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827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4 08:16
自动变速器(20)包括单小齿轮式第一行星齿轮(21)、双小齿轮式第二行星齿轮(22)、单小齿轮式第三行星齿轮(23)、单小齿轮式第四行星齿轮(24)、离合器(C1、C2、C3、C4)、制动器(B1、B2),通过使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中任意3个接合并且使剩余的3个分离,能够形成前进1挡至前进9挡和后退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从车辆的原动机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的多级变速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该种多级变速器,公知的有包括4个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4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而提供第1挡至第9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的多级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多级变速器中,使范围(齿轮比范围=最低变速挡的齿轮比/最高变速挡的齿轮比)越大,越能进一步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即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等、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16515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最低变速挡的齿轮比为4.477,并且最高变速挡的齿轮比为0.640,范围(spread)为6.995,因此,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在谋求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与第二行星齿轮(附图标记16)的行星架对应的离合器(附图标记28)的扭矩分担大(约3.5倍),与第二行星齿轮(附图标记16)的行星架对应的离合器(附图标记28)以及制动器(附图标记32)的扭矩分担比(扭矩分担的最大值/最小值)也大(离合器28:约12倍,制动器32:约13倍)。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中,需要增大该离合器(附图标记28)的轴长或外径来确保扭矩容量,从而导致装置整体变大,重量增加,该离合器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而且,导致扭矩分担比大的上述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控制性(油压控制性)恶化,
从而变速性能可能降低。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使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变速性能提高,并且能够使多级变速器轻量化且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的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
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在这样构成的多级变速器中,通过有选择地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接合构件中的任意3个接合构件接合,能够形成第1挡至第9挡或第1挡至第10挡的前进挡和后退挡。由此,通过使范围进一步增大,能够使装载有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提高,而且,使低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增大并且使高速挡的变速比进一步减小,能够使驾驶性能即车辆的加速性能等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该多级变速器中,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降低,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四接合构件轻量化且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第一~第四接合构件中的拖曳损失的恶化。而且,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扭矩分担比进一步减小,从而能够使第一~第六接合构件的控制性提高。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多级变速器中,能够使装载有该多级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驾驶性能以及变速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使装置整体轻量化且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1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图3是表示图1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变速挡、离合器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图4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7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8是表示图7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变速挡、离合器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图9是表示图7的多级变速器中的各旋转构件的转速与输入转速之比的速度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即自动变速器20的动力传递装置10的概略结构图。该图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0与在后轮驱动车辆的前部纵置装载的作为驱动源的未图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扭矩)传递到未图示的左右的后轮(驱动轮)。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10除了对从发动机传递至输入轴20i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轴20o传递的自动变速器20外,还包括变速器箱体(静止构件)11、起步装置(流体传动装置)12、油泵17等。起步装置12包括变矩器,该变矩器具有:输入侧的泵轮14p,其与上述那样的驱动源连接;输出侧的涡轮14t,其与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输入部件)20i连接;导轮14s,其配置在泵轮14p以及涡轮14t的内侧,对从涡轮14t流向泵轮14p的工作油的液流进行整流;单向离合器14o,其被未图
示的导轮轴支撑,并且将导轮14s的旋转方向限制在一个方向。而且,起步装置12还具有:锁止离合器15,其使与发动机的曲轴等连接的前盖和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相互连接,并且解除两者的连接;减振机构16,其在前盖和自动变速器20的输入轴20i之间对振动进行衰减。需要说明的是,起步装置12也可以包括不具有导轮14s的液力耦合器。油泵17构成为齿轮泵,该齿轮泵具有泵组件、外齿齿轮(内转子)、内齿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1.14 JP 2014-0040531.一种多级变速器,对传递至输入部件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部件传递,所述多级变速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以及第三旋转构件,第二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四旋转构件、第五旋转构件以及第六旋转构件,第三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七旋转构件、第八旋转构件以及第九旋转构件,第四行星齿轮,具有根据齿轮比依次排列的第十旋转构件、第十一旋转构件以及第十二旋转构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星齿轮的旋转构件中的任一旋转构件与其他旋转构件或静止部件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出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四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二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七旋转构件始终连接,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二接合构件能够使始终连接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三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九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
\t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三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十一旋转构件与所述输入部件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五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五旋转构件或所述第六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六接合构件能够使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的所述第八旋转构件与所述静止部件连接且使所述第八旋转构件固定为不能旋转,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五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1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2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3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4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5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6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四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7挡,通过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8挡,通过所述第三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五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前进9挡,通过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四接合构件以及所述第六接合构件的接合形成后退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一行星架的单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一行星架将分别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以及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多个第一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且自由公转,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是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的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该第二行星架将多个由两个小齿轮组成的齿轮组保持为能够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贵义森本隆青木敏彦加藤博糟谷悟宫崎光史森濑胜大板慎司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