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兆旸专利>正文

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1200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包括爬壁机器人和飞行器收发平台,爬壁机器人包括主车体,主车体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吸气口,在主车体中部吸气口处设有吸附机构,主车体下表面设有两组车轮以及用于一一驱动车轮的两组第一电机,主车体上边沿处设有用于驱动飞行器收发平台转动的第二电机,主车体外周设有与主车体相匹配的悬挂外框,主车体与悬挂外框固定连接,悬挂外框的下边沿设有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通过爬壁机器人和飞行器收发平台可以实现飞行器自由地悬停和空间中的自由移动,并穿过狭小的空间将飞行器运输到制定投放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外,它结构简单,机械稳定性好,所以成本廉、性价比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控制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侦查、营救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移动的无人机由于自身稳定性的原因,无法穿过墙缝等狭小的空间。而具有较强地面适应性的履带车移动速度过慢,而且很难到达较高地区如高楼等地方。履带式爬壁机器人能够稳定的移动到楼层高处,而且能够携带大量负载,但是其移动速度缓慢一直废人诟病。将无人机与履带式爬壁机器人相结合,能够充分结合二者优点,并且能弥补两者的不足。于是我们设计的“小型无人机壁面移动收发基站”由履带驱动,整体扁平,在墙面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十分适合在狭小移动空间的壁面移动工作。可通过采用竖直携带无人机的方式,使系统整体高度小于无人机本身的宽度,在对比适应性较好的球笼式飞行器的发现,能更有效的穿越狭小的墙缝等障碍。在运载无人机的同时也缩短了无人机到目标地点的飞行距离,节约了无人机有限能量,提高了其能量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该基站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车载平台上的信号中继功能,建立楼内外的信号传递桥梁,使得信号“穿墙”的能力大大增强,获得了更大的侦察范围,这种方式也使得无人机可携带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壁机器人和飞行器收发平台;所述爬壁机器人吸附在外部竖直墙面上,所述飞行器收发平台与所述爬壁机器人连接,并可转动至水平供外部飞行器降落或起飞;所述爬壁机器人包括主车体(1),所述主车体(1)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吸气口(11),在所述主车体(1)中部所述吸气口(11)处设有吸附机构(12),所述主车体(1)下表面设有两组车轮(13)以及用于一一驱动所述车轮(13)的两组第一电机(14),所述主车体(1)上边沿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飞行器收发平台转动的第二电机(15),所述主车体(1)外周设有与所述主车体(1)相匹配的悬挂外框(2),所述主车体(1)与所述悬挂外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壁机器人和飞行器收发平台;所述爬壁机器人吸附在外部竖直墙面上,所述飞行器收发平台与所述爬壁机器人连接,并可转动至水平供外部飞行器降落或起飞;所述爬壁机器人包括主车体(1),所述主车体(1)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吸气口(11),在所述主车体(1)中部所述吸气口(11)处设有吸附机构(12),所述主车体(1)下表面设有两组车轮(13)以及用于一一驱动所述车轮(13)的两组第一电机(14),所述主车体(1)上边沿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飞行器收发平台转动的第二电机(15),所述主车体(1)外周设有与所述主车体(1)相匹配的悬挂外框(2),所述主车体(1)与所述悬挂外框(2)固定连接,所述悬挂外框(2)的下边沿设有密封结构(21);所述飞行器收发平台包括停靠板(31)和停靠架(32),所述停靠架(32)的一端通过转接架(33)与所述第二电机(15)连接,所述停靠架(32)四周设有凹槽(34),且所述停靠架(32)中部设有磁铁(35),所述停靠板(31)固定在所述停靠架(32)上,所述停靠板(31)中部设有开口,且所述磁铁(35)正好位于所述停靠板(31)中部的开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收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体(1)上边沿处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触点(16),所述悬挂外框(2)上边沿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16)数量相同第二固定触点(22),所述第一固定触点(16)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2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兆旸陶治曲高美竹白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蔡兆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