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4121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由气缸体部分和气缸盖部分组成;气缸体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缸体主油道上的机油泵、机油滤和机油冷却器,缸体主油道的进油端与机油盘相通,缸体主油道的出油端分为第一分支出油端和第二分支出油端;一泄压阀的一端与机油泵与机油滤连接的油道连接相通、另一端与机油盘相通;气缸盖部分包括与缸体主油道连接相通的机油控制阀和缸盖主油道、与机油控制阀连接相通的VVL控制油道和执行器,缸盖主油道经一限压阀与VVL控制油道连接相通,机油控制阀通过回油道与机油盘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完全避免发动机的VVL工作时空气进入油道及执行器内,又能提供执行器所需润滑机油,使执行器准确地实现气门升程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用户追求更高汽车产品舒适性、动力性、经济性等性能以及国家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得以运用及推广。其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VVL(是英文variablevalvelift的缩写)在发动机上正在逐步得到运用,实现根据发动机性能要求改变进气气门升程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满足新排放法规要求。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得到良好响应。传统汽油机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凸轮型线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的平衡性选择。其结果是发动机既得不到最佳的高速效率,也得不到最佳的低速扭矩,但得到了全工况下最平衡的性能。VVL的采用,使发动机在高速区和低速区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气门升程,从而改善了发动机高速功率和低速扭矩。目前,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即VVL系统包括传感器、ECU和机油控制阀和执行器。ECU设定最佳气门升程控制参数,发动机工作时,VVL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由气缸体部分和气缸盖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气缸体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缸体主油道(2)上的机油泵(11)、机油滤(12)和机油冷却器(13),所述缸体主油道(2)的进油端与发动机的机油盘(14)相通,所述缸体主油道(2)的出油端分为第一分支出油端和第二分支出油端;一泄压阀(15)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泵(11)与机油滤(12)连接的油道连接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机油盘(14)相通;所述气缸盖部分包括与缸体主油道(2)的第一分支出油端连接相通的机油控制阀(3)、与缸体主油道(2)的第二分支出油端连接相通的缸盖主油道(4)、与所述机油控制阀(3)连接相通的VVL控制油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油路结构,由气缸体部分和气缸盖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气缸体部分包括依次连接在缸体主油道(2)上的机油泵(11)、机油滤(12)和机油冷却器(13),所述缸体主油道(2)的进油端与发动机的机油盘(14)相通,所述缸体主油道(2)的出油端分为第一分支出油端和第二分支出油端;一泄压阀(15)的一端与所述机油泵(11)与机油滤(12)连接的油道连接相通、另一端与所述机油盘(14)相通;所述气缸盖部分包括与缸体主油道(2)的第一分支出油端连接相通的机油控制阀(3)、与缸体主油道(2)的第二分支出油端连接相通的缸盖主油道(4)、与所述机油控制阀(3)连接相通的VVL控制油道(5)和多个控制气门升程的执行器(6),所述缸盖主油道(4)经一限压阀(7)与所述VVL控制油道(5)连接相通,所述机油控制阀(3)通过回油道(1)与所述机油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颂张云富赵乐然司莉纳苏继才晏臻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