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乘客运送系统的方法及其乘客运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114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调度乘客运送系统中一系列电梯厢的方法,该系统中有至少四个电梯厢在两楼层之间移动。在所有时间中每一楼层上有一电梯厢且一电梯厢向两楼层移动。一控制器监测电梯厢的实际位置并将实际位置与预定位置比较。如预定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则控制器修正至少某些电梯厢的周期时间,使得这些电梯厢移近预定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四个电梯厢分成两组成对的电梯厢。成对的电梯厢互相相反移动。最好是,在电梯厢在一楼层上时通过改变门保持打开时间来矫正电梯厢的受监测/预定位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往复式乘客传送系统中电梯厢的移动的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低层建筑如购物商场中一般用自动扶梯在各楼层之间运送乘客。自动扶梯被广泛用于大多数购物商场中。大多数购物商场还装有若干在楼层之间运送乘客的电梯。现有电梯根据乘客要求或需要调度电梯厢。由于等待时间、开门时间和停留时间等,电梯运送乘客没有自动扶梯多和快。此外,购物商场中的购物者喜欢乘座自动扶梯,因为它们在楼层之间的移动更快并可在移动中游览整个购物商场。统计数字表明,在这类地点自动扶梯运送的乘客的平均数要比电梯多得多。但是,自动扶梯也有缺点。例如,自动扶梯无法如电梯那样方便地运送婴儿小推车、轮椅等。最近,本申请受让人开发出一种往复式乘客运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用一组至少三个电梯厢在两楼层之间移动电梯厢。一控制器控制这些电梯厢的移动,使得每一楼层上总各有一电梯厢等待。另一电梯厢在楼层之间移动。与普通电梯系统相反,电梯厢不是根据乘客需要而是根据一控制方法移动到预定位置。该往复式乘客运送系统提供自动扶梯和电梯两者的优点。主要移动技术为电梯技术。但是,客流是连续的,因此可在楼层之间运送更多乘客。上述基本专利技术见申请日与本申请相同题为“Piston-TypePassenger Conveying System”的美国专利申请OT-4734 serialno.______。采用该系统会出现实际问题。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的一控制器在楼层之间调度四个电梯厢,使得各电梯厢是互相90°相对位置差。但是,有时由于乘客会保持敞开或其他原因,会造成至少一个电梯厢与预定位置偏离。在该往复式乘客运送系统中的该优选实施例中,电梯厢分成对组合,每对中的两个电梯厢在该周期中的位置正好相反。因此,如该对电梯厢之一的门保持敞开,该对中的两个电梯厢都相对于预定位置偏离。上述申请还公开了从三个到六个或更多数量的电梯厢。该相对位置差关系随电梯厢数量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不管数量如何,总存在上述与预定位置偏离问题。因此要求一系统能检测并修正该偏离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一实施例中,一系统识别一偏离位置的电梯厢后确定矫正动作。一般来说,调整一电梯厢的门保持打开时间,使得电梯厢迅速移回正确位置。门保持打开时间是最容易控制的变量。在本专利技术其他特征中,披露了实现上述调整的具体方法。此外,还公开了这种系统的一种睡眠模式。在该睡眠模式下,该往复式电梯系统停止运行,每一楼层上有至少一个电梯厢,直到检测到有一乘客进入电梯厢之一为止。当有乘客进入电梯厢时,该系统恢复标准周期。较之自动扶梯,这是单独和另外的改进。自动扶梯常常没有睡眠模式,常常长时间空载运行而消耗能量。某些自动扶梯有睡眠模式,但美国大多数自动扶梯没有睡眠模式。从以下对说明书和附图的简要说明中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往复式乘客运送系统的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四个电梯厢的理想化运动图。图2B示出图1类型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图4为上述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5示出又一实施例。图6为图5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往复式系统20在第一楼层21和第二楼层22之间运送乘客。图1示意表示该系统,该系统的详情和优选方面见申请日与本申请相同、题为 “Piston-Type Passenger Conveying System”、同在审理之中的专利申请serial no.____。如图所示,第一电梯厢24由缆绳或绳索27与第二电梯厢26配对。电梯厢24在第二楼层22并且电梯厢26在第一楼层21。第二对电梯厢包括由缆绳31连接的电梯厢28和30。电梯厢28正向第二楼层22移动,电梯厢30正向第一楼层21移动。一简示出的机器32驱动一滑轮40以便移动套在另一滑轮36上的缆绳27,从而在两楼层之间驱动电梯厢24和26。类似地,第二机器38驱动一动力滑轮40并移动套在滑轮36上的缆绳31,从而移动电梯厢28和30。应该明白,机器32和38以及滑轮40和36是示意表示的。一控制器41操纵机器32和38,适当定位电梯厢24、28、26和30以便每一楼层总有一电梯厢的目标。结合传感器或其他反馈装置来确定这些电梯厢的精确位置。如这些图示意表示,传感器42可与驱动滑轮40相关联。应该明白,这只是示意表示,也可使用其他多种位置反馈方法。图2A为若干电梯厢移动时序图。如图所示,在第一时段,电梯厢24位于上楼层,电梯厢26位于下楼层。电梯厢30向上运行,电梯厢28向下运行。这是例如图1所示位置。可以看出,停留期结束时电梯厢2 4向下运行,电梯厢26向上运行。电梯厢28到达上楼层后电梯厢24开始下行,电梯厢30到达下楼层后电梯厢26开始上行。这样,从图2A可看到,每一楼层总有一电梯厢等待且总有另一电梯厢在其向各楼层移动途中。在上述申请中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只有三个电梯厢。这些电梯厢保持120°相对位置差。就本申请而言,“相对位置差”涉及电梯厢在楼层之间的一运动周期。例如,一运动周期可定义为一电梯厢从到达一楼层开始直到再次到达该楼层。这些电梯厢的位置在该运动周期中保持相对位置差。此外,就本申请而言,关于每一楼层上有一电梯厢而另一电梯厢在向楼层移动途中的说明应用来反映一般运动和位置。也可能是一电梯厢到达某一楼层一段时间后该楼层上的电梯厢离开,或与此相反。此外,在对电梯厢的控制中,有时一般运动周期将重叠一段时间。例如,当一购物商场开门时,可能要求所有电梯厢最初位于底层上。但是,一般来说,可从对若干电梯厢的上述说明中清楚了解基本运行周期。图2B示出在实际上实现图2A所示时序图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如图2B所示,第一电梯厢60在下楼层等待。第二电梯厢62向下运行。在时刻T1,电梯厢60应该向上运行。但是,如图所示,电梯厢60在时刻T1稍后一点64才开始向上运行。例如当开始关门时有一乘客要进入电梯而保持门敞开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旦电梯厢60保持敞开超过时刻T1,电梯厢60就不再与电梯厢6290°相对位置差。而是如图所示,在时刻T1后一短时中,两电梯厢60和72都在下楼层上。在时刻T1与T2之间,电梯厢68位于上楼层。时刻64后,电梯厢60开始向上楼层移动。可以看到,由于电梯厢60直到时刻T1之后才离开下楼层,因此它直到时刻T2后点66才到达上楼层。但是,电梯厢68在时刻T2已例如70所示开始向下移动。以上说明了在实现图2A时序图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时刻T2后有一段很短时间上楼层没有电梯厢。如电梯厢60成对以便与第二电梯厢的运动正好相反,下楼层的情况也是如此。本专利技术针对识别并矫正这一偏离预定位置的运动。图3示出另一实施例80,在该实施例中,有三组电梯厢82和84、86和88以及90和92。使用这一布置,实现正确相对位置差运动变得更复杂。在这一布置中,所示电梯厢82和84位于楼层上,其他电梯厢在向该楼层移动中。与图2A时序图的90°相对位置差运动比较这些电梯厢是60°相对位置差。图4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如图4所示,一进行中的步骤是(用反馈传感器42)监测每一电梯厢位置。控制器41然后确定若干电梯厢之间预定相对位置差是否出现超前或滞后。如果如此,识别一矫正模式后矫正该时序。基本上,控制器通过改变图2A所示周期的部分时间调节电梯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乘客运送系统的方法,包括: 设置至少三个电梯厢和一调度这些电梯厢的控制器以便总体上实现每一楼层上各有至少一个电梯厢等待,从而每一所述电梯厢在一运行周期中互相具有预定量的相对位置差; 监测每一所述电梯厢的位置并将所述监测位置与预定位置比较; 识别每一所述受监测电梯厢与所述预定位置的超前或滞后;以及 改变所述电梯厢的运动的周期时间以矫正所述超前或滞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N法戈F桑塞维罗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