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旋转块和电极夹位,所述固定座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旋转块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块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旋转块的下端与电极夹位固定连接,电极夹位在旋转块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结构简单,精度高,可进行0到180°全角度调节,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较高工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角度加工的电极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能够调节角度的电极治具多采用孔定位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只能满足一些特定角度的加工工作,并且在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精度下降且不能校正,尤其对一些精度要求高度工件,往往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角度浇口治具,该角度浇口治具结构简单,精度高,可进行0到180°全角度调节,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较高工件的加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旋转块和电极夹位,所述固定座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旋转块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块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旋转块的下端与电极夹位固定连接,电极夹位在旋转块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四个安装螺纹孔,安装螺纹孔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的上端面,安装螺纹孔的位置与定位片安装孔相对应;固定座的下端设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的下端面,固定座的侧面设有紧定螺钉。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上设有一个定位螺钉,第二旋转轴穿过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所述旋转块通过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旋转块竖直时,角度调节销的水平高度与第二旋转轴的水平高度相同。进一步,所述电极夹位与旋转块通过定位销固定。进一步,所述电极安装孔的侧壁设有锁紧螺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结构简单,精度高,可进行0到180°全角度调节,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较高工件的加工。【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安装电极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螺纹孔,2-固定座,3-旋转块,4-定位销,5-电极安装孔,6_第一旋转轴,7-定位螺钉,8-紧定螺钉,9-安装孔,10-角度调节销,11-第二旋转轴,12-电极夹位,13-锁紧螺钉,14-电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2、第一旋转轴6、旋转块3和电极夹位12,所述固定座2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6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旋转块3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旋转块3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10 ;旋转块3的下端与电极夹位12固定连接,电极夹位12在旋转块3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5。上述固定座2上端设有四个安装螺纹孔1,安装螺纹孔I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2的上端面,安装螺纹孔I的位置与定位片安装孔相对应;固定座2的下端设有一个安装孔9,安装孔9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2的下端面,固定座2的侧面设有紧定螺钉8。上述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上设有一个定位螺钉7,第二旋转轴11穿过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所述旋转块3通过第二旋转轴11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上述旋转块3竖直时,角度调节销10的水平高度与第二旋转轴11的水平高度相同。上述电极夹位12与旋转块3通过定位销4固定。上述电极安装孔5的侧壁设有锁紧螺钉13。安装时先将电极14插入电极安装孔5,调节电极14的伸出长度,拧紧锁紧螺钉13,将电极14固定在电极夹位上。安装好电极后,将与定位片相匹配的螺钉穿过定位片,拧入安装螺纹孔1,使定位片固定于固定座2上。之后,将角度浇口治具通过定位片安装于加工设备上。根据加工工件需要的角度α,算出所述角度α的正弦值,再根据公式:sin α =h/L,由于式中L为角度调节销10与第二旋转轴11的距离,且该距离可测量或参考旋转块3的加工图纸得出,那么就可以算出上述公式中的h。转动旋转块3,使旋转块3绕着第二旋转轴11旋转。此时,角度调节销10和第二旋转轴11产生水平高度差。当上述水平高度差为h时,电极14已经被调整为所需角度α。此时拧紧定位螺钉7,旋转块3被固定。调节第一旋转轴6,当旋转第一旋转轴6到合适角度时,拧紧紧定螺钉8,将第一旋转轴6固定在安装孔9内。全部调节完成后,可进行工件的加工。为了便于设定电极14的加工位置,在更换不同规格的电极14时,应同时更换与电极14相匹配的电极夹位12,即电极安装孔5的孔径应与电极14的直径相同。更换时,直接取下定位销4,更换电极夹位12,再安装定位销4即可。该角度浇口治具,结构简单,调节加工角度和更换电极的操作都很简便。加工精度高,可进行O到180°全角度调节,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较高工件的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2)、第一旋转轴(6)、旋转块(3)和电极夹位(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旋转块(3)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旋转块(3)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10);旋转块(3)的下端与电极夹位(12)固定连接,电极夹位(12)在旋转块(3)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端设有四个安装螺纹孔(1),安装螺纹孔(1)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2)的上端面,安装螺纹孔(1)的位置与定位片安装孔相对应;固定座(2)的下端设有一个安装孔(9),安装孔(9)的轴向垂直于固定座(2)的下端面,固定座(2)的侧面设有紧定螺钉(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上设有一个定位螺钉(7),第二旋转轴(11)穿过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所述旋转块(3)通过第二旋转轴(11)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3)竖直时,角度调节销(10)的水平高度与第二旋转轴(11)的水平高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位(12)与旋转块(3)通过定位销(4)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安装孔(5)的侧壁设有锁紧螺钉(13)。【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旋转块和电极夹位,所述固定座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的圆柱面;旋转块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块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旋转块的下端与电极夹位固定连接,电极夹位在旋转块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角度浇口治具结构简单,精度高,可进行0到180°全角度调节,能够满足精度要求较高工件的加工。【IPC分类】B23H7/26【公开号】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度浇口治具,包括固定座(2)、第一旋转轴(6)、旋转块(3)和电极夹位(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6)下端设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对称贯穿第一旋转轴(6)的圆柱面;旋转块(3)穿过所述安装槽与第一旋转轴(6)转动连接,旋转块(3)上设有一个角度调节销(10);旋转块(3)的下端与电极夹位(12)固定连接,电极夹位(12)在旋转块(3)转动方向的侧面设有电极安装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福天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