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9753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涉及超临界技术领域,能够减小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所占的空间,并且提高超临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位于物料进口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临界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是一种能够彻底破坏有机物结构的新型氧化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具有特殊性质的超临界水作为介质将物料中所含的有机物用氧气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简单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应用到环保领域中时,一般的处理工艺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将原料进行氧化或者气化,反应完的物料先进行降压处理,由于反应完的物料中含有大量的气体,因而经过降压处理后的物料需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达到排放标准的气相流体直接排放,而分离出的液相流体还需进行降温处理才可排放。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处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流体进行降温处理。由于超临界处理系统所处理的废弃物一般比较危险,不适于长途运输,需要就地处理,且一般较分散、处理量不大,不适于建立固定的工业装置,因而通常使用移动式撬装设备来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连接方式导致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这样不利于移动式撬装设备的搬运,同时为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对气液分离器、换热器或连接它们的连接管道造成损坏,在搬运前可能需要断开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在搬运后又需要重新建立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之间的连接,这样导致搬运操作较复杂,进而使得超临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能够减小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所占的空间,并且提高超临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物料进口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器和/或所述壳体底部喷洒清洗液。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用于向所述壳体底部喷洒所述清洗液;所述第二喷淋管用于向所述换热器喷洒所述清洗液。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喷淋液进口,所述喷淋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排净口,所述排净口用于排出所述壳体内的残渣;所述第一喷淋管靠近所述壳体底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喷孔,多个所述第一喷孔均朝向所述排净口;所述第二喷淋管靠近所述换热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孔,多个所述第二喷孔均朝向所述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淋管的形状与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盘管式换热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喷淋管为圆环状,且所述第一喷淋管的圆心位于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内圆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淋管包括多个直线状的第二喷淋支管,且多个所述第二喷淋支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多个所述第一喷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多个所述第二喷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喷淋支管上。进一步的,所述盘管式换热器采用下进上出的换热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气相出口和所述液相出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盘管外壁上设置有翅片。进一步的,包括除沫装置,所述除沫装置位于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气相出口之间;所述除沫装置用于分离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处理系统,包括超临界反应器,降压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所述超临界反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物料进口连接;所述超临界反应器用于将物料进行气化或氧化;所述降压装置用于将经过气化或氧化的物料进行降压处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位于物料进口靠近壳体底部的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在其内部设置换热器,使得分离出的液相流体可以直接流过换热器进行降温处理。由于换热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因而换热器不会占用外部空间,这样使得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总共所占用的空间减小,进而有利于移动式撬装设备的搬运。同时,由于换热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无需连接管道进行连接,在搬运前后也就无需断开和重建两者之间的连接,因而简化了搬运操作,提高了超临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与喷淋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处理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物料进口11、气相出口12和液相出口13,壳体10内设置有换热器14,换热器14位于物料进口11靠近壳体10底部的一侧。参考图1所示,气相出口12靠近壳体10顶部设置,液相出口13靠近壳体10底部设置,物料进口11位于气相出口12和液相出口13之间,待处理的物料经由物料进口11进入气液分离器,经过气液分离后,分离出的气相流体经由气相出口12排出,分离出的液相流体经过换热器14降温后,从液相出口13排出。这样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在其内部设置换热器,使得分离出的液相流体可以直接流过换热器进行降温处理。由于换热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因而换热器不会占用外部空间,这样使得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总共所占用的空间减小,进而有利于移动式撬装设备的搬运。同时,由于换热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无需连接管道进行连接,在搬运前后也就无需断开和重建两者之间的连接,因而简化了搬运操作,提高了超临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由于盘管式换热器在对液相流体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液相流体流动的阻碍较小,因而较佳的,换热器14选用盘管式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液相流体需要降温的程度以及气液分离器内部空间的大小,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盘管可布置一组、两组甚至多组,或者也可以采用较小的盘管直径,较密的盘管分布来增加换热器14的换热面积。另外在安装时,所述盘管式换热器可以直接固定在气液分离器的侧壁上,也可以固定在一个位于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框架上,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超临界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物料进口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器和/或所述壳体底部喷洒清洗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物料进口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所述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器和/或所述壳体底部喷洒清洗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用于向所述壳体底部喷洒所述清洗液;所述第二喷淋管用于向所述换热器喷洒所述清洗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喷淋液进口,所述喷淋液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排净口,所述排净口用于排出所述壳体内的残渣;所述第一喷淋管靠近所述壳体底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喷淋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喷孔,多个所述第一喷孔均朝向所述排净口;所述第二喷淋管靠近所述换热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喷孔,多个所述第二喷孔均朝向所述换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管的形状与所述盘管式换热器的形状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式换热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喷淋管为圆环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金涛程乐明王青赵晓马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