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19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钒钛铁精矿筛分作业,对获得的第一筛上物磨矿和旋流得到第一溢流和第一沉砂,对获得第一筛下物提质粗选得到第一精矿和第一尾矿,对第一精矿筛分作业获得第二筛上物和第二筛下物;对第一溢流筛分作业得到第三筛下物和第三筛上物,对第二筛下物旋流得到第二溢流和第二沉砂;对第二筛上物、第三筛上物和第二溢流磨矿和旋流得到第三溢流和第三沉砂,对第三溢流提质作业得到第三精矿和第三尾矿,对第三筛下物提质粗选得到第二精矿和第二尾矿;对二精矿、第三精矿和第二沉砂提质精选作业得到精选精矿和精选尾矿。本公开有效地提升了钒钛铁精矿的TFe品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钒钛铁矿选别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攀西地区具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但受成矿条件影响,由攀西钒钛磁铁矿为原料采用两段磨矿选别生产出的钒钛铁精矿tfe品位仅为53%-56%(受矿区影响),明显低于普通铁矿石生产出的铁精矿。

2、冶炼行业对前端选矿行业提出了提高钒钛铁精矿tfe品位的需求,钒钛铁精矿提质已成为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钒钛铁精矿提质的企业普遍采用分级+塔磨+磁选的工艺对钒钛铁精矿进行提质,提质后的提质钒钛铁精矿tfe品位能达到55%-58%(受矿区影响),由于其采用的“预先分级-粗粒再磨分级-分级细粒合并磁选”工艺,粗粒脉石和贫连生体脉石在分级和磨矿过程中由于比重较轻常随溢流排出混入细粒级中并未得到有效的磨矿解离,使得提质后的钒钛铁精矿中仍有较多粗粒脉石和脉石中、贫连生体,tfe品位的提升幅度并不大,部分企业为使脉石充分解离采用了增加磨矿的方法,这不仅增大了磨矿成本,也导致提质精矿粒度变得更细,为后端提质铁精矿过滤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提质综合成本。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通过减少提质磨矿的入磨总量,优化了提质精矿粒度组成,有效解决了粗粒脉石混入提质精矿中的问题,降低了脉石连生体在提质精矿中的含量,进一步提高提质铁精矿tfe品位,解决了提质精矿过滤问题,降低了提质综合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钒钛铁精矿进行第一筛分作业以获得第一筛上物和第一筛下物;

5、2)将第一筛上物进行一段磨矿作业后再进行第一旋流作业以获得第一溢流和第一沉砂,将第一筛下物进行第一提质粗选作业后以获得第一精矿和第一尾矿,将第一精矿进行第二筛分作业以获得第二筛上物和第二筛下物;

6、3)将第一溢流进行第三筛分作业以获得第三筛下物和第三筛上物,将第二筛下物进行第二旋流作业以获得第二溢流和第二沉砂;

7、4)将第二筛上物、第三筛上物和第二溢流混合进行二段磨矿作业后再进行第三旋流作业以获得第三溢流和第三沉砂,将第三溢流进行第三提质粗选作业以获得第三精矿和第三尾矿,将第三筛下物进行第二提质粗选作业以获得第二精矿和第二尾矿;

8、5)将第二精矿和第三精矿混合并与第二沉砂混合后进行提质精选作业以获得精选精矿和精选尾矿,将第一尾矿、第二尾矿、第三尾矿和精选尾矿混合后进行提质扫选作业以获得扫选精矿和扫选尾矿。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还包括:对第一沉砂进行一段磨矿作业以获得第一溢流。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还包括,对第三沉砂进行二段磨矿作业以获得第三溢流。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将钒钛铁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一筛分作业;在步骤2)中将第一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二筛分作业;在步骤5)中将第二精矿和第三精矿混合后进行脱磁作业后再与第二沉砂混合。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筛分作业、第二筛分作业和第三筛分作业的筛孔孔径分别为0.1mm、0.074mm和0.074mm。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磨矿浓度分别为60%-70%和50%-60%;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磨矿细度分别为-200目占比90%以上和-325目占比90%以上。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流作业的旋流细度为-325目占比90%以上,第二旋流作业和第三旋流作业的旋流细度均为-325目占比95%以上。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提质粗选作业、第二提质粗选作业和第三提质粗选作业的磁场强度均为3000-3500oe,提质精选作业的磁场强度为1300-1700oe,扫选作业的磁场强度为2300-2700oe。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筛分作业、第二筛分作业和第三筛分作业均采用高频振动筛分机,第一旋流作业、第二旋流作业和第三旋流作业均采用旋流器,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均采用立式搅拌球磨机,第一提质粗选作业、第二提质粗选作业和第三提质粗选作业均采用滚筒磁选机,提质精选作业和扫选作业均采用高频谐波磁选机。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脱磁作业采用高频脉冲脱磁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9、1、提升了钒钛铁精矿的tfe品位,tfe品位从53.25%-56%提升至56.48%-59.40%,提升幅度达到了3.23-3.40个百分点;

20、2、筛上粗粒的提质粗选的给矿粒度更均匀,且去除了粗粒脉石,有效缓解了提质产品中含脉石的问题,筛下细粒产品去除了细粒级磁选精矿中的粗粒脉石,并减少了细粒脉石连生体的含量;

21、3、对于粗粒脉石和细粒脉石连生体,进一步提高了脉石和有用矿物的解离度,增加提质过程的回收率,降低了后续精矿中脉石连生体的含量;对于精矿产品,进一步降低了精矿中夹杂的单体和贫连生体脉石,提升了精矿的tfe品位;

22、4、对尾矿产品集中进行扫选作业,进一步降低了金属铁矿物在尾矿中的损失,提高铁资源的回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沉砂进行一段磨矿作业以获得所述第一溢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三沉砂进行二段磨矿作业以获得所述第三溢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钒钛铁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一筛分作业;在步骤2)中将所述第一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二筛分作业;在步骤5)中将所述第二精矿和所述第三精矿混合后进行脱磁作业后再与所述第二沉砂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筛分作业、第二筛分作业和第三筛分作业的筛孔孔径分别为0.1mm、0.074mm和0.07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磨矿浓度分别为60%-70%和50%-60%;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磨矿细度分别为-200目占比90%以上和-325目占比9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旋流作业的旋流细度为-325目占比90%以上,第二旋流作业和第三旋流作业的旋流细度均为-325目占比9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提质粗选作业、第二提质粗选作业和所述第三提质粗选作业的磁场强度均为3000-3500Oe,提质精选作业的磁场强度为1300-1700Oe,扫选作业的磁场强度为2300-2700Oe。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筛分作业、第二筛分作业和第三筛分作业均采用高频振动筛分机,第一旋流作业、第二旋流作业和第三旋流作业均采用旋流器,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均采用立式搅拌球磨机,第一提质粗选作业、第二提质粗选作业和第三提质粗选作业均采用滚筒磁选机,提质精选作业和扫选作业均采用高频谐波磁选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磁作业采用高频脉冲脱磁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沉砂进行一段磨矿作业以获得所述第一溢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三沉砂进行二段磨矿作业以获得所述第三溢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钒钛铁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一筛分作业;在步骤2)中将所述第一精矿进行脱磁作业后再进行第二筛分作业;在步骤5)中将所述第二精矿和所述第三精矿混合后进行脱磁作业后再与所述第二沉砂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筛分作业、第二筛分作业和第三筛分作业的筛孔孔径分别为0.1mm、0.074mm和0.07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钛铁精矿深度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磨矿浓度分别为60%-70%和50%-60%;一段磨矿作业和二段磨矿作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吴宁王志林杨道广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