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551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道,还包括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所述第一缸体油道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相连,第二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相连。该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与传统的缸体润滑油路相比,油道比较短,部分油道通过高压铸造直接成型,不需要后续的机加工,提高了缸体油道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润滑系统需要为发动机各零部件,如活塞环、主轴颈、正时链、平衡轴、凸轮轴等提供充足的、清洁的、合适温度的润滑油。这些润滑油在机油泵的驱动下,沿着一系列的油道在发动机内部不断循环,并消耗一定能量。好的润滑油路布置在满足发动机润滑需求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油道压损、减少机油流量浪费等手段,尽可能少的消耗发动机功率,并使发动机的结构更紧凑。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如VVT、VVL、平衡轴系统等,这就使润滑系统的油道的布置越来越复杂,其工艺实现难度和成本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油道设计中,缸体中的主油道主要都是通过加工中心加工而成,而发动机的缸体主油道直径一般都小,并且比较长,这给加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分多刀加工,加工时刀具进给速度也比较慢,刀具冷却也比较复杂,批量加工时很容易断刀等,大大增加了缸体的加工节拍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道,还包括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所述第一缸体油道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相连,第二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相连。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主油道相连通的第四缸体油道,第四缸体油道连通有上缸盖油道。所述主油道上连通有一组向主轴颈供润滑油的斜油道。所述主油道下方连通有一组向活塞冷却喷嘴供油的活塞冷却喷嘴油道。所述主油道连通有将油压反馈给机油泵的机油压力反馈油道。 所述主油道两端设有密封塞。所述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主油道、上缸盖油道的缸体部分直接通过高压铸造成型。所述主油道上的一斜油道连通有张紧器油道和链条润滑油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与传统的缸体润滑油路相比,油道比较短,部分油道通过高压铸造直接成型,不需要后续的机加工,提高了缸体油道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高压铸造铝缸体的表面往往存在一层致密层,大大降低了泄漏的风险;通过增设压力反馈油道,能有效的降低润滑油在油路中的压力降,从而减少润滑油流量的浪费。【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润滑油路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润滑油路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第一缸体油道、2.第二缸体油道、3.第三缸体油道、4.主油道、5.上缸盖油道、6.主油道前端、7.第一张紧器油道、8.第二张紧器油道、9.链条润滑油道、10.机油压力反馈油道、11.平衡轴润滑油道、12.第四缸体油道、13.主油道后端、14.活塞冷却喷嘴油道、15.斜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中的第一缸体通道1、第二缸体通道2、第三缸体通道3、主油道4、上缸盖油道5、机油压力反馈油道10的缸体部分和平衡轴润滑油道11的缸体部分均直接通过高压铸造直接成型,不需要后续的机加工。高压铸造铝缸体的表面往往存在一层致密层,采用铸造而成的主油道表面因为致密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泄露的风险。第一缸体油道I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I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2相连,第二缸体油道2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4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3相连。第四缸体油道12连通在主油道4上,第四缸体油道12连通有上缸盖油道5,即上缸盖油道下端与第四缸体油道相连通。通过上缸盖油道来润滑配气机构各轴承、VVT机构和高压油泵等。主油道4下方连通有一组向活塞冷却喷嘴供油的活塞冷却喷嘴油道14,通过各个活塞冷却喷嘴油道向各个活塞冷却喷油嘴提供润滑油。主油道上连通有一组向主轴颈供润滑油的斜油道15,给主轴颈各个轴承提供润滑油。靠近主油道前端的一斜油道15上连通有张紧器油道和链条润滑油道9,张紧器油道包括第一张紧器油道7和第二张紧器油道8,通过第一张紧器油道7和第二张紧器油道8将润滑油输送给正时系统的液压张紧器。润滑油通过链条润滑油道9将润滑油输送给链条喷油嘴来润滑正时链条。并在主油道前端6下方连通有平衡轴润滑油道,通过平衡轴润滑油道11将润滑油输送给平衡轴系统的各轴承处。第一张紧器油道上连通有将油压反馈给机油泵的机油压力反馈油道,即主油道与机油压力反馈油道相连通。主油道4通过机油压力反馈油道10不时的将油压反馈给机油泵,使机油泵根据需求来不断的调整向外输入的油压,这就有效的降低润滑油在油道中的压力降,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失。主油道前端6和主油道后端13通过碗型塞密封、第四缸体油道12和第一张紧器油道7通过丝堵密封。该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与传统的缸体润滑油路相比,油道比较短,部分油道通过高压铸造直接成型,不需要后续的机加工,提高了缸体油道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所述第一缸体油道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相连,第二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油道相连通的第四缸体油道,第四缸体油道连通有上缸盖油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上连通有一组向主轴颈供润滑油的斜油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下方连通有一组向活塞冷却喷嘴供油的活塞冷却喷嘴油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连通有将油压反馈给机油泵的机油压力反馈油道。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两端设有密封塞。7.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主油道、上缸盖油道的缸体部分直接通过高压铸造成型。8.如权利要求3所述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上的一斜油道连通有张紧器油道和链条润滑油道。【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道,还包括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所述第一缸体油道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相连,第二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相连。该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与传统的缸体润滑油路相比,油道比较短,部分油道通过高压铸造直接成型,不需要后续的机加工,提高了缸体油道的加工效率。【IPC分类】F01M9/10, F01M1/20, F01P3/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缸体油道、第二缸体油道、第三缸体油道,所述第一缸体油道下端与机油泵相连,第一缸体油道上端与第二缸体油道相连,第二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主油道与机油滤清器之间通过第三缸体油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