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3776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1)、尤其是废气后处理装置(1),该装置具有:管(2)、尤其是排气管,气体流、尤其是内燃机的废气通过该管被引导;配属给该管的喷射装置(7),用于定量地将液态介质、尤其是废气后处理剂喷射到气体流中;以及至少一个混合装置(11),所述混合装置在喷射装置(7)的下游布置在所述管(2)中并且具有布置在一个平面(E)中的多个导气元件(14)。设置,所述平面(E)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喷射装置(7)的喷射方向地取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废气后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管、尤其是排气管,气体流、尤其是内燃机的废气被该管引导;配属给该管的喷射装置,用于定量地将液态介质、尤其是废气后处理剂喷射到所述气体流中;以及至少一个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在喷射装置的下游布置在所述管中并且具有布置在一个平面中的多个导气元件。
技术介绍
开头提到的类型的装置已由现有技术已知。对于减少包含于内燃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方法已被证明为是有效的。在该方法中,氮氧化物与选择性催化器中的氨一起被转化为氮气和水。替代于氨,为催化转化氮氧化物所需的还原剂以尿素水溶液的形式被携带于车辆的储备箱中并且借助于喷射装置被喷射到内燃机的废气中,以在下游在催化器中与废气执行希望的反应。为了更好地混合废气与废气后处理剂还已知的是,在定量装置的下游设置具有导气元件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作为静态混合器促进废气后处理剂与废气的混合。相应的装置例如由DE102006011890Al已知。DE10060808A1也示出一种相应的混合装置,但是该混合装置布置在定量装置的上游。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置具有的优点是,液态介质或废气后处理剂被进一步更好地与气体流混合,使得尤其确保较大的液滴裂开成小液滴,所述小液滴导致废气中的废气后处理剂更好地蒸发。此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来避免:液滴残留在管或者说排气管的壳壁的与定量装置对置的侧面上并且导致结晶沉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导气元件所在的平面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喷射装置的喷射方向地取向。喷射装置通常具有主喷射方向或具有喷射轴线,所喷射的废气后处理剂的喷射锥围绕该喷射轴线成形。通过使导气元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喷射方向地取向来实现:与传统的混合装置相比,增大用于所喷射的介质的碰撞面。由此实现碰撞到导气元件上的大液滴更多地裂开成较小液滴。由此提高液态介质的蒸发率并从而使引入的介质与气体流更好地混匀。同时,不与混合装置形成接触地穿过该混合装置的液滴的量被减小。此外,更少的液滴碰撞到所述管的壳壁的与喷射装置对置的侧面上,其原因是导气元件通过所述平面在排气管中的倾斜取向而也延伸入该区域中。由此减小结晶化沉积的危险且提高所述装置或者说所述废气后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管的壳壁优选至少在与定量装置对置的侧面上具有提高的表面粗糙度,所述提高的表面粗糙度有助于减小结晶化沉积或避免结晶化沉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扩展方案设置,导气元件构造成翼状并且至少基本上径向取向地、分布在管的周边上地布置。因此在俯视图中或在沿流动方向看向混合装置时,混合装置具有螺旋桨状的结构。通过径向取向的导气元件产生废气后处理剂与废气的有利混合,所述有利混合导致废气后处理方面的相应优点。此外优选设置,导气元件相对于混合装置上游的管中的气体流的流动方向至少基本上倾斜地取向。由此与径向布置相关联地实现将涡旋引入到废气中,由此混合被进一步优化。优选地,沿着所述导气元件的分别至少基本上径向取向的纵向轴线,所述导气元件自身扭曲。由此在各个导气元件上提供不同的碰撞角度,其中,所述碰撞角度可根据在管中的径向位置通过扭曲来针对气体流做最佳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扩展方案设置,导气元件相对于管的壳壁具有径向间距。由此形成导气元件与管的壳壁的热脱耦,其中,气体流流过残留的缝隙。由此实现,在运行中,导气元件持久地通过气体流被加热,而所引入的热量不会再经由管的壳壁被导出。优选地,一些、特别优选全部的导气元件与管的壳壁在径向上隔开间距地布置,使得在导气元件和壳壁之间产生环形缝隙。通过持久加热和小的热量导出进一步优化混合情况,尤其进一步优化液滴的裂开和蒸发。此外,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置,导气元件布置支撑元件上,该支撑元件至少基本上居中地布置在所述管中。通过将导气元件布置并且尤其固定在所述居中地布置的支撑元件上,例如可简单地实现上述的相对于壳壁的径向间距。所述支撑元件优选构造为管元件,导气元件朝内突出地布置在该管元件的管壁上。即根据该实施方式设置,导气元件在外部与该管元件连接,其中,导气元件的朝内指向的端部优选构造成自由伸出,或替代地构造成相互连接。特别优选地在此设置,管元件的直径与排气管的直径相比选择得小到这种程度,使得在它们两之间残留有环形缝隙,在运行时,废气持久地流过该缝隙,这导致上面提到的在混合装置持久加热方面的优点。管元件在此优选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例如可与管元件一体地构造且确保管元件在管中的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替代实施方式设置,支撑元件构造为管元件,导气元件向外指向排气管壳壁的方向地布置在该管元件的壳壁上。在此,该管元件具有与排气管的直径相比很小的直径。该管元件在此优选由支撑元件承载,所述支撑元件优选垂直地伸入到排气管中并且布置在导气元件的下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扩展方案设置,导气元件与管元件一体地构造。在优选地由面式冲压件制成管元件或混合装置时,导气元件可通过弯曲被引入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希望的位置和取向,由此产生低的制造成本和简单的装配。管元件自身在此可配合精确地插入到管中、并且优选在形成过盈配合的情况下插入,或通过单独的保持器件保持布置在管中。此外优选设置,至少有两个混合装置在流动方向上前后相继地布置在喷射装置下游的排气管中。在此,至少位于上游的混合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第二混合装置的导气元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地优选布置在一平面中,该平面平行于位于上游的混合装置的平面。替代地,优选设置,布置在下游的混合装置的导气元件布置为相对于所述管成一个不那么陡的并且更可以说轴线平行的角度。特别优选,布置在下游的混合装置的导气元件位于一个垂直于排气管中轴线地取向的平面中。通过设置两个混合装置或两级混合器进一步减小结晶化沉积的危险,因为通过至少两级的混合器阻止更多的液滴碰到管的壳壁的与定量装置对置的侧面。附图说明在下文中会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附图示出:图1以简化的剖视图示出废气后处理装置,图2以立体图示出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混合装置,图3混合装置的侧视图,图4以俯视图示出混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5以俯视图示出混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6图5的混合装置的细节图,图7以简化的截面图示出具有两个混合装置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简化的侧视图示出用于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置(1)、尤其是废气后处理装置(1),所述装置具有:管(2)、尤其是排气管,气体流、尤其是内燃机的废气流通过该管被引导;配属给该管的喷射装置(7),该喷射装置用于定量地将液态介质、尤其是废气后处理剂喷射到所述气体流中;以及至少一个混合装置(11),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喷射装置(7)的下游布置在所述管(2)中,并且所述混合装置具有布置在一个平面(E)中的多个导气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E)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喷射装置(7)的喷射方向地取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22 DE 102013223956.41.装置(1)、尤其是废气后处理装置(1),所述装置具有:管(2)、
尤其是排气管,气体流、尤其是内燃机的废气流通过该管被引导;配属给
该管的喷射装置(7),该喷射装置用于定量地将液态介质、尤其是废气后
处理剂喷射到所述气体流中;以及至少一个混合装置(11),所述混合装
置在所述喷射装置(7)的下游布置在所述管(2)中,并且所述混合装置
具有布置在一个平面(E)中的多个导气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平
面(E)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喷射装置(7)的喷射方向地取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元
件(14)构造成翼状并且至少基本上径向取向地、分布在所述管(2)的周
边上地布置在所述管(2)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元件(14)相对于所述混合装置(11)上游的管(2)中的气体流
的流动方向至少基本上倾斜地取向。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克勒克纳C·阿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