使用的第二光阻去除;
所述第二光阻被去除之后,对所述PMOS区域内栅极结构两侧的半导体衬底
进行刻蚀,以形成凹槽;
在所述凹槽中沉积锗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介质层的材料为SiN或SiO2,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SiN或Si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介质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锗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
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所述PMOS区域内的第一介质层包括:
形成所述第一光阻,并对该第一光阻进行图案化以定义出所述PMOS区域;
以图案化后的第一光阻为掩膜对所述第一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波崇二敏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