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878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该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包括主轴箱、位于主轴箱中的主轴、支撑主轴旋转的梯形丝杆、与所述梯形丝杆外螺纹配合的梯形螺母,上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从而主轴与梯形丝杆在轴向相对固定;梯形丝杆外侧设置有梯形螺母,由于梯形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固定座开设有与导向键相配合的导向键槽,在导向键限制下梯形丝杆就在梯形螺母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在主轴箱固定的情况下主轴的磨削和进给运动,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其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数控机床上的进给装置大多采用滚珠丝杆加直线导轨装置,丝杆两端固定支撑在箱体上,主轴箱与螺母固定连接,另外主轴箱上与直线导轨中的滑块固定,电机通过驱动丝杆旋转,螺母做直线运动,主轴箱随螺母沿滑块做直线进给运动,这样完成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然而对于双平面磨床而言,其砂轮直径大,磨削时需调整砂轮角度磨削,且箱体空间有限,不适用滚珠丝杆加直线导轨装置,如何使主轴箱固定,而使主轴既能旋转又能随丝杆直线运动成为双平面磨床研制的难点和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在主轴箱固定的情况下使主轴既能旋转又能随丝杆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主轴的磨削和进给运动。(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包括主轴箱、位于主轴箱中的主轴、支撑主轴旋转的梯形丝杆、与所述梯形丝杆外螺纹配合的梯形螺母,所述梯形螺母外侧固定连接蜗轮,所述主轴箱内固定有径向支撑所述梯形丝杆的固定座;所述主轴靠近所述梯形丝杆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所述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键相配合的导向键槽,或者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开设有导向键槽,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主轴箱的上端和下端。其中,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对称设置两个导向键,所述导向键通过安装键槽设置在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或者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对称开设两个导向键槽,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所述导向键通过安装键槽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座上。其中,所述上固定座和所述下固定座的内侧设有耐磨层,保证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梯形丝杆的同轴度。其中,所述主轴与所述上轴承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具有轴肩,所述梯形丝杆与所述上轴承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台阶,所述轴肩和所述台阶均与所述上轴承的下端贴合。其中,所述上轴承的上端具有安装在所述梯形丝杆上的上压盖,所述上压盖压紧在所述上轴承的外圈上,所述上轴向锁紧件位于所述上轴承的上端并压紧在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上。其中,所述主轴与所述下轴承的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具有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下轴承下端的内圈贴合,所述下轴承的下端具有安装在所述梯形丝杆上的下压盖,所述下压盖压紧在所述下轴承的外圈上。其中,所述梯形丝杆与所述下轴承的上端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下轴承上端的外圈相贴合,所述下轴向锁紧件位于所述下轴承的上端并压紧在所述下轴承上端的内圈上。其中,所述蜗轮的上端面和所述上固定座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蜗轮的下端面和所述下固定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主轴箱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固定座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轴向调整垫。其中,还包括固定在主轴箱上的蜗杆组件,所述蜗杆组件的蜗杆为双导程蜗杆,所述双导程蜗杆与所述蜗轮相配合;所述主轴上端伸出所述固定座的部分安装有带轮部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中,主轴靠近梯形丝杆上、下两端的内侧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和下轴承,主轴可在梯形丝杆内自由转动,同时,上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从而使主轴与梯形丝杆在轴向相对固定;梯形丝杆中间段外侧设置有梯形螺母,当与梯形螺母外侧固定连接的蜗轮转动时,梯形螺母必然使梯形丝杆有转动的趋势,由于梯形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固定座开设有与导向键相配合的导向键槽,在导向键限制下梯形丝杆就在梯形螺母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在主轴箱固定的情况下主轴的磨削和进给运动。另外,通过耐磨层设置,保证固定座的内侧与梯形丝杆外侧的同轴度,并具有自润滑和减磨作用,对梯形丝杆起到径向限位和轴向导向的作用,进而可保证梯形丝杆和主轴的可靠进给,极大提高了主轴的进给精度;本技术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其运动精度和重复运动定位精度高,可打破国外的垄断和技术封锁,对提高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K-K面的剖视图。图中,1-主轴,2-下压盖,3-梯形丝杆,4-下轴承,5-下耐磨层,6-下锁紧螺母,7-上耐磨层,8-导向键,9-上轴承,10-上锁紧螺母,11-上压盖,12-轴向调整垫,13-下固定座,14-平面轴承,15-蜗轮,16-蜗杆组件,161-蜗杆,17-梯形螺母,18-主轴箱,19-上固定座,20-带轮部件,201-带轮座,202-紧固螺母,203-端盖,204-支撑轴承,205-花键套,206-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包括主轴箱18、位于主轴箱18中的主轴1、支撑主轴1旋转的梯形丝杆3、与梯形丝杆3外螺纹配合的梯形螺母17,梯形螺母17外侧固定连接蜗轮15,主轴箱18内固定有径向支撑梯形丝杆3的固定座;主轴1靠近梯形丝杆3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9和下轴承4,上轴承9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下轴承4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梯形丝杆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8,固定座开设有与导向键8相配合的导向键槽,梯形丝杆3可在轴向直线运动。当然,梯形丝杆3的外侧开设有导向键槽,固定座设置有与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8,这种方式同样可实现梯形丝杆3的直线运动。上述实施例中,主轴1靠近梯形丝杆3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9和下轴承4,主轴1可在梯形丝杆3内自由转动,实现磨削运动;上轴承9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下轴承4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从而主轴1与梯形丝杆3在轴向相对固定,但能在梯形丝杆3内保持自由旋转;梯形丝杆3外侧设置有梯形螺母17,当梯形螺母17外侧固定的蜗轮15转动时,梯形螺母17必然使梯形丝杆3有转动的趋势,由于梯形丝杆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8,固定座开设有与导向键8相配合的导向键槽,在导向键8限制下梯形丝杆3就在梯形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包括主轴箱、位于主轴箱中心的主轴、支撑主轴旋转的梯形丝杆、与所述梯形丝杆外螺纹配合的梯形螺母,所述梯形螺母外侧固定连接蜗轮,所述主轴箱内固定有径向支撑所述梯形丝杆的固定座;所述主轴靠近所述梯形丝杆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所述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键相配合的导向键槽,或者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开设有导向键槽,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包括主轴箱、位于主轴箱中心的主轴、支撑主轴旋转的梯形丝杆、与所述梯形丝杆外螺纹配合的梯形螺母,所述梯形螺母外侧固定连接蜗轮,所述主轴箱内固定有径向支撑所述梯形丝杆的固定座;所述主轴靠近所述梯形丝杆上、下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上轴向锁紧件,所述下轴承的端部设置有下轴向锁紧件;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键相配合的导向键槽,或者所述梯形丝杆的外侧开设有导向键槽,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主轴箱的上端和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对称设置两个导向键,所述导向键通过安装键槽设置在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或者所述梯形丝杆上端的外侧对称开设两个导向键槽,所述上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槽相配合的导向键,所述导向键通过安装键槽设置在所述上固定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和所述下固定座的内侧设有耐磨层,保证上固定座、下固定座和梯形丝杆的同轴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平面磨床的主轴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下端相对应的位置具有轴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超张智光卢文龙周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汉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