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及其阵列结构与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9871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0:03
一种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及其阵列结构与操作方法。该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包括:晶体管、第一变容器与第二变容器。晶体管具有栅极、源极与漏极。栅极连接至字线。源极连接至位线。第一变容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的漏极,第二端连接至第一编程线。第二变容器的第一端连接至晶体管的漏极,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编程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及其阵列结构与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且特别涉及一种一次编程的记忆胞(onetimeprogrammingmemorycell)及其阵列结构(arraystructure)与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断电之后仍旧可以保存其数据内容。一般来说,当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完成并出厂后,使用者即可以编程(program)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而将数据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根据编程的次数,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进一步区分为:多次编程的存储器(multi-timeprogrammingmemory,简称MTP存储器)、一次编程的存储器(onetimeprogrammingmemory,简称OTP存储器)或者光罩式只读存储器(MaskROM存储器)。基本上,使用者可以对MTP存储器进行多次的编程,用以多次修改存储数据。而使用者仅可以编程一次OTP存储器,一旦OTP存储器编程完成之后,其存储数据将无法修改。而MaskROM存储器在出厂之后,所有的存储数据已经记录在其中,使用者仅能够读取MaskROM存储器中的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包括:P型基板;第一栅极结构,形成于该P型基板的表面上,并连接至字线;第二栅极结构,形成于该P型基板的该表面上,并连接至第一编程线;第三栅极结构,形成于该P型基板的该表面上,并连接至第二编程线;第一N型扩散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的该表面下且相邻于该第一栅极结构的第一侧,且该第一N型扩散区连接至位线;以及第二N型扩散区,形成于该P型基板的该表面下方且相邻于该第一栅极结构的第二侧;其中,该第二栅极结构下方的通道区为第一N型掺杂通道区,该第三栅极结构下方的通道区为第二N型掺杂通道区,该第二栅极结构、该第一N型掺杂通道区与该第二N型扩散区形成第一变容器;该第三栅极结构、该第二N型掺...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7.08 US 62/022,1661.一种阵列结构的操作方法,该阵列结构包括:第一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包括:第一晶体管,具有漏极,源极连接至第一位线,以及栅极连接至第一字线;第一变容器,具有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漏极,第二端连接至第一编程线;以及第二变容器,具有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漏极,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编程线;以及第二一次编程的记忆胞,包括:第二晶体管,具有漏极,源极连接至该第一位线,以及栅极连接至第二字线;第三变容器,具有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漏极,第二端连接至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益陈信铭
申请(专利权)人:力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