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其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425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其汽车,该钢板弹簧总成由主簧和副簧叠加构成主体,通过中心螺栓和螺母将所述主簧和所述副簧固定,并在主体两端通过小卡箍和大卡箍辅助固定,所述主簧是由四个簧片叠加构成,所述簧片为等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上圆弧状;所述副簧为单片变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下圆弧状,所述副簧的刚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在钢板弹簧两端受到载荷时,所述副簧的端部与所述主簧接触时为面接触,所述副簧与所述主簧的接触面随载荷增大而增大,使钢板弹簧的刚度逐渐平稳地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汽车的RBA钢板弹簧易出现接触处断裂的问题,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平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其汽车
技术介绍
钢板弹簧简称板簧,在汽车上可以纵置或者横置。后者因为要传递纵向力,必须设置附加的导向传力装置,使结构复杂、质量加大,所以只在少数轻、微型车上应用。纵置钢板弹簧能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并且结构简单,故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钢板弹簧种类很多,按照钢板弹簧的刚度特性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按钢板截面有等截面和变截面之分;按结构型式来分有等截面多片簧、变截面少片簧、橫置板簧、牵引板簧、RBA板簧、父子组合板簧、双斜线板簧等。其中RBA(RollingBearingAuxiliary)板簧又叫分级(渐变)板簧,RBA板簧随着载荷的增加,板簧主簧和副簧的接触点也随之移动,通过主簧和副簧的接触使RBA板簧形成非常光滑的非线性刚度特性。主副簧接触前后都为线性刚度特性,接触后的刚度大于接触前刚度。多用于空满载载荷相差较小的汽车,如小型或微型货车、皮卡、小型箱式汽车的后悬架。现在钢板弹簧的形状基本上都被滚压成弧形,而且圆弧中心在上方,RBA板簧也是这样,当大负载时,副簧的端部与主簧接触时总是一点接触,造成主簧在接触处应力过大,RBA板簧主簧基本上在接触出现断裂,占RBA板簧总失效总数80%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汽车,解决现有汽车的RBA钢板弹簧易出现接触处断裂的问题,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由主簧和副簧5叠加构成主体,通过中心螺栓8和螺母将所述主簧和所述副簧5固定,并在主体两端通过小卡箍7和大卡箍9辅助固定,所述主簧是由四个簧片构成,所述簧片为等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上圆弧状;所述副簧5为单片变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下圆弧状,所述副簧5的刚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在钢板弹簧两端受到载荷时,所述副簧5的端部与所述主簧接触时为面接触,所述副簧5与所述主簧的接触面随载荷增大而增大,使钢板弹簧的刚度逐渐平稳地增大。优选的,还包括减磨垫11;所述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减磨垫11,以减小所述簧片之间接触的摩擦,所述减磨垫11为T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簧片两端的安装孔上。优选的,所述主簧包括:第一簧片1、第二簧片2、第三簧片3及第四簧片4;所述第二簧片2、所述第三簧片3、所述第四簧片4和所述副簧5自上而下依次等长缩短;所述第四簧片4分别在两端铆接所述小卡箍7,所述小卡箍7紧固时,通过对所述第一簧片1和所述第四簧片4的挤压,以使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三簧片和所述第四簧片固定在一起;所述副簧5一端铆接所述大卡箍9,所述大卡箍9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簧片1、所述第二簧片2、所述第三簧片3、所述第四簧片4和所述副簧5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簧片1包括:前卷耳101、第一前圆弧段102、第一中段103、第一后圆弧段105、后卷耳106及第一过孔104;所述第一中段103为直段,所述第一过孔104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段103上,所述中心螺栓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04固定所述第一簧片1;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和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和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的长度;所述前卷耳101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的中面上;所述后卷耳106的内圆与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2的上圆柱面相切。优选的,所述第二簧片(2)包括:前卷耳托环201、圆弧过渡段202、第一安装孔203、第二前圆弧段204、第二过孔205、第二中段206、第二后圆弧段207;所述第二中段206为直段,所述第二过孔205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段206上,所述中心螺栓8通过所述第二过孔205固定所述第二簧片1;所述第一安装孔203用于设置所述减磨垫11,在所述第二簧片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03;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分别处于所述第二中段206的两侧,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的长度;所述前卷耳托环201设置在所述第二簧片2的一端上,并通过所述圆弧过渡段202与所述第二前圆弧段连接,所述前卷耳托环201包在所述前卷耳101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三簧片3包括:第二安装孔301、第三前圆弧段302、第三过孔303、第三中段304、第三后圆弧段305;所述第三中段304为直段,所述第三过孔303设置在所述第三中段304上,所述中心螺栓8通过所述第三过孔303固定所述第三簧片3;所述第二安装孔301用于设置所述减磨垫11,在所述第三簧片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301;所述第三前圆弧段302和所述第三后圆弧段305分别处于所述第三中段304的两侧,所述第三前圆弧段302和所述第三后圆弧段305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三前圆弧段302和所述第三后圆弧段305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三前圆弧段3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后圆弧段305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四簧片4包括:第三安装孔401、第一铆接孔402、第四前圆弧段403、第四过孔404、第四中段405、第四后圆弧段406;所述第四中段405为直段,所述第四过孔404设置在所述第四中段405上,所述中心螺栓8通过所述第四过孔404固定所述第四簧片4;所述第三安装孔401用于设置所述减磨垫11,在所述第四簧片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401;所述第一铆接孔402设置在所述第四簧片4的两端,用于铆接所述小卡箍;所述第四前圆弧段403和所述第四后圆弧段406分别处于所述第四中段405的两侧,所述第四前圆弧段403和所述第四后圆弧段406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四前圆弧段403和所述第四后圆弧段406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四前圆弧段40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后圆弧段406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副簧5包括:第二铆接孔502、第五前圆弧段503、第五过孔504、第五中段505、第五后圆弧段506;所述第五中段505为直段,所述第五过孔504设置在所述第五中段505上,所述中心螺栓8通过所述第五过孔504固定所述副簧5;所述第二铆接孔502设置在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上,用于铆接所述大卡箍;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和所述第五后圆弧段506分别处于所述第五中段505的两侧,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和所述第五后圆弧段506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和所述第五后圆弧段506的圆弧中心在下方,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五后圆弧段506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副簧5的两端为圆弧端面,所述第五中段505为等截面状态,所述第五前圆弧段503和所述第五后圆弧段506为变截面状态,以使所述副簧5形成中间厚两端薄的形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桥和连接所述车身与所述车桥的钢板弹簧总成,所述钢板弹簧总成为如上所述的钢板弹簧总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汽车,通过主簧采用自上而下长度渐短的4片等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及其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由主簧和副簧(5)叠加构成主体,通过中心螺栓(8)和螺母将所述主簧和所述副簧(5)固定,并在主体两端通过小卡箍(7)和大卡箍(9)辅助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是由四个簧片叠加构成,所述簧片为等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上圆弧状;所述副簧(5)为单片变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下圆弧状,所述副簧(5)的刚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在钢板弹簧两端受到载荷时,所述副簧(5)的端部与所述主簧接触时为面接触,所述副簧(5)与所述主簧的接触面随载荷增大而增大,使钢板弹簧的刚度逐渐平稳地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BA钢板弹簧总成,由主簧和副簧(5)叠加构成主体,通过中心螺栓(8)和螺母将所述主簧和所述副簧(5)固定,并在主体两端通过小卡箍(7)和大卡箍(9)辅助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是由四个簧片叠加构成,所述簧片为等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上圆弧状;所述副簧(5)为单片变截面、不对称的钢板弹簧片,呈向下圆弧状,所述副簧(5)的刚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在钢板弹簧两端受到载荷时,所述副簧(5)的端部与所述主簧接触时为面接触,所述副簧(5)与所述主簧的接触面随载荷增大而增大,使钢板弹簧的刚度逐渐平稳地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板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磨垫(11);所述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减磨垫(11),以减小所述簧片之间接触的摩擦,所述减磨垫(11)为T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簧片两端的安装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板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包括:第一簧片(1)、第二簧片(2)、第三簧片(3)及第四簧片(4);所述第二簧片(2)、所述第三簧片(3)、所述第四簧片(4)和所述副簧(5)自上而下依次等长缩短;所述第四簧片(4)分别在两端铆接所述小卡箍(7),所述小卡箍(7)紧固时,通过对所述第一簧片(1)和所述第四簧片(4)的挤压,以使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三簧片和所述第四簧片固定在一起;所述副簧(5)一端铆接所述大卡箍(9),所述大卡箍(9)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簧片(1)、所述第二簧片(2)、所述第三簧片(3)、所述第四簧片(4)和所述副簧(5)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钢板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1)包括:前卷耳(101)、第一前圆弧段(102)、第一中段(103)、第一后圆弧段(105)、后卷耳(106)及第一过孔(104);所述第一中段(103)为直段,所述第一过孔(104)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段(103)上,所述中心螺栓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04)固定所述第一簧片(1);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和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和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5)的长度;所述前卷耳(101)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前圆弧段(102)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的中面上;所述后卷耳(106)的内圆与所述第一后圆弧段(102)的上圆柱面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钢板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簧片(2)包括:前卷耳托环(201)、圆弧过渡段(202)、第一安装孔(203)、第二前圆弧段(204)、第二过孔(205)、第二中段(206)、第二后圆弧段(207);所述第二中段(206)为直段,所述第二过孔(205)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段(206)上,所述中心螺栓(8)通过所述第二过孔(205)固定所述第二簧片(1);所述第一安装孔(203)用于设置所述减磨垫(11),在所述第二簧片(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203);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分别处于所述第二中段(206)的两侧,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分别由两个同心的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和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的圆弧中心在上方,所述第二前圆弧段(20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后圆弧段(207)的长度;所述前卷耳托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银洪学臣周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