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146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外制动盘体和固定毂,所述内制动盘体和外制动盘体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内制动盘体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制动盘体上设有固定毂,固定毂包括毂区段和支撑壁段,支撑壁段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与外制动盘体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插沟槽深度为5mm;所述内制动盘体与外制动盘体之间设置加强层,加强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层与加强筋形成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散热面积大,散热速度好,强度高,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制动盘
技术介绍
制动盘即刹车盘,是一个金属圆盘,是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车辆行驶过程中踩刹车时制动卡钳夹住制动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一般制动盘上有圆孔,其作用是减轻重量和增加摩擦力,制动盘种类繁多,特点是壁薄,盘片及中心处由砂芯形成;由于刹车时内、外制动盘与制动卡钳剧烈摩擦,所以制动盘需要承担很强的制动力矩,要求制动盘具有散热快、强度高的特点,而这两点与内制动面的壁厚有关:壁厚厚则强度高而散热慢;壁厚薄则散热快而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制动盘开裂;现有的制动盘散热性能不佳,影响安全性,且现有制动盘在试车旋转过程中产生细微抖动声,自身温度急剧上升,轮毂装配时不易配对,严重影响后桥总成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外制动盘体和固定毂,所述内制动盘体、外制动盘体和固定毂均为圆形,所述内制动盘体和外制动盘体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内制动盘体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制动盘体上设有固定毂,固定毂包括毂区段和支撑壁段,支撑壁段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与外制动盘体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插沟槽深度为5mm ;所述内制动盘的厚度沿其圆心方向由外至内逐渐变薄,内制动盘体与外制动盘体之间设置加强层,加强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层与加强筋形成散热通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设置为10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层和加强筋采用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凸起为半圆弧状,摩擦凸起通过热压胶联法分别与内制动盘体和外制动盘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毂的毂区段设有四个安装通孔和一个定位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外制动盘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散热孔,增加了制动盘的有效摩擦面积,提高制动效果和散热效果,摩擦凸起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制动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制动盘的散热速度;加强层和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制动盘的强度,且使得内制动盘体与外制动盘体之间形成散热风道;内制动盘体厚度由外至内渐薄,节约了用料,提高了散热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制动盘强度,避免内制动盘体易开裂的现象,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固定毂与外制动盘体连接处设有插沟槽,便于安装,固定毂的支撑壁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制动盘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消除自身产生的抖动声,能够有效降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1、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所述内制动盘体1、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均为圆形,所述内制动盘体I和外制动盘体2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4,摩擦凸起4为半圆弧状,摩擦凸起4通过热压胶联法分别与内制动盘体I和外制动盘体2固定连接;所述内制动盘体I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2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5,凹槽5设置为10个,凹槽5上设有多个散热孔6 ;所述外制动盘体2上设有固定毂3,固定毂3包括毂区段7和支撑壁段8,毂区段7设有四个安装通孔12和一个定位通孔13,支撑壁段8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8与外制动盘体2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9,插沟槽9深度为5mm ;所述内制动盘I的厚度沿其圆心方向由外至内逐渐变薄,内制动盘体I与外制动盘体2之间设置加强层10,加强层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I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11,所述加强层10和加强筋11采用一体成型,加强层10与加强筋11形成散热通道。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I)、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所述内制动盘体(I)、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均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制动盘体(I)和外制动盘体⑵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4),内制动盘体⑴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2)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5),凹槽(5)上设有多个散热孔(6);所述外制动盘体(2)上设有固定毂(3),固定毂(3)包括毂区段(7)和支撑壁段(8),支撑壁段(8)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8)与外制动盘体(2)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9),插沟槽(9)深度为5mm;所述内制动盘⑴的厚度沿其圆心方向由外至内逐渐变薄,内制动盘体⑴与外制动盘体(2)之间设置加强层(10),加强层(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I)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11),所述加强层(10)与加强筋(11)形成散热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设置为10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10)和加强筋(11)采用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凸起(4)为半圆弧状,摩擦凸起(4)通过热压胶联法分别与内制动盘体(I)和外制动盘体(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毂(3)的毂区段(7)设有四个安装通孔(12)和一个定位通孔(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外制动盘体和固定毂,所述内制动盘体和外制动盘体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内制动盘体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制动盘体上设有固定毂,固定毂包括毂区段和支撑壁段,支撑壁段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与外制动盘体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插沟槽深度为5mm;所述内制动盘体与外制动盘体之间设置加强层,加强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层与加强筋形成散热通道;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散热面积大,散热速度好,强度高,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IPC分类】F16D65-847, F16D65-12【公开号】CN204553625【申请号】CN201520142728【专利技术人】秦本波 【申请人】邯郸群山铸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内制动盘体(1)、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所述内制动盘体(1)、外制动盘体(2)和固定毂(3)均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制动盘体(1)和外制动盘体(2)的外周设有连续的摩擦凸起(4),内制动盘体(1)的下表面和外制动盘体(2)的上表面沿轴向辐射状设置有凹槽(5),凹槽(5)上设有多个散热孔(6);所述外制动盘体(2)上设有固定毂(3),固定毂(3)包括毂区段(7)和支撑壁段(8),支撑壁段(8)与竖直方向呈1.5°夹角,支撑壁段(8)与外制动盘体(2)的连接处设有插沟槽(9),插沟槽(9)深度为5mm;所述内制动盘(1)的厚度沿其圆心方向由外至内逐渐变薄,内制动盘体(1)与外制动盘体(2)之间设置加强层(10),加强层(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沿内制动盘(1)轴向辐射状设有多条加强筋(11),所述加强层(10)与加强筋(11)形成散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本波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群山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