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884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1 16:55
一种金银花黄茶的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烘干前准备工作、烘干工作、炒制工作;具体包括:去除水分、消毒灭菌、除湿定型、定色、脱水、进一步脱水、冷却、炒制灭菌、炒制出香出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金银花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0-58度,且分阶段进行脱水和烘干,能够有效保证金银花中的叶绿素不流失,采用低温智能烘干技术,既保持了金银花叶绿素的含量,又提高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采用本项目技术生产的金银花黄茶的叶绿素不会受到破坏,绿原酸含量较原有技术生产的金银花茶的绿原酸含量提高了50-65%,木犀草苷含量提高了4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金银花黄茶的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烘干前准备工作、烘干工作、炒制工作;具体包括:去除水分、消毒灭菌、除湿定型、定色、脱水、进一步脱水、冷却、炒制灭菌、炒制出香出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金银花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0-58度,且分阶段进行脱水和烘干,能够有效保证金银花中的叶绿素不流失,采用低温智能烘干技术,既保持了金银花叶绿素的含量,又提高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采用本项目技术生产的金银花黄茶的叶绿素不会受到破坏,绿原酸含量较原有技术生产的金银花茶的绿原酸含量提高了50-65%,木犀草苷含量提高了40-50%。【专利说明】一种金银花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银花的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加工金银花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中药的安全性及利用率成为中药 材选购的主要参考因素,对于安全性高、有效成份含量高的中药材,其收购价格自然攀升, 因此,亟需改进金银花现有的生产加工工艺达到中药材对安全性及利用率选择要求。但是 现有金银花的加工工艺主要采用分为两个步骤: -、通过220度蒸汽杀青或230度的滚筒杀青技术后再放入到网袋烘干机中进行 烘干;蒸汽杀青最大的不足在于,新鲜金银花经过高温蒸汽会被蒸熟变软,其金银花本来的 性状发生变化,无法保持原有金银花的性状,且蒸汽杀青后的金银花含水分很多,烘干时间 需要更长。而采用230度滚筒杀青最大的不足是,新鲜金银花在230度的滚筒杀青机中容 易被烤糊,通常损失率在10%,即1000斤通常要损失100斤的新鲜金银花,而且金银花经过 高温杀青后,容易打蔫,品相差; 另外,现有的杀青技术每次只能投料鲜金银花2至3两,因此每隔2秒到3秒就需 要人工投料一次,仅杀青投料这项工作岗位就需要3个工人,每个工人工作连续8小时,每 天三班倒; 二、经过杀青后的金银花需要人工收集并投料到网袋烘干机中,网袋烘干机共分 为上、中、下三层,上、中、下三层通过传送带连接,电机带动传送带将金银花从上层运送到 中层,最后经过下层后出料。网袋烘干机一端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将燃烧的煤炭产生的热 能鼓入到网袋烘干机中对金银花进行烘干。该步骤在投料口处需要一位工人不停地将杀青 后的金银花进行收集并投料,网袋烘干机的出料口处需要一名工人对烘干后的金银花进行 收集。该步骤就需要两名工人进行处理。 采用现有技术最大的不足在于:1、一个班组最少需要3人进行同时作业,且杀青 及烘干过程的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2、煤炭燃烧除了产生热能还产生二氧化硫、烟 尘等污染物,造成金银花污染严重,不利于人体健康;3、采用高温杀青及高温烘干技术,对 金银花叶绿素的破坏严重、且采用这种技术烘干的金银花的有效成份绿原酸含量低,一般 只有4% -5%,木犀草苷的含量只有0. 015%。4、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烘干的金银花品相差, 在流通市场中的价格低廉,农民收入低,每公斤售价只有30元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高的金银花黄茶的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工艺:烘干前准备工 艺、烘干工艺; 所述的烘干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酒精喷液对智能烘干机进行清洁灭菌; 2)将金银花鲜花放在花架进行通风晾晒1小时; 所述的烘干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3)去除金银花水分,将步骤2)所述地金银花鲜花放在智能烘干机,在40度的温度 下进行烘干3小时; 4)消毒灭菌,将去除水分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温度 为44度,时间为1小时; 5)除湿定型,将步骤4)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除湿和定型,温度为48 度,时间2小时; 6)定色,将步骤5)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种进行定色,温度保持在50度至 52度,时间为1小时; 7)进一步脱水,将步骤6)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温度保 持在50度至58度,时间为2小时,所得的金银花脱水率达到70% -80% ; 8)最后脱水,将步骤7)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温度保持 在58度,时间为2小时,所得的金银花脱水率达到98% -99% ; 9)将步骤8)所得的脱水金银花放入室温下降温,时间为1小时;上述工艺制成 的干制金银花可直接作为中药材进行售卖,其绿原酸含量可达7%以上,木犀草苷含量可达 0. 08%以上。 为了满足普通消费者直接饮用金银花黄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炒制工艺,炒制 出的金银花黄茶色泽呈米黄色,性状保持金银花原有性状,具有金银花的香味,所述的炒制 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0)炒制灭菌,将步骤9)所得的脱水金银花放入红外线变频炒制机中进行炒制灭 菌、炒制温度为80度,炒制时间为1分钟,冷却60度; 11)将步骤10)所得的金银花在红外线变频炒制机中进一步进行炒制,炒制温度 为60度-70度,炒制时间为3至4分钟,金银花在此步骤中颜色变为米黄色,即得到金银花 黄茶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1分为两个步骤,即将步骤10)得到的金银花在红外线变 频炒制机中,保持温度60度,炒制1分钟,将金银花炒香;将红外线变频炒制机温度调整到 70度,保持温度70度,炒制2-至3分钟,将绿色金银花炒成米黄色,冷却至室温,密封包装 即可销售。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金银花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0-58度,且分阶段进行 脱水和烘干,能够有效保证金银花中的叶绿素不流失,采用低温智能烘干技术,既保持了金 银花叶绿素的含量,又提高金银花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采用本项目技术生产的金银花 黄茶的叶绿素不会受到破坏,绿原酸含量较原有技术生产的金银花茶的绿原酸含量提高了 50-65%,木犀草苷含量提高了 40-50%。 本专利技术技术相较于传统采用220度的蒸汽杀青加网袋烘干技术和230度的滚筒杀 青加网袋烘干技术,能够有效节省金银花农户的烘干成本,提高产品的品质、有效成份及销 售价格。以制得1公斤干金银花为例,传统烘干技术需花费3.8元,本项目技术只需花费 1. 9元;采用传统烘干技术制得的干金银花售价最多30元/公斤,采用本项目技术制得的 金银花黄茶售价平均在90元/公斤。 因为本专利技术技术采用智能烘干机,相较于传统烘干技术无需炭火熏烤,因此,烘干 后的金银花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一种更健康的金银花茶。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步骤加工获得的金银花黄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 (C16H 18O19)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仪器称取绿原酸80g,用95%的乙醇溶液溶解,转移到 250ml容量瓶中,加95%的乙醇到刻度,混匀; 2、精密吸取 I. 0ml、2. 0ml、3. 0ml、4. 0ml、5. 0ml、6. 0ml、7. 0ml、8. Oml 到 250ml 容量 瓶中,加入95%的乙醇溶液到刻度,混匀制成标准溶液; 3、在330nm处测定吸光度,以绿原酸标准的浓度作为横坐标,以其浓度为纵坐标, 制成标准曲线,请求出回归方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银花黄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烘干前准备工艺、烘干工艺;所述的烘干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酒精喷液对智能烘干机进行清洁灭菌;2)将金银花鲜花放在花架进行通风晾晒1小时;所述的烘干工作包括以下步骤:3)去除水分,将步骤2)所述地金银花鲜花放在智能烘干机,在40度的温度下进行烘干3小时;4)消毒灭菌,将去除水分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温度为44度,时间为1小时;5)除湿定型,将步骤4)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除湿和定型,温度为48度,时间2小时;6)定色,将步骤5)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种进行定色,温度保持在50度至52度,时间为1小时;7)脱水,将步骤6)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温度保持在50度至58度,时间为2小时,所得的金银花脱水率达到70%‑80%;8)进一步脱水,将步骤7)获得的金银花在智能烘干机中进行进一步脱水,温度保持在58度,时间为2小时,所得的金银花脱水率达到98%‑99%;9)冷却,将步骤8)所得的脱水金银花放入室温下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文金银花种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