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下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699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上片和控制臂下片,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之间上下对应焊接,所述控制臂下片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随车轮跳动的转轴的角度为11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通过优化结构形状和参数,有效改善了焊接应力,使得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更加地符合运动学空间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可以大幅提高汽车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挂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
技术介绍
在汽车领域中,汽车悬挂系统是一套将车轮与车身相连的悬挂机构。常规的汽车悬挂系统包括多连杆悬挂系统和麦弗逊悬挂系统。其中,麦弗逊悬挂系统属于独立悬挂,是现代轿车的主流悬挂系统,通常用于轿车的前轮。麦弗逊悬挂系统的主要结构是由螺旋弹簧加上减震器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限制弹簧只能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并可以用减震器的行程长短及松紧,来设定悬挂的软硬及性能。在上述结构中,前下控制臂在大型SUV或MPV上基本上还是上下片焊接结构,其中普遍存在焊缝疲劳难以控制的现象。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型SUV平台上使用的前下控制臂。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前下控制臂10在制动工况时,控制臂上片11和控制臂下片12之间焊接的焊缝开裂处13容易出现焊缝疲劳断裂,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出现故障形式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前下控制臂容易出现焊缝疲劳断裂且试验容易出现故障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上片和控制臂下片,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之间上下对应焊接,所述控制臂下片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随车轮跳动的转轴的角度为11度。较佳地,所述凹坑上邻近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前硬点的两侧边至所述前硬点的距离分别为49mm和19mm。较佳地,所述凹坑的内壁斜度为50度。较佳地,所述凹坑的外边缘长度为50mm,宽度为40mm。较佳地,所述凹坑的内边缘长度为27mm,宽度为17mm。较佳地,所述凹坑的厚度为7mm。较佳地,所述凹坑上邻近所述控制臂上片的外边缘至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的焊接处的距离为14mm。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通过优化结构形状和参数,有效改善了焊接应力,使得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更加地符合运动学空间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可以大幅提高汽车性能和寿命。【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型SUV平台上使用的前下控制臂。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3为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B线剖开的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20,其包括控制臂上片21和控制臂下片22,控制臂上片21和控制臂下片22之间上下对应焊接。在控制臂下片22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23,凹坑23与汽车前下控制臂20随车轮跳动的转轴30的角度为11度。优选地,在凹坑23上邻近汽车前下控制臂20的前硬点24的一侧边至前硬点24的距离&丨为49mm,另一侧边至前硬点24的距离a 2为19mm。凹坑23的内壁斜度α为50度。另外,凹坑23的外边缘长度&3为50mm,宽度a 4为40mm。凹坑23的内边缘长度a5为27mm,宽度&6为17mm。凹坑23的厚度a 7为7mm。特别地,凹坑23上邻近控制臂上片21的外边缘至控制臂上片21和控制臂下片22的焊接处的距离&8为14mm。根据上述结构,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对传统前下控制臂的结构形状和参数进行优化,对焊接应力的改善十分有效。通过使用该结构形式,并未导致重量增加,而且相应处焊缝计算得到的应力也从361MPa降到了 182MPa。尤其是对于特别大的车型,如SUV和MPV等商用车,这种消除应力的结构完全能满足要求。综上所述,随着目前乘用车市场SUV和MPV的增长对该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更符合运动学空间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其有效改善了焊接应力,使得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更加地符合运动学空间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可以大幅提高汽车性能和寿命。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上片和控制臂下片,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之间上下对应焊接,所述控制臂下片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随车轮跳动的转轴的角度为11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上邻近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前硬点的两侧边至所述前硬点的距离分别为49mm和19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内壁斜度为5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外边缘长度为50mm,宽度为40mmo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内边缘长度为27mm,宽度为17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厚度为7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上邻近所述控制臂上片的外边缘至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的焊接处的距离为14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上片和控制臂下片,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之间上下对应焊接,所述控制臂下片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随车轮跳动的转轴的角度为11度。本技术汽车前下控制臂通过优化结构形状和参数,有效改善了焊接应力,使得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的结构更加地符合运动学空间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可以大幅提高汽车性能和寿命。【IPC分类】B60G7/00【公开号】CN204955972【申请号】CN201520673889【专利技术人】许光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上片和控制臂下片,所述控制臂上片和所述控制臂下片之间上下对应焊接,所述控制臂下片上开设有长方形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汽车前下控制臂随车轮跳动的转轴的角度为11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