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7260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该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包括箱体、蜗轮、蜗杆组件及驱动机构,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上的蜗杆座、位于蜗杆座内的双导程蜗杆、支撑双导程蜗杆前端的前轴承组及支撑双导程蜗杆后端的后轴承组,后轴承组的轴承座与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连接,以在蜗轮与双导程蜗杆发生磨损时对双导程蜗杆进行轴向调节;通过采用双导程蜗杆,可提高双平面磨床的精密进给要求;当蜗轮与双导程蜗杆长时间使用发生相互磨损后,轴承座与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连接,实现蜗杆的轴向调节,进而调整蜗轮与双导程蜗杆之间的侧隙,满足了主轴高精度进给的要求。

Worm wheel and worm driving device for double plane grinder main shaft and mounting and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worm wheel and worm driving device of a double plane grinder main shaft and a mounting and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ouble worm gear grinder spindle device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worm and the worm gear assembly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a worm assembly includes a fixed on the box seat, is located in the worm worm seat in the front bearing double guide group worm, support double worm front and rear bearing support group double worm back end. The bearing seat and the rear bearing seat through the worm axial adjusting parts with connection, taking place on the worm wheel and double worm wear of duplex worm axial adjustment; by using double lead worm,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double feed grinder; when the worm and worm pair of long time use each wear, bearing seat and worm seat by the axial adjusting parts with connection, realize the worm axial adjustment, and then adjust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worm wheel and worm pair, to meet the high precision spindle Degree feed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机构是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常用机构,由于其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蜗轮蜗杆副经常用在传动比较大的场合,尤其在回转、分度工作台、进给、定位机构中应用广泛。目前,用于双平面磨床上的进给驱动装置是以普通蜗轮蜗杆副传动方式为主,此结构虽应用很多年,但近年来,很多高精度工件的加工需求对双平面磨床的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蜗轮蜗杆副传动方式主要有以下缺点:1、安装时对蜗轮蜗杆的中心距离要求较高,造成箱体和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造成成本浪费。2、侧隙较大,造成运动时反向间隙过大,不能满足精密双平面磨床的进给要求。3、磨损后需径向移动来调整啮合间隙,从而改变传动副的中心距来达到蜗轮蜗杆的消隙方法。这种方法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因为改变中心距会引起齿面接触情况变差,甚至加剧磨损。二是调整困难,需将整个蜗杆座、电机拆掉,来配磨垫片,且其径向调整量较难掌握,调整时也容易产生蜗杆轴线歪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以解决现有蜗轮蜗杆副传动存在的反向间隙大,安装困难及蜗轮和蜗杆齿磨损后调整啮合间隙不便而造成的双平面磨床的加工质量和精度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其包括箱体、蜗轮、蜗杆组件及驱动机构,蜗轮连接在主轴上,蜗杆组件固定在箱体上且与蜗轮配合,蜗杆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上的蜗杆座、位于所述蜗杆座内的双导程蜗杆、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前端的前轴承组及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后端的后轴承组,所述后轴承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连接,以在蜗轮与双导程蜗杆发生磨损时对双导程蜗杆进行轴向调节。其中,所述前轴承组包括套设在所述双导程蜗杆前段的第一深沟球轴承、前隔套及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前隔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之间。其中,所述后轴承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前后依次套设在所述双导程蜗杆的后段上;所述轴承座内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前台阶和后台阶,所述后台阶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后台阶和第二后台阶;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包括两个推力球轴承,所述两个推力球轴承分别位于前台阶和第一后台阶上;所述径向支撑轴承单元为第三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三深沟球轴承位于第二后台阶上。其中,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之间设置有后隔套。其中,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具有向外延伸凸出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配合,所述轴向调整件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配合的位置。其中,所述轴向调整件包括紧固螺钉和调节螺钉,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的前端顶在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上。其中,所述轴向调整件还包括轴向调整垫,轴向调整垫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之间,所述轴向调整垫由多块调整片拼接而成。其中,所述轴向调整垫由多块调整片拼接而成圆环状,圆环状轴向调整垫的内侧具有朝向圆心的半腰型孔;所述蜗杆座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径向调整垫。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的安装调整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蜗杆组件,根据蜗轮与双导程蜗杆的啮合状况将蜗杆组件的蜗杆座安装在箱体上;S2、使轴承座法兰盘的法兰面与蜗杆座的后端面相对应,且将紧固螺钉拧入蜗杆座的后端面的螺纹孔内,同时在轴承座法兰盘的法兰面与蜗杆座的后端面之间留出调整间隙;S3、将调节螺钉拧入,通过调节螺钉和紧固螺钉的配合调节,对所述调整间隙进行调整,同时结合蜗轮蜗杆的转动,使蜗杆齿的齿侧间隙达到调整目标值。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4、测量出步骤S3中的调整间隙,将相应厚度的轴向调整垫装入调整间隙中,并锁紧紧固螺钉。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5、当工作一定周期后,蜗轮与双导程蜗杆发生磨损后,卸下轴向调整垫,然后进行步骤S3,测量出步骤S3中的调整后的调整间隙,根据测量的调整间隙,将轴向调整垫磨薄,并装入调整间隙中,锁紧紧固螺钉。(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中,首先,通过采用双导程蜗杆,可消除一定的反向间隙,从而可极大提高双平面磨床的精密进给要求,双平面磨床的加工质量和精度得以提高;其次,安装蜗杆组件至箱体时,只需保证双导程蜗杆支承中心线与蜗轮的截面大致重合即可,中心距公差可大大放宽,降低箱体、蜗杆座等零件加工难度,也降低蜗杆组件在箱体上的装配难度;另外,当蜗轮与双导程蜗杆长时间使用发生相互磨损后,轴承座与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调节,可使双导程蜗杆与轴承座一起相对蜗杆座轴向移动,即实现了双导程蜗杆的轴向调节,进而调整了蜗轮与双导程蜗杆之间的侧隙,满足了主轴高精度进给的要求,此时,蜗轮与双导程蜗杆之间的侧隙调整不再需要依靠径向调整,因此,不用从箱体上拆下蜗杆组件,使得调节便捷,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中轴向调整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伺服电机;2-联轴器;3-前压盖;4-第一深沟球轴承;5-前隔套;6-第二深沟球轴承;7-卡簧;8-蜗杆座;9-双导程蜗杆;10-蜗轮;11-主轴;12-径向调整垫;13-轴承座;14-前推力球轴承;15-后推力球轴承;16-后隔套;17-第三深沟球轴承;18-紧固螺钉;19-锁紧螺母;20-后压盖;21-调节螺钉;22-轴向调整垫;23-箱体;24-半腰型孔;25-法兰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及其安装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包括箱体、蜗轮、蜗杆组件及驱动机构,蜗轮连接在主轴上,蜗杆组件固定在箱体上且与蜗轮配合,蜗杆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上的蜗杆座、位于所述蜗杆座内的双导程蜗杆、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前端的前轴承组及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后端的后轴承组,所述后轴承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连接,以在蜗轮与双导程蜗杆发生磨损时对双导程蜗杆进行轴向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包括箱体、蜗轮、蜗杆组件及驱动机构,蜗轮连接在主轴上,蜗杆组件固定在箱体上且与蜗轮配合,蜗杆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箱体上的蜗杆座、位于所述蜗杆座内的双导程蜗杆、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前端的前轴承组及支撑所述双导程蜗杆后端的后轴承组,所述后轴承组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蜗杆座通过轴向调整件配合连接,以在蜗轮与双导程蜗杆发生磨损时对双导程蜗杆进行轴向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组包括套设在所述双导程蜗杆前段的第一深沟球轴承、前隔套及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前隔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二深沟球轴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前后依次套设在所述双导程蜗杆的后段上;所述轴承座内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前台阶和后台阶,所述后台阶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后台阶和第二后台阶;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包括两个推力球轴承,所述两个推力球轴承分别位于前台阶和第一后台阶上;所述径向支撑轴承单元为第三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三深沟球轴承位于第二后台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轴承单元和径向支撑轴承单元之间设置有后隔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具有向外延伸凸出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配合,所述轴向调整件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蜗杆座的后端面配合的位置;所述轴向调整件包括紧固螺钉和调节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超张智光卢文龙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汉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