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冷系统的进气管路及中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冷系统及中冷系统的进气管路。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对进入到发动机内的空气实施强制压缩,从而使得进入到气缸内的空气密度增大,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但是,经过强制压缩的空气温度会升高,高温空气会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为此,安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通常配备有中冷系统。中冷系统通过对涡轮增压器所压缩的空气实施降温,以降低进入到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温度。中冷系统通常包括空气滤清器、中冷器以及进气管路。为了便于布局和装配,并提高缓冲振动的能力,中冷系统的进气管路通常包括柔性管及分别连接在柔性管两端的两段刚性管。由于进气管路直接与发动机连接,一旦发生故障必然会导致中冷系统发生故障,进而会导致发动机无法输出正常功率,最终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可见,进气管路的可靠性对中冷系统至关重要。如图1-3所示,图中的进气管路包括柔性管11、两个带状T型卡箍12以及两段刚性管13。两段刚性管13分别套设在柔性管11的两端,且均通过带状T型卡箍12实现与柔性管11的固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冷系统的进气管路,包括柔性管(21)和两段刚性管(23),两段所述刚性管(23)分别位于所述柔性管(21)的两端,且均通过卡箍与所述柔性管(21)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21)的两端均设置有刚性内环(24)和刚性外环(25);所述刚性内环(24)支撑设置在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内侧,且与所述柔性管(2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刚性外环(25)设置在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刚性内环(24)相对设置;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均具有连接带(213),所述连接带(213)的两侧均为沿着所述柔性管(21)的径向延伸的对接面;所述卡箍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系统的进气管路,包括柔性管(21)和两段刚性管(23),两段所述刚性管(23)分别位于所述柔性管(21)的两端,且均通过卡箍与所述柔性管(21)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21)的两端均设置有刚性内环(24)和刚性外环(25);所述刚性内环(24)支撑设置在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内侧,且与所述柔性管(21)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刚性外环(25)设置在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刚性内环(24)相对设置;所述柔性管(21)的端部均具有连接带(213),所述连接带(213)的两侧均为沿着所述柔性管(21)的径向延伸的对接面;所述卡箍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槽缘分别夹持在所述刚性管(23)和所述刚性外环(25)上,所述刚性管(23)具有刚性管连接凸起(231),所述刚性外环(25)具有外环连接凸起(251),所述刚性管连接凸起(231)与所述外环连接凸起(251)分别与所述连接带(213)的两个对接面贴合,所述连接槽嵌接在所述刚性管连接凸起(231)和所述外环连接凸起(251)上,且向两者施加贴合各自所对应的所述对接面的夹持力;所述刚性内环(24)靠近所述刚性管(23)的第一端设置有径向外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少龙,张辉,陈传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