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236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包括骨架总成,蒙皮总成,车门总成,前、后挡风玻璃;骨架总成包括A柱圈梁结构、B柱圈梁结构、C柱圈梁结构、底部圈梁结构、顶部圈梁结构和顶板;A柱圈梁结构、B柱圈梁结构、C柱圈梁结构分别焊接于底部圈梁结构和顶部圈梁结构的前部、中部和后部,顶板焊接于顶部圈梁上方;圈梁结构底部内侧焊接双层底板,形成封闭的笼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柱与横梁,分别在A柱、B柱、C柱处形成封闭圈梁结构,并通过纵向钢梁连接支撑,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笼形安全的骨架总成结构,具备更高地强度和刚度,更好地防止在车辆意外滚翻过程中,骨架钢梁断裂或变形过大侵入DLV区域对驾乘人员带来的致命性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具体是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铰接式矿用自卸车作为一种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港口等工程领域,其功能是进行运输作业,将沙土、岩石、矿石、煤炭等物料运输至目标地点。铰接式矿用自卸车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崎岖的地形、泥泞不堪的路面、甚至非路面条件下的运输,对整机的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驾驶室作为主机的关键零部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对主机的认可度。产品设计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功能的稳定性和造型美观性外,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但是,目前市场上运行的矿用自卸车所配驾驶室在安全性,隔音效果、维修便捷性、以及人机交互性上都存在一定缺陷,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提升整车安全性,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好的隔音性效果、更好地维修便捷性、以及更好地人机交互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包括骨架总成,蒙皮总成,车门总成,前、后挡风玻璃;所述蒙皮总成焊接于骨架总成周圈,所述车门总成铰接于骨架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包括骨架总成(7),蒙皮总成(8),车门总成(10),前、后挡风玻璃(11、15);所述蒙皮总成(8)焊接于骨架总成(7)周圈,所述车门总成(10)铰接于骨架总成(7),驾驶室前后方分别安装前、后挡风玻璃(11、15);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总成(7)包括A柱圈梁结构(1)、 B柱圈梁结构(3)、C柱圈梁结构(4)、底部圈梁结构(2)、顶部圈梁结构(5)和顶板(6);所述A柱圈梁结构(1)、B柱圈梁结构(3)、C柱圈梁结构(4)分别焊接于底部圈梁结构(2)和顶部圈梁结构(5)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顶板(6)焊接于顶部圈梁上方;所述圈梁结构(2)底部内侧焊接双层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包括骨架总成(7),蒙皮总成(8),车门总成(10),前、后挡风玻璃(11、15);所述蒙皮总成(8)焊接于骨架总成(7)周圈,所述车门总成(10)铰接于骨架总成(7),驾驶室前后方分别安装前、后挡风玻璃(11、15);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总成(7)包括A柱圈梁结构(1)、B柱圈梁结构(3)、C柱圈梁结构(4)、底部圈梁结构(2)、顶部圈梁结构(5)和顶板(6);所述A柱圈梁结构(1)、B柱圈梁结构(3)、C柱圈梁结构(4)分别焊接于底部圈梁结构(2)和顶部圈梁结构(5)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顶板(6)焊接于顶部圈梁上方;所述圈梁结构(2)底部内侧焊接双层底板(14),形成封闭的笼形结构;所述蒙皮总成(8)内侧喷涂水性减振漆;所述顶板(6)材料为高强钢板,并通过A柱圈梁结构(1)、B柱圈梁结构(3)和C柱圈梁结构(4)提供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铰接式矿用自卸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圈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明孟庆勇张杰山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