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866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所述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围外板(2)上的铆螺母(3)和贯穿翼子板(1)且与铆螺母(3)相配合的螺栓(4)连接在一起,铆螺母(3)上设置有密封圈(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将翼子板与车身侧围外板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方式使安装工艺简单,结构承载能力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焊接的空间要求,同时密封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紧固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 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用于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 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翼子板一般采用焊接和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至车身侧围外板。 其中,焊接的装配工艺复杂,且容易导致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发生改变,使连接 紧密性不够,控制不当会严重影响结构件的质量,使结构承载的能力下降;焊接的应用范围 容易受到零部件结构特征的限制,由于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之间的距离较近,导致焊接 空间不足。铆接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采用的是螺栓 和焊接螺母的铆接方式,这种方式密封性差,不利于焊接螺母与车身外围侧板的连接处的 密封。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 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来克服或至少 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所述翼 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所述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 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通过固定设置在所述车 身侧围外板上的铆螺母和贯穿所述翼子板且与所述铆螺母相配合的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 铆螺母上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车身侧围外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铆螺母压紧在所述第一安 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 配合拧紧至所述铆螺母。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呈开口状。 优选地,所述铆螺母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一端的凸缘,所述凸缘的截面面 积大于所述主体的截面面积,且所述凸缘邻近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圈容 置在所述凹槽内。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 接结构。 由于本技术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将翼子板与车身侧围外板通 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方式使安装工艺简单,结构承载能力强,避免了 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焊接的空间要求,同时密封性强。【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的示意性剖 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中的铆螺母和密封圈的示意性剖 视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 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 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 限制。 根据本技术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 所述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翼子板和车身侧围 外板连接结构将翼子板与车身侧围外板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方式 使安装工艺简单,结构承载能力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焊接的空间要 求,同时密封性强。 参见图1和图2,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包括翼子板1、车身侧围外板2、 铆螺母3以及螺栓4。 有利的是,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 述密封铆接指的是防止气体或流体在铆接结构中泄漏的铆接方式。具体地说,翼子板1和 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翼子板和侧围 外板焊接在一起,导致的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且装配工艺更加简单,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承 载能力和稳固性且提升了安装效率。同时,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之间能够进行密封, 使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的密封性强,以实现防雨防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采用铆螺母3和螺栓4 铆接在一起。铆螺母3又称为压铆螺母或自扣紧螺母,是应用于薄板或钣金上的一种螺母, 具有高抗扭矩阻力且安装简单方便。铆螺母3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围外板2上,螺栓4贯穿 翼子板1且与铆螺母3相配合,从而使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铆接在一起。此种铆接 方式的安装工艺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参见图3,铆螺母3上设置有密封圈5,从而能够对铆螺母3和车身侧围外板2的 连接处进行密封,使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能够防雨防漏,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技 术中的螺栓和焊接螺母铆接无法保证密封性的缺点。同时可以将带有密封圈5的铆螺母3 和螺栓4的连接结构用在车辆上的任何需要防御防漏的位置,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理 解的是,在铆螺母3和车身侧围外板2的连接处浇注密封剂,从而进行密封的实施例也在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车身侧围外板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1,铆螺母3能够压紧在第一安装 孔21内。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安装孔21的孔径略小于压紧在第一安装孔21内的铆螺母3 的孔径,从而通过压力使铆螺母3挤入车身侧围外板2内,使第一安装孔21的周边产生塑 性变形,变形物将铆螺母3压紧,从而产生锁紧的效果,以使车身侧围外板2与铆螺母3结 合为一体。 参见图2,翼子板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螺栓4能够穿过第二安装孔11并配 合拧紧至铆螺母3,从而使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连接在一起。 有利的是,图2所示的第二安装孔11呈开口状。也就是说,第二安装孔11的右侧 具有开口,用于方便调节翼子板1相对于车身侧围外板2或车辆上的其它部件的安装位置。 参见图3,铆螺母3包括主体32和凸缘31。凸缘31设置在主体32 -端(即图3 所示的左端),并与主体32-体成型,使制作简单方便且稳固性强。有利的是,凸缘31的垂 直于纸面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主体32的垂直于纸面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从而使凸缘31 能够与第二安装孔n周围的车身侧围外板2相接触,有效防止铆螺母3从第二安装孔11 中脱落,使铆螺母3稳定地固定在车身侧围外板2上。且凸缘31邻近主体32的一侧(即 图3所示的右侧)设置有凹槽,密封圈5容置在凹槽内,从而使密封圈5对铆螺母3和车身 侧围外板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参见图3,铆螺母3的中空内部包括通孔段33和螺纹段34,螺栓4的螺杆从通孔 段33进入铆螺母3,并与螺纹段34配合拧紧,从而使螺栓4的螺杆方便地进入铆螺母3,并 与铆螺母3配合紧固。 本技术的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将翼子板与车身侧围外板通过密 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方式使安装工艺简单,结构承载能力强,避免了现有 技术中的翼子板和侧围外板焊接的空间要求,同时密封性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子板和车身侧围外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所述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密封铆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翼子板(1)和车身侧围外板(2)通过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侧围外板(2)上的铆螺母(3)和贯穿所述翼子板(1)且与所述铆螺母(3)相配合的螺栓(4)连接在一起,所述铆螺母(3)上设置有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儿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