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7750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1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将益生菌均匀分散于甘油中,再将其加入溶解有单甘脂的棕榈油中,单甘脂是一种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棕榈油包裹甘油与益生菌混合物的体系A,再将体系A加入到溶解有蔗糖脂肪酸酯的溶液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蔗糖脂肪酸酯为亲水型,可形成膜液包裹体系A的新体系B。由于直接将益生菌加入膜液,在干燥和保存过程中会造成大量菌体的死亡,所以本实验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出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益生菌分散在甘油中,可长时间维持活性。2、含益生菌的可食膜方便携带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可食膜携载活性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能定植于人体肠道内对宿主有益的重要益生菌,通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产生确切健康功效。大量研究表明,在膳食中补充一定的益生菌能改善人的肠道健康。大多数益生菌是厌氧或兼性厌氧菌,极易受温度、氧气、水分及pH环境的影响,因此保持益生菌活性,是有效发挥相应益生作用的关键。因此,常见益生菌食品如酸奶、益生菌发酵食品、益生菌粉、益生菌片等均需要低温保藏,且货架期比较短,否则将大大影响其益生作用。除此之外,益生菌在服用后对酸性胃液和胆汁液的环境抗逆性较差,造成能够到达肠道定植的益生菌活菌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益生菌的益生作用。因此,为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和增强益生菌的环境抗逆性,常将益生菌包埋在微胶囊中,从而改善益生菌的稳定性,但微囊化益生菌的工艺较复杂,制备过程中的益生菌活菌数会大量下降,且需进一步添加在其它食品或制成药物胶囊使用,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可使益生菌长时间维持活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一、将益生菌均匀分散在甘油中,得到含甘油的益生菌液;二、将含甘油的益生菌液,均匀分散在棕榈油中,其中添加单甘油酯
作为表面活性剂,形成油包甘油结构的微乳液,微乳液中微乳尺寸小于20微米;三、将上述微乳液均匀分散在具有可溶性且亲水的可食膜成膜液中,添加蔗糖酯或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四、在一定温度下将膜液水分蒸发,揭膜即得含活性益生菌的可食膜。所述可食膜成膜液采用多糖和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将淀粉、甘油加入蒸馏水中,85-95℃加热糊化制得淀粉甘油混合溶液;(2)将甲基纤维素加入到热水中,85-95℃加热溶解,冷却;(3)在步骤(1)制得的淀粉甘油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室温磁力搅拌10-15min,搅拌转速为50-100r/min,真空脱气,制得基础膜液;此基础膜液中,淀粉、甘油、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均为1%;(4)将单甘脂加入到棕榈油中,70℃水浴加热至全溶,冷却;(5)取益生菌加入到甘油中,搅拌均匀;(6)将步骤(5)所得的益生菌与甘油的混合物滴加到步骤(4)的棕榈油中,搅拌至乳白色;(7)将蔗糖脂肪酸酯加入到蒸馏水中,70℃水浴溶解后,冷却,得到蔗糖脂肪酸酯溶液;(8)取步骤(6)所得溶液2-3ml滴加到步骤(7)所得的蔗糖脂肪酸酯溶液中,边滴加边0℃-37℃水浴搅拌10min;(9)将步骤(3)所得溶液慢慢倒入步骤(8)溶液中,机械搅拌15min制得成膜液;此成膜液中,单甘脂的重量比为0.020-0.025%,蔗糖酯的重量比为0.4-0.5%,甘油的重量比为1.0-1.4%;(10)成膜液真空去泡后,倾倒于盘中,0-37℃真空干燥24-48h,可制得携载有高活性益生菌的可食膜。所述的淀粉采用木薯淀粉;棕榈油采用24度棕榈油;蔗糖脂肪酸酯采用亲水型SE-15蔗糖酯。所述益生菌采用乳酸杆菌属、肠球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中,用甘油包裹益生菌是已证明的较简便的菌种保存方法,故将益生菌均匀分散于甘油中。再将其加入溶解有单甘脂的棕榈油中,单甘脂是一种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棕榈油包裹甘油与益生菌混合物的体系A,此体系可将益生菌与外界环境隔绝,从而起到保护菌体的作用。再将体系A加入到溶解有蔗糖脂肪酸酯的溶液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蔗糖脂肪酸酯为亲水型,可形成膜液包裹体系A的新体系B。由于直接将益生菌加入膜液,在干燥和保存过程中会造成大量菌体的死亡,所以本实验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出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益生菌分散在甘油中,可长时间维持活性。2、含益生菌的可食膜方便携带食用。本专利技术提出将益生菌整合在可食膜中,利用可食膜乳液的多层保护作用,不仅实现了对益生菌的包埋,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益生菌协载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益生菌产品的保存。由于可食膜可以方便夹在汉堡、饼干、糕点中,因此极大方便了益生菌与其它食品的配合食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将6g淀粉,6g甘油加入300ml蒸馏水中,85℃水浴磁力搅拌加热,制得糊化的淀粉甘油混合溶液;(2)将6g甲基纤维素慢慢加入到150ml热水中,边添加边85℃水浴磁力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冷却到室温,得到甲基纤维素溶液;(3)将步骤(1)所得淀粉甘油混合溶液慢慢加入到步骤(2)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常温磁力搅拌15min后,真空脱气备用(注:步骤(1)、(2)、(3)在磁力搅拌过程中速度应慢,在50-100r/min之间,不得出现漩涡以免混入气泡);(4)取单甘脂0.15g加入到18.4ml棕榈油中,60℃水浴加热至全溶,冷却到室温备用;(5)取200ml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离心,倾去上清液,将余下的菌加入到6.5ml甘油中,超声波震荡5min,磁力搅拌均匀;(6)使用移液枪将步骤(5)所得菌与甘油混合物慢慢滴加到步骤(4)的棕榈油中,边滴加边快速磁力搅拌至乳白色;(7)取2.76g蔗糖脂肪酸酯加入到300ml蒸馏水中,70℃水浴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蔗糖脂肪酸酯溶液;(8)用移液枪取2.49ml步骤(6)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步骤(7)所得蔗糖脂肪酸酯溶液中,边滴加边37℃水浴磁力快速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9)将步骤(3)所得溶液慢慢倒入步骤(8)所得溶液中,机械搅拌15min制得成膜液;(10)成膜液真空去气泡后,倾倒90g于8寸不锈钢盘中,37℃干燥48h,可制得携载有高活性罗伊氏乳杆菌的可食膜。实施例2: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将6g淀粉,6g甘油加入300ml蒸馏水中,90℃水浴磁力搅拌加热,制得糊化的淀粉甘油混合溶液;(2)将6g甲基纤维素慢慢加入到150ml热水中,边添加边90℃水浴磁力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冷却到室温,得到甲基纤维素溶液;(3)将步骤(1)所得淀粉甘油混合溶液慢慢加入到步骤(2)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常温磁力搅拌15min后,真空脱气备用(注:步骤(1)、
(2)、(3)在磁力搅拌过程中速度应慢,在50-100r/min之间,不得出现漩涡以免混入气泡);(4)取单甘脂0.15g加入到18.4ml棕榈油中,70℃水浴加热至全溶,冷却到室温备用;(5)取1g罗伊氏乳杆菌冻干粉加入到6.5ml甘油中,超声波震荡5min,磁力搅拌均匀;(6)使用移液枪将步骤(5)所得菌与甘油混合物慢慢滴加到步骤(4)的棕榈油中,边滴加边快速磁力搅拌至乳白色;(7)取2.76g蔗糖脂肪酸酯加入到300ml蒸馏水中,70℃水浴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蔗糖脂肪酸酯溶液;(8)用移液枪取2.49ml步骤(6)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步骤(7)所得蔗糖脂肪酸酯溶液中,边滴加边0℃水浴磁力快速搅拌15min,搅拌速度为250r/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一、将益生菌均匀分散在甘油中,得到含甘油的益生菌液;二、将含甘油的益生菌液,均匀分散在棕榈油中,其中添加单甘油酯作为表面活性剂,形成油包甘油结构的微乳液,微乳液中微乳尺寸小于20微米;三、将上述微乳液均匀分散在可溶性且亲水的可食膜成膜液中,添加蔗糖酯或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四、在一定温度下将膜液水分蒸发,揭膜即得含活性益生菌的可食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实现:一、将益生菌均匀分散在甘油中,得到含甘油的益生菌液;二、将含甘油的益生菌液,均匀分散在棕榈油中,其中添加单甘油酯作为表面活性剂,形成油包甘油结构的微乳液,微乳液中微乳尺寸小于20微米;三、将上述微乳液均匀分散在可溶性且亲水的可食膜成膜液中,添加蔗糖酯或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四、在一定温度下将膜液水分蒸发,揭膜即得含活性益生菌的可食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膜成膜液采用多糖和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将淀粉、甘油加入蒸馏水中,85-95℃加热糊化制得淀粉甘油混合溶液;(2)将甲基纤维素加入到热水中,85-95℃加热溶解,冷却;(3)在步骤(1)制得的淀粉甘油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2)所得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室温磁力搅拌10-15min,搅拌转速为50-100r/min,真空脱气,制得基础膜液;此基础膜液中,淀粉、甘油、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均为1%;(4)将单甘脂加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蒋秋琪施应成美玲雷丹殷岭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