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68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在不压迫进气系统等其它零件的配置空间的情况下配置ABS调节器,并在此基础上,使支承部成为刚性高的部分。将前轮制动器用ABS调节器(21)借助单元支承撑杆(60)支承在比右侧主管(21)的最大宽部更靠前方的倾斜部侧面上,并配置在覆盖其前方的前整流罩(7)的内侧空间内。通过将ABS调节器(61)配置在主管(21)的外侧,可以不必配置在左右的主管(21)内侧空间内以导致压迫其他零件的配设空间,另外,可以利用刚性高的主管(21)进行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
本申请涉及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尤其涉及有利于液压调 节器配置的配置构造。
技术介绍
在两轮摩托车的液压式前轮制动器以及后轮制动器中,用于避免车轮抱死的ABS装置是公知的,将作为用于这方面的液压调整机 构的液压调节器(ABS调节器)配置在例如头管前方且前整流罩的内 侧、或枢轴附近的情况也已公知。特开平5-1 05174号公报但是,若将液压调节器向上述那样的位置配置,则因为在通常 的情况下,这些部分是进气系统等其它零件的配置空间,并且是大 小比较有限的空间,同时,液压调节器是比较大型的部件,因此必 需要考虑到不压迫配置在这部分的其它零件的配置空间,所以布置 较为困难。另外,由于液压调节器是重量大的零件,所以,若设置 刚性高的支承部件,则重量就会增大。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 在不压迫其它零件的配置空间的基础上,使支承部成为刚性高的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关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的技术方案1 是,该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具有液压制动器以及对液压进行调 整,防止车轮抱死的液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设置覆盖左右一对的车身车架的车身罩,将上述 液压调节器设置在上述左右一对的车身车架的外侧且上述车身罩的 内侧。技术方案2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液压 调节器为前轮制动器用,上述车身车架具有头管,和从该头管开始 外开状地倾斜并向后方延伸的主管,并且,上述液压调节器被支岸义 在主管的上述倾斜部分侧面,上述车身罩是覆盖上述头管的周围的前罩。技术方案3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之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液压 调节器为后轮制动器用,上述车身车架是支承座椅的座椅轨,上述 车身罩是覆盖上述座椅下方的车身的后整流罩,上述液压调节器被 收纳配置在上述座椅的下方且上述后整流罩的内侧,并被上述座椅 轨支承。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由于是在左右一对车身车架的外侧且是覆盖该 部分的车身罩的内侧配设液压调节器,所以能够配设在比较大的空间内,能够不压迫进气系统等其它零件的配设空间而容易地配置液 压调节器。另外,由于利用刚性高的左右一对的车身车架进行支承, 所以能够使支承部件轻型化。根据技术方案2,由于上述液压调节器是前轮制动器用,上述车 身车架具有头管和从该头管开始外开状地倾斜并向后方延伸的主管,并且,由于将上述液压调节器支承在主管的倾斜部分侧面,并 配置在前整流罩内侧,所以,能够利用主管的倾斜部分侧面的比较 大的空间,来配置前轮液压调节器。根据技术方案3,由于是将液压调节器收纳配置在形成有比较大 的空间的座椅的下方且后整流罩的内侧,所以,配置容易,同时, 能够利用刚性高的座椅轨进行支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涉及的两轮摩托车的右侧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身左侧前部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图3是后臂部分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车身前部侧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ABS调节器的支承部的立体图。图6是ABS调节器以及操作机构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ABS调节器的安装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ABS调节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单元支承撑杆的安装构造的图。图IO是表示托架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1是表示其它实施例涉及的后整流罩内侧的图。图12是表示其它实施例涉及的ABS调节器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其它实施例涉及的车身后部右侧部分的俯视图。符号说明4:车身车架、6:前轮制动器、7:前整流罩、8:车把、10:座 椅、11:后整流罩、13:后轮制动器、14:停车制动器、20:头管、 21:主管、60:单元支承撑杆、61: ABS调节器、64:操作机构、66: 操作杆、160:单元支承撑杆、161: ABS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图l是有关实施例的两轮 摩托车的右侧侧视图。在前轮1以及后轮2之间配置动力单元3,并 被车身车架4支承。5是前叉,6是前轮制动器,7是前整流罩,7a 是前照灯单元,8是车把,9是油箱罩,IO是座椅,10a是前座椅, 10b是靠背,10c是后座椅,ll是后整流罩,lla是后照灯单元,l2 是后臂,13是后轮制动器,14是停车制动器。16是车把的把手(表 示出右侧),16a是右杆,16c是前主缸,通过对杆的操作,可使液 压式前轮制动器动作。19是扶手。车把8的把手16位于油箱罩9的顶部上方,向后方较长地延伸 至前缸34a和后缸34b之间空间的上方的位置。停车制动器的操作杆n位于其下方。操作杆i7位于座椅io侧视时的前端部的前方且附近的位置,前整流罩的侧面下端部7b面对与主管21交叉的部分 附近并向下方露出。侧面下端部7b中的后部7c在侧浮见时向斜上后 方延伸,与座椅10的前缘部重合。前整流罩的侧面下端部7b和主管21的交叉部位于前缸34a和 后缸34b之间所形成的倾斜的下凹空间在侧视时最上部的位置,操 作杆17面对该空间。在油箱罩9的后部侧面形成有膝盖夹紧用的凹 部9a,跨座在座椅10上的驾驶者的膝夹着这里。18是踏板,位于 曲轴箱34c的侧面下部,其前端部与下管23交叉,并向其前方突出, 才巴手16位于其后端部上方。图2是表示车身左侧前部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车身车架4具 有借助前叉5支承前轮1的头管20、在动力单元3上方从该头管20 向后方延伸的主管21、在动力单元3的后方沿上下方向配设的中间 管22、在动力单元3前方从头管20向下方延伸的下管23、以及沿 前后方向配设在动力单元3的下方的底管24,使它们连接成环状, 在其内侧支承着动力单元3。座椅轨25从主管21和中间管22的连 接部附近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另外,还具有将中间管22和座椅 轨25倾斜地连接的背撑杆26。头管20转动自由地支承前叉5。在头管20上连结着主管n的 前端部以及下管23的上端部,在头管20的后方且在主管21的前端 部附近支承着空气过滤器27。空气管道28从空气过滤器27的前表 面向前方延伸,在头管20的一侧向下弯曲,从下方吸入外界的空气。 在空气过滤器27的后方,第一燃料箱29被支承在主管21的前后方 向中间部以及座椅轨25的前部。在第一燃料箱29的后方且下方,第二燃料箱30被支承在座椅 轨25上。第二燃料箱30被收容在由中间管22、座椅轨25以及背撑 杆26所包围的空间内,第二燃料箱30的前部在上下方向与第一燃 料箱29重合。在中间管22的上部,在向前方弯曲并与主管21连接的部分附 近的肩部,设置向上方以及后方突出的撑杆31,在这里支承着构成 后悬挂装置的减振单元32的上部。撑杆31被配置成偏向车身左侧, 减振单元32在车身的左侧面向斜下后方延伸,其下部支承在后臂12 的中间部。动力单元3具有V型水冷4循环式的发动机34和变速箱35。发 动机34具有前缸34a和后缸34b以及曲轴箱34c,从前缸34a、后 缸34b延伸出的排气管36a、 36b在发动机34的右侧方回集到集合 管36c后,在车身右侧与变速箱35的后方附近且后臂12下方的第 一消音器37相连接。36d是排气管罩。第一消音器37为细长形沿着 车宽方向配置,后部排气管36e从其右侧再向后方延伸,与呈细长 形、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在后臂12的右侧方的第二消音器38连接。 散热器39被支承在下管23上,用于对发动机34进行冷却。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用制动器装置,具有液压制动器,以及对液压进行调整,防止车轮抱死的液压调节器,    其特征在于,设置覆盖左右一对的车身车架的车身罩,将上述液压调节器设置在上述左右一对的车身车架的外侧且上述车身罩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仓裕三木聪介涩川岳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