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206098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连轧板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度≥600MPa级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0.10%,Mn 1.0%~1.30%,Nb 0.015~0.030%,Si≤0.30%,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锰、铌微合金化式,生产出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其屈服强度达到6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65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15%以上,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异的特点,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连轧板带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度彡600MPa级汽车车 厢用热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普通低碳钢板。低碳钢板具有很好的塑性加工性 能,强度和刚度也能满足汽车车身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车身拼焊的要求,因此在汽车车身上 应用很广。在现阶段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下,车身轻量化是解决重载汽车超载荷和节能 减排的重要手段。使用高强度钢材,通过减薄钢板厚度和减轻车身的重量,可以在降低自重 的前提下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依然满足汽车车身机械性能的要求。 国内目前载重汽车用车厢板主要钢材为16Mn、Q345B,高强度车厢板用量较少,与 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重15%~2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构件安全性,高强度汽车车厢 用热轧钢板开发以逐渐提上日程。目前车辆制造厂和改装厂对高强度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 已经提出了需求的意向,各大钢厂也陆续开展这方面的研宄工作。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一种具有钢种合金成本低、乳制工艺控制简单和 适应性强等特点的高强度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轧钢,该热轧钢满足强度高、力 学性能稳定、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良的屈服强度600MPa级的汽车车厢用热连轧 钢板的要求。 一种热轧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0. 10%,Mn 1.0%~ I. 30%,Nb 0· 015 ~0· 030%,Si 彡 0· 30%,P 彡 0· 020%,S 彡 0· 010%,余量为 Fe 和不可 避免杂质。 上述所述一种热轧钢,钢的屈服强度ReL彡600MPa,抗拉强度Rm彡650MPa,延伸 率 A 彡 15. 0%。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热轧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 比为:C 0· 06%,Mn I. 22%,Nb 0· 029%,Si 彡 0· 28%,P 彡 0· 011%,S 彡 0· 004%,余量为 Fe和不可避免杂质;钢的屈服强度ReL 653MPa,拉伸强度Rm 722MPa,延伸率A 17. 5%。 本专利技术采用锰、铌微合金化式,避免了加入Mo、Ni等贵重元素,生产出铁素体+贝 氏体组织的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其屈服强度达到6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650MPa以 上,延伸率达到15%以上,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异的 特点,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钢种合金成本低、乳制工艺控制简单且 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轧钢的制备方法。 一种热轧钢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大致步骤为:铁水预处理一转炉一炉外精炼一浇 铸板还一加热一尚压水除鱗一粗乳一精乳一冷却一卷取。 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经过常规铁水脱硫、转炉冶炼和LF炉精炼后,保证钢水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 05%~0. 10%,Mn 1. 0%~1. 30%,Nb 0. 015 ~0. 030%,Si 彡 0. 30%,P 彡 0. 020%, SS 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b、将上述处理后的钢水,扎制成200~230mm厚的连铸坯,在1200°C~1260°C下 均热,均热时间多180min,再经过高压水除磷; c、将b步骤经过高压水除磷后的板坯先采用3~7道次粗轧,扎制成厚度为30~ 60mm中间坯,再经4~7机架进行精轧,控制精轧入口温度在950~1050°C,终轧温度为 800 ~840。。; d、将c步骤轧制后的板坯以30~70°C /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400~480°C,卷曲, 得到铁素体+贝氏体钢组织。 进一步的,上述所述一种热轧钢制备方法,其中b步骤中连铸坯均热温度优选为 1257。。。 进一步的,上述所述c步骤中粗轧后中间坯厚度优选为36mm,精轧入口温度优选 为1046°C,终轧温度优选为876°C。 进一步的,上述所述d步骤中轧制后的板坯的冷却速度优选为67°C /s,终冷温度 优选为417°C。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钢中添加晶粒细化效果较好的铌、锰微合金化元素,精确控制热轧 控轧控冷工艺制度,生产出成品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组织,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 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异的屈服强度600MPa级汽车车厢用高强度热轧钢板。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采用Mn~Nb微合金化方式,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C 0. 07~0. 10%,Mn 1.00~1.30%,Nb 0.015~0.030%,避免了加入Mo、Ni等贵重元素,降低了钢种合金成 本。 2、本专利技术采用快速冷却+低温卷取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工艺控制简单,生产出 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的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其屈服强度达到6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 650MPa以上,延伸率达到15%以上,具有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异的特点。 3、本专利技术产品还具有力学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汽车轻 量化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轧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0. 10%,Mn 1.0%~ I. 30%,Nb 0· 015 ~0· 030%,Si 彡 0· 30%,P 彡 0· 020%,S 彡 0· 010%,余量为 Fe 和不可 避免杂质。 上述所述一种热轧钢,钢的屈服强度ReL彡600MPa,抗拉强度Rm彡650MPa,延伸 率 A 彡 15. 0%。 进一步的,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所述一种热轧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 比为:C 0· 06%,Mn I. 22%,Nb 0· 029%,Si 彡 0· 28%,P 彡 0· 011%,S 彡 0· 004%,余量为 Fe和不可避免杂质;钢的屈服强度ReL 653MPa,拉伸强度Rm 722MPa,延伸率A 17. 5%。 本专利技术采用锰、铌微合金化式,避免了加入Mo、Ni等贵重元素,生产出铁素体+贝 氏体组织的汽车车厢用热轧钢板,其屈服强度达到6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650MPa以 上,延伸率达到15%以上,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强韧性匹配良好和成型性能优异的 特点,产品力学性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钢种合金成本低、乳制工艺控制简单且 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5%~0.10%,Mn 1.0%~1.30%,Nb 0.015~0.030%,Si≤0.30%,P≤0.020%,S≤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瑜张开华李卫平刘勇王羿熊雪刚黄徐晶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