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5392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夹持部,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构成;折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驱动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推动所述折刀向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弹性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对所述折刀施加辅助拉力。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性部的弹性可以在折刀向前推送时提供辅助拉力,从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少对驱动部的动力需要,相应的可以减少驱动部的动力等级,节省能量。而动力需求的减少,也相应的可以减少驱动部的体积大小,进而减少整个纸张后处理装置的体积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和采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图像读取装置通过扫描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然后在感光部的表面形成色调剂图像,再将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部,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介质通过定影部对介质的两面进行加压和加热,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到介质上后再排出到排纸托盘。当介质较多且需要处理时,一般通过纸张后处理装置进行装订、打孔、成册等处理。其中,在介质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成叠的介质进行对折处理,该处理过程是:将折刀顶在介质的对折处,然后在马达的推送下将介质由折刀接触处顶入两个并排的夹辊之间,进行挤压,介质挤压完成后,再由马达抽回折刀。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存在下述缺点,即,通过折刀将介质向夹辊输送时,需要非常大的扭矩,无法避免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的大型化,并且,折刀返回至待机位置时,尽管不需要大的扭矩,为了移动至待机位置,也消耗了没必要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动力输出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以及采用该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地,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夹持部,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构成;折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驱动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推动所述折刀向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弹性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对所述折刀施加辅助拉力。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原稿自动输送部,将原稿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进行自动输送;图像形成部,通过扫描经过的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再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通过色调剂在感光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后输出;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所述纸张后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夹持部,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构成;折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驱动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推动所述折刀向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弹性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对所述折刀施加辅助拉力。本技术的弹性部的弹性可以在折刀向前推送时提供辅助拉力,从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少对驱动部的动力需要,相应的可以减少驱动部的动力等级,节省能量。而动力需求的减少,也相应的可以减少驱动部的体积大小,进而减少整个纸张后处理装置的体积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带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位于待机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位于推送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推送介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折刀推送后回缩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部10、具备拾取辊34的供给部11、排出部12以及原稿自动输送部13。原稿放入原稿自动输送部13后,经过由多对输送辊构成的输送通道后排出,而原稿读取装置40设置在原稿的输送路径上,对经过的原稿进行图像读取,读取图像的部件由一些光学镜片41和CCD组成,其将原稿上的图像转化成相应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后输出。图像形成部10具备沿着转印带15并列配置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这四组图像形成站16Y、16M、16C和16K。各图像形成站16Y、16M、16C和16K分别设置在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感光部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周围。在感光鼓17Y、17M、17C和17K的周围还设置有为各感光鼓供电的带电装置18Y、18M、18C和18K,将各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部20Y、20M、20C和20K,以及清洁各感光鼓的废粉清洁单元21Y、21M、21C和21K。图像形成部10的激光曝光装置22照射激光,并在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支撑辊27以及从动辊28支撑的转印带15构成的转印部,该转印带15沿箭头b方向行进。位于转印带15内侧的一次转印辊23Y、23M、23C和23K将形成于各感光鼓17Y、17M、17C和17K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转印带15上,并使色调剂图像重叠在转印带15上。各废粉清洁单元21Y、21M、21C和21K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7Y、17M、17C和17K上的色调剂。处于隔着转印带15与支撑辊27相对的位置上的二次转印辊35从动于转印带15而沿箭头c方向旋转。二次转印辊35将转印带15上的色调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在沿着输送路径36从供给部11供应的作为记录的介质1上。图像形成部10沿输送路径36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定影装置9、排出辊对37。定影装置9利用加热后的高温使通过的介质1上的色调剂图像固定在介质1上,再由排出辊对37排出至排出部12。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带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位于待机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位于推送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刀推送介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折刀推送后回缩状态示意图。如图2-6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200一般性地包括: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211构成的夹持部210,间隔地设置在夹持部210一侧的折刀220,与折刀220连接以推动折刀220向夹持部210方向运动的驱动部230,以及与折刀220连接以对折刀220施加辅助拉力的弹性部240。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部210的两个夹辊211一个逆时针转动,一个顺时针转动,该结构可以使顶入两个夹辊211之间的介质1,在被挤压的同时,由另一侧排出。折刀220的位置与两个夹辊211之间的夹缝水平对应,折刀220的长度可以小于夹辊211的长度,以方便折刀220顶在介质1上后能够进入两个夹辊211之间。驱动部230可以是由马达驱动,也可以由气缸或液压驱动。驱动部230直接控制折刀220的前进和后退。弹性部240可以是带有弹性的部件,如弹簧241。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弹性部240的一端与驱动部230固定,另一端与纸张后处理装置200的本体固定。固定后的弹性部240可随折刀220的移动而实现伸缩和回缩。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折叠的介质1进入夹持辊211与折刀220之间的位置时,折刀220在驱动部230的驱动下向夹持部210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折刀220的前端与介质1的待折叠处接触,随折刀220的逐步前进,折刀220将介质1由接触处向夹持辊211方向推送,并进入两个夹持辊211之间的夹缝中,然后在两个夹持辊211的挤压下,介质1与折刀220接触的位置形成明显的折痕,随后介质1在夹持辊211的转动下由另一侧排出,并进入下一个处理程序,此时折刀220在驱动部230的控制下回缩至待机位置。弹性部240在折刀220由待机位置向推送位置移动过程中,其弹性由大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没有弹性。而在折刀220向待机位置回缩时,其弹性由小逐渐变大。弹性部2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620792604.html" title="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a>

【技术保护点】
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构成;折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驱动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推动所述折刀向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弹性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对所述折刀施加辅助拉力。

【技术特征摘要】
1.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由两个并排设置的夹辊构成;折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驱动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推动所述折刀向所述夹持部方向运动;弹性部,与所述折刀连接,以对所述折刀施加辅助拉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刀到达推送位置时,所述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当所述折刀处于待机位置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折刀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长度小于所述折刀的长度。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稿自动输送部,将原稿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进行自动输送;图像形成部,通过扫描经过的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