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611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包括:双体控制盘和固定座,所述双体制动盘包括两个摩擦片,所述两个摩擦片呈同轴平行设置,所述摩擦片之间设置有冷却盘,所述冷却盘通过导流柱与摩擦片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散热层式制动盘,不但在传统制动盘的基础上,增加了原始制动盘的散热面积,而且在两摩擦片之间设置了冷却盘,可将刹车时的摩擦片产生的热量迅速的进行吸收,从而使整个制动盘的自我冷却性能更好,不会出现因热量传递不出去而造成制动盘的摩擦片变形损坏,或者由于制动盘的温度过高导致内腔的轴承和油封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属于汽车制动器配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盘式制动器逐渐替代传统的鼓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盘式制动器具有重量轻,反应快,热衰退、水衰退小等优点,一般的盘式制动器由制动钳、制动盘和摩擦片构成,在车辆刹车制动过程中,通过刹车摩擦片与制动盘的制动端面的接触,形成刹车制动力,实现机动车在行驶中能够及时的减速或停止,所以制动盘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控制盘的本身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乘坐舒适性。盘式制动器中常用的制动盘,主要包括制动盘本体,制动盘本体上设有制动轴连接的中心通孔和安装固定孔,制动盘本体端面上还设有若干形孔和散热孔,制动盘采用上述结构主要是保证制动盘在工作的散热和刹车性能。但上述的制动盘仍然存在散热孔的布置不合理和摩擦片的材质性能很多问题,当车辆在高速行驶下制动时,当制动盘的摩擦性能和跳动值过大会产生制动噪音和抖动,当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剧烈摩擦产生很大的热量,如果传递热量慢和散热效果差,就会出现控制盘变形,进而导致控制盘的灵敏性下降;当剧烈交变载荷作用时,摩擦对摩擦片产生的应力集中,还会导致盘体出现裂痕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通过在摩擦盘间设置具有不同结构的冷却盘,进而解决了传统汽车制动盘散热效果差,受热变形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包括:双体控制盘和固定座,其关键技术在于,所述双体制动盘包括两个摩擦片,所述两个摩擦片呈同轴平行设置,所述摩擦片之间设置有冷却盘,所述冷却盘通过导流柱与摩擦片固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盘两侧表面布置有以轴孔为中心圆周间隔设置的渐开线式导流柱和内流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盘两侧表面布置有以轴孔为中心圆周间隔设置的扇形导流柱和内流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摩擦片半径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摩擦片基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倾斜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摩擦片基体上设置有呈渐开线分布的容垢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双散热层式制动盘,不但在传统制动盘的基础上,增加了原始制动盘的散热面积,而且在两摩擦片之间设置了冷却盘,可将刹车时的摩擦片产生的热量迅速的进行吸收,从而使整个制动盘的自我冷却性能更好,不会出现因热量传递不出去而造成制动盘的摩擦片变形损坏,或者由于制动盘的温度过高导致内腔的轴承和油封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在冷却盘的两侧均采用了不同形状的散热结构,在不影响制动盘整体重量的情况下,可针对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选择,而且在汽车制动刹车所产生的剧烈交变载荷作用时,明显的减少了对盘体产生的应力集中,消除了盘体出现裂痕的现象。本技术的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在制动盘体两端的制动面上设置容垢槽,对刹车蹄片与制动盘在刹车制动摩擦过程中所粘连的机油或粉尘、砂粒通过容垢槽容纳存积,实现了刹车灵敏可靠,保证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本技术的摩擦片上设置有不同分布形状的散热孔,散热孔采用斜口设计,这样不但增加了两个摩擦片的散热效果,斜口设计在制动盘旋转时,可加大经过散热孔的空气流速,进行加快摩擦片与外界的热交换。【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制动盘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扇形冷却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扇形冷却盘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渐开线式冷却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渐开线式冷却盘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片,2、轴孔,3、固定孔,4、固定座,5、冷却盘,6、扇形导流柱,7、散热孔,8、紧固螺栓,9、容垢槽,10、渐开线式导流柱,11、内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由通过两个同轴平行设置的摩擦片I构成的双体控制盘和通过紧固螺栓8连接的固定座4构成,两个摩擦片I之间装有通过两种不同结构连接的冷却盘5,可根据不同的车辆要求进行选择。一种方式是在冷却盘5的两侧连接表面以轴孔2为圆心均匀间隔设置有与摩擦片I连接的扇形导流柱6,冷却盘5的盘体上与扇形导流柱6间隔开设有内流孔11,摩擦片I上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散热孔7,摩擦片I外摩擦面开设有呈渐开线分布的容垢槽9。另一种方式是在冷却盘5的两侧连接表面以轴孔2为圆心均匀间隔设置有与摩擦片I连接的渐开线式导流柱10,冷却盘体5上与溅开式导流柱10间隔开设有内流孔11,摩擦片I本体上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散热孔7,摩擦片I体外摩擦面开设有容垢槽9。制动盘在安装时,首先将制动盘的轴孔2套装在车轮主轴上,然后通过制动盘的固定孔3与车轮连接,制动盘的摩擦片I外制动面与制动器上条形制动片内制动面贴合。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刹车时,制动器上的条形制动片与制动盘上的两个摩擦片I相顶接并相互摩擦,在整个过程中摩擦片I会与条形制动片相互摩擦生热,当摩擦片I温度升高后,摩擦片I的温度从扇形导流柱6或者渐开线式导流柱10传导到冷却盘5上,与此同时,制动盘内置的冷却盘5高速旋转,气流从冷却盘5与摩擦片I形成的散热层进入到制动盘体内,通过气流对冷却盘5进行降温冷却,摩擦片I外摩擦面上设置有容垢槽9,对摩擦片I与制动片摩擦过程中粘连的机油和粉尘、砂粒进行容纳存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包括:双体控制盘和固定座(4),所述双体控制盘通过紧固螺栓(8)与固定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制动盘包括两个摩擦片(I),所述两个摩擦片(I)呈同轴平行设置,所述摩擦片(I)之间设置有冷却盘(5),所述冷却盘(5)通过导流柱与摩擦片(I)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5)两侧表面布置有以轴孔⑵为中心圆周间隔设置的扇形导流柱(6)和内流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5)两侧表面布置有以轴孔⑵为中心圆周间隔设置的渐开线式导流柱(10)和内流孔(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I)半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I)基体上设置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呈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I)基体上设置有呈渐开线分布的容垢槽(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双散热层式制动盘,包括:双体控制盘和固定座(4),所述双体控制盘通过紧固螺栓(8)与固定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制动盘包括两个摩擦片(1),所述两个摩擦片(1)呈同轴平行设置,所述摩擦片(1)之间设置有冷却盘(5),所述冷却盘(5)通过导流柱与摩擦片(1)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树国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国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