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34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KB,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179。解淀粉芽孢杆菌KB的培养物也属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解淀粉芽孢杆菌KB的发酵物也属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保护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中的应用,在防治葡萄霜霉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对葡萄霜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
,具体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葡萄霜霉病的普遍发生造成了果实的大量减产,严重影响了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导致了果农的经济收入降低,严重制约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防控药剂,葡萄霜霉病引起的损失量占总量的20%以上。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已给现代葡萄生产尤其是高端葡萄产品生产与加工造成了严重影响。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生葡萄霜霉病后,初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天气潮湿时,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嫩梢发生葡萄霜霉病后,形成水渍状斑点,而后变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潮湿时病斑也产生白色霜霉;病重时新梢扭曲,生长停止,甚至枯死。卷须、穗轴、叶柄有时也能发生葡萄霜霉病,其症状与嫩梢相似。幼果发生葡萄霜霉病后,病部褪色,变硬下陷,上生白色霜霉,很易萎缩脱落;果粒半大时受害,病部褐色至暗色,软腐早落;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葡萄霜霉病的病原菌为葡萄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残留于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适宜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叶背气孔侵入,进行初次侵染。经过7-12天的潜育期,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孢子囊萌发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4℃。秋季低温,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架面通风不良树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2014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经超过80万公顷,超过法国,仅次于西班牙,是世界上葡萄有效种植面积第二大国,而且葡萄种植面积还在逐步增加。目前,葡萄霜霉病的普遍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生产中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仍然以化防为主,但由此带来的“3R”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葡萄果实中大量的农药残留,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在我国葡萄产区,在葡萄的采摘之前,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手段同样也是以化学农药为主,这不仅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也限制了葡萄产品的加工与出口。我国已将发展生物农药和绿色食品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要求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作物病害实现绿色防控、农业产品实行绿色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KB,已于2013年09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登记号为CGMCCNO.8179。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KBCGMCCNO.8179,简称解淀粉芽孢杆菌KB。解淀粉芽孢杆菌KB的培养物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解淀粉芽孢杆菌KB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培养物。所述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解淀粉芽孢杆菌KB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并使其在培养体系中的初始浓度为105cfu/毫升,进行培养,得到培养物。所述培养的条件具体可为28-30℃、180-220rpm振荡培养48小时。所述培养物具体可为结束培养后的整个体系。解淀粉芽孢杆菌KB的发酵物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还保护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保护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保护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在防治葡萄霜霉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具体可为葡萄,例如葡萄品种“红乳”。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抑制葡萄霜霉病菌的制剂,其活性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制剂,其活性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防治葡萄霜霉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制剂,其活性成分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B或所述培养物或所述发酵物。所述植物具体可为葡萄,例如葡萄品种“红乳”。芽孢杆菌(Bacillusspp.)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是存在于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之一,由于产生内生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压力的能力,能够抵抗所生存的环境中因干燥、热和紫外辐射所造成的伤害,维持自身生存能力不受影响。这个生物学特征使芽孢杆菌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使用活菌制剂的生物制品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芽孢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能够产生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对葡萄霜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B革兰氏染色后的照片。图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B在葡萄叶盘上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viticola):黄晓庆,孔祥久等不同寄主来源的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测定及孢子囊大小比较;《植物保护》,2015,41(3):178-182。葡萄品种“红乳”:侯国杰,红乳葡萄;《北京农业》,2009,22期。实施例1、解淀粉芽孢杆菌KB的获得、鉴定和保藏一、菌株的获得从中国北方有机果园中采集桃子和猕猴桃。从水果上分离菌株,采用常规梯度稀释涂布分离,分别在LB固体培养基、NA固体培养基、KB固体培养基和CM0002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挑取菌落形态差异较大并可纯培养的菌落,在LB固体培养基上纯化保存,并以葡萄霜霉病菌为靶标病原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和多次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将其命名为菌株KB。二、菌株的鉴定参考《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林先贵.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中描述方法进行生理生化和环境耐受性特性的测定。菌株KB的形态学特征:菌体细胞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菌体细胞呈短杆状,直或近直,芽孢中生,柱状或椭圆形,具有运动性;在LB固体培养基上不产色素,菌落为白色不透明,扁平或圆形,无光泽,随着培养时间增长,菌落变厚变干,边缘不整齐,菌落上有褶皱,变为乳脂色。菌株KB的生理生化特征:革兰氏染色阳性(照片见图1),形成菌膜,甲基红、乙酰甲基甲醇、硝酸盐还原、吲哚反应、接触酶阳性、尿酶阳性,可水解明胶、纤维素、淀粉和七叶苷,氧化酶反应、分解酪氨酸阴性,产生硫化氢,利用柠檬酸盐,不利用丙二酸盐,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反应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反应阴性,葡萄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KB,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8179。

【技术特征摘要】
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KB,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8179。2.权利要求1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权利要求1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培养物。4.权利要求1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物。5.权利要求1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培养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培养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物在抑制葡萄霜霉病菌中的应用。6.权利要求1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所述培养物或权利要求3所述培养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发酵物在防治葡萄霜霉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斌张殿朋李兴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