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40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3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2),设置在基板(10)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13),设置在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2)上,带隙比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2)大;源极电极(14)及漏极电极(15),相互分离地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13)上;栅极电极(16),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13)上,配置在源极电极(14)和漏极电极(15)之间;第一场板电极(SFP1),设置在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13)上,配置在栅极电极(16)和漏极电极(15)之间,与源极电极(14)电连接;以及第二场板电极(SFP2),设置在第一场板电极(SFP1)上,构成为朝向栅极电极(16)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开关电源电路、逆变器电路等电路中,使用晶体管、二极管等半导体元件。对这些半导体元件要求高耐压以及低导通电阻。而且,耐压与导通电阻的关系存在由元件材料决定的折衷选择关系。

2、由于技术开发的进步,半导体元件的低导通电阻被实现为达到主要元件材料即硅的极限附近。为了进一步提高耐压或进一步降低导通电阻,需要变更元件材料。通过使用氮化镓、氮化铝镓等氮化物半导体作为半导体元件的元件材料,能够改善由元件材料决定的折衷选择关系。因此,能够实现半导体元件的飞跃性的高耐压化、低导通电阻化。

3、为了在使用氮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管中确保低损耗且高可靠性,需要降低作为寄生电容的栅极-漏极间电容cgd、缓和动作时在内部产生的局部电场集中。为了缓和晶体管的电场集中,使用场板电极。

4、另外,通过降低栅极-漏极间电容cgd,能够实现开关速度的改善和开关损失的降低。但是,由于栅极-漏极间电容cgd的降低,开关动作时的噪声会增加。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还具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住壮纪洪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