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变速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蜗轮共轭减速机,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机床等要求高精密减速的领域。
技术介绍
减速机在工业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成本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减速机,减速机的负荷能力、减速比、回差(回程间隙)、体积等参数决定了减速机的优劣,目前主要的高精度减速机是谐波减速机和RV减速机,但理论上都做不到零回差,而且存在加工难度大的困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理论上可以实现不受符合影响的零回差减速机,而且结构简单,减速比大,加工制造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两个蜗轮在转矩输入端共轭同时也在转矩输出端共轭,的双蜗轮减速机,具体内容如下。双蜗轮共轭减速机由壳体、蜗杆A、蜗杆B、蜗轮A、蜗轮B、齿轮A、齿轮B、输出齿轮组成,其特征是,蜗杆A和蜗杆B同轴,蜗杆A和蜗杆B周向固定,蜗杆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杆A与壳体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杆B与壳体或蜗杆A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轮A和蜗轮B位于蜗杆A的同一侧,蜗轮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A和壳体轴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轴向固定,蜗杆A和蜗轮 ...
【技术保护点】
双蜗轮共轭减速机由壳体、蜗杆A、蜗杆B、蜗轮A、蜗轮B、齿轮A、齿轮B、输出齿轮组成,其特征是,蜗杆A和蜗杆B同轴,蜗杆A和蜗杆B周向固定,蜗杆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杆A与壳体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杆B与壳体或蜗杆A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轮A和蜗轮B位于蜗杆A的同一侧,蜗轮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A和壳体轴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轴向固定,蜗杆A和蜗轮A啮合,蜗轮A和齿轮A同轴,蜗轮A和齿轮A周向固定,齿轮A和输出齿轮啮合,蜗杆B和蜗轮B啮合,蜗轮B和齿轮B同轴,蜗轮B和齿轮B周向固定,齿轮B和输出齿轮啮合,输出齿轮与壳体径向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蜗轮共轭减速机由壳体、蜗杆A、蜗杆B、蜗轮A、蜗轮B、齿轮A、齿轮B、输出齿轮组成,其特征是,蜗杆A和蜗杆B同轴,蜗杆A和蜗杆B周向固定,蜗杆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杆A与壳体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杆B与壳体或蜗杆A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轮A和蜗轮B位于蜗杆A的同一侧,蜗轮A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A和壳体轴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径向固定,蜗轮B和壳体轴向固定,蜗杆A和蜗轮A啮合,蜗轮A和齿轮A同轴,蜗轮A和齿轮A周向固定,齿轮A和输出齿轮啮合,蜗杆B和蜗轮B啮合,蜗轮B和齿轮B同轴,蜗轮B和齿轮B周向固定,齿轮B和输出齿轮啮合,输出齿轮与壳体径向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轮共轭减速机,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机的扭矩通过蜗杆A传递到蜗轮A和齿轮A,齿轮A传递到输出齿轮;或从蜗杆B传递到蜗轮B和齿轮B,齿轮B传递到输出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蜗轮共轭减速机,其特征是,还设有至少一个涨紧部件,涨紧部件用于轴向固定或轴向弹性固定蜗杆A或蜗杆B,涨紧部件还用于调节蜗杆A和蜗杆B的轴向间距或轴向应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蜗轮共轭减速机,其特征是,所述涨紧部件的调节使蜗杆A和蜗杆B之间的间距改变,带动蜗轮A和蜗轮B之间的同步相位差改变,齿轮A和齿轮B之间的同步相位差也同时改变,使齿轮A和齿轮B分别与输出齿轮向相反方向紧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