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8827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提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该方法以蒟蒻薯科(拉丁学名:TACCACEAE)植物为原料,通过粉碎、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树脂洗脱,硅胶柱与凝胶柱洗脱,最终得到纯度达90%以上的皂苷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纯化度高、工艺稳定、成本低、材料经济且可回收利用,为该皂苷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提取的
,具体涉及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蒟蒻薯科(拉丁学名:TACCACEAE)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具圆柱形或球形的根状茎或块茎。叶全部基生,有柄,直立,基部有鞘;叶片全缘或各式分裂。花两性,辐射对称,排成伞形花序,生在长的花葶上;本科的模式属:蒟蒻薯属TaccaJ.R.ForsteretJ.G.A.Forster,蒟蒻薯科有2属,10余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产2属6种,分布于东南至西南部。蒟蒻薯科植物成分复杂,目前大部分成分已成功分离,发现蒟蒻薯科植物中富含皂苷类与箭根酮类物质,该类物质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中箭根酮类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微管形成。皂苷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皂苷类化合物(CAS:290809-72-2)为日本人AkihitoYokosuka首次分离(AkihitoYokosuka,YoshihiroMimaki,YutakaSashida.SpirostanolsaponinsfromtherhizomesofTaccachantrieriandtheircytotoxicactivity[J].Phytochemistry61(2002):73-78),该分离方法成本较高产率较低,并非针对性的对该皂苷单体进行提取分离,且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具体而言是对蒟蒻薯科植物所含有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CAS:290809-72-2)建立分离方法,该方法所用的材料经济且可回收利用,为皂苷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蒟蒻薯科植物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9-12倍量、体积浓度为50%-10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2.5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四个部位萃取物;C、正丁醇部位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样品用体积浓度为10%-50%的乙醇溶解上样,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60%,70%-10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50%-60%组段与70%-100%组段;D、70%-100%组段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填料用硅胶H,用300-400目柱层析硅胶拌样,然后用二氯甲烷-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目标单体混合物,单体混合物经过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溶液洗脱分离进一步纯化;E、重复步骤D,得到皂苷单体。上述的步骤D中二氯甲烷-甲醇溶液的的配比为:二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为1:5-5:1,每100ml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加1ml水;氯仿-甲醇溶液的的配比为: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3-3:1。本专利技术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分离得到的皂苷单体为无定形白色粉末,纯度达90%以上。本专利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首次建立了分离皂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蒟蒻薯科(拉丁学名:TACCACEAE)植物为原料,通过粉碎、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树脂洗脱,硅胶柱与凝胶柱洗脱,最终得到纯度达90%以上的皂苷单体。2、本专利技术对蒟蒻薯科植物所含有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CAS:290809-72-2)建立分离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纯化度高、工艺稳定、成本低、材料经济且可回收利用,为该皂苷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拉丁学名:Taccaplantaginea(Hance)Drenth)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9倍量、体积浓度为10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裂果薯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四个部位萃取物;C、正丁醇部位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样品用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溶解上样,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60%,70%-10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50%-60%组段与70%-100%组段;D、70%-100%组段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填料用硅胶H,用300-400目柱层析硅胶拌样,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每100ml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加1ml水,二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为1:5),得到目标单体混合物;目标单体混合物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用氯仿-甲醇(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3)洗脱分离进一步纯化;E、重复步骤D(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洗脱)得裂果薯皂苷单体,为无定形白色粉末,纯度可达90%。实施例2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拉丁学名:Taccaplantaginea(Hance)Drenth)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10倍量、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2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箭根薯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四个部位萃取物;C、正丁醇部位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样品用体积浓度为10%的乙醇溶解上样,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60%,70%-10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50%-60%组段与70%-100%组段;D、70%-100%组段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填料用硅胶H,用300-400目柱层析硅胶拌样,用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每100ml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加1ml水,二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为1:1),得到目标单体混合物;目标单体混合物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用氯仿-甲醇(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1)洗脱分离进一步纯化;E、重复步骤D(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经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洗脱)得箭根薯皂苷单体,为无定形白色粉末,纯度可达92%。实施例3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拉丁学名:TaccachantrieriAndre.)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11倍量、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3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裂果薯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蒟蒻薯科植物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9‑12倍量、体积浓度为50%‑10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2.5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四个部位萃取物;C、正丁醇部位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样品用体积浓度为10%‑50%的乙醇溶解上样,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60%,70%‑10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50%‑60%组段与70%‑100%组段;D、70%‑100%组段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填料用硅胶H,用300‑400目柱层析硅胶拌样,然后用二氯甲烷‑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目标单体混合物,单体混合物经过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溶液洗脱分离进一步纯化;E、重复步骤D,得到皂苷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蒟蒻薯科植物晾干后进行粉粹,然后按重量加入9-12倍量、体积浓度为50%-10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2.5h,过滤,合并提取液,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粗提取物;B、按照粗提取物:纯化水重量比为1:10的比例在粗提取物中加入纯化水,得到悬浮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四个部位萃取物;C、正丁醇部位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样品用体积浓度为10%-50%的乙醇溶解上样,然后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60%,70%-100%乙醇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钢孙悦文欧明春刘布鸣邱汉琛陈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