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堂专利>正文

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61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是由主斜梁、上连接架、下连接架、主簧板、螺旋弹簧顺序连接构成,螺旋弹簧与上、下定位销相接,主簧板、副簧板一端与下连接架相接,另一端通过板簧连片与后斜叉相接,与筒式避震装置相比,工作动态宽、寿命长、工作特性好,无左右摇摆的弊病,是一种适应自行车、摩托车、助力车及人力车的避震装置。(*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适应自行车,小型摩托车,助力车及人力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目前,己知的自行车,助力车等后避震装置大都采用两只筒式避震装置。以最简单的筒式螺旋弹簧避震装置为例它是由上下接头,上下套筒、螺旋弹簧、导杆塞等构成。在自行车或助力车上一般采用两只筒式避震装置分左右对称安装使用。筒式避震装置在工作时,由于上下套管,导管、导杆塞存在着摩擦,损耗能量较大,特别是用于自行车,长时间行骑感觉发沉、发粘、特别耗力,使效率大大降低,各部件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低。由于左右各采用一只筒式避震装置,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左右摇摆的弊病,使稳定性变差,成本也相对较高。普通筒式避震装置,一般载荷范围较窄,在载荷较大时,容易出现“穿帮”现象,即出现死点,相对的说工作动态较窄,工作特性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震装置,它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摩擦损耗能量极小,效率高,长时间行骑无发沉发粘感觉,克服了筒式避震带来的左右摇摆的弊病,工作动态宽,工作特性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是由主斜梁、上连接架、轴转式中连轴、后平叉、斜叉转轴、后斜叉相连接,其特征是后斜叉上设有板簧连片通过主销轴与主簧板、副簧板,外护套与下连接架相连,后斜叉上的弹簧支架通过下定位销与螺旋弹簧下端相接,上端与上定位销相接,上定位销固定在上连接架上与主斜梁相接。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车座载人时,等于给车座增加一个负载FZ,这时FZ通过主斜梁传递到中连轴上,中连轴是一个可以转动的活动轴,即B点,将力传递在后平叉上,后平叉的另一端连有车轮,车轮与地面接触,形成一个反作用力,通过后连片上的后轮轴与后斜叉的一端可转动的斜叉转轴相连,即C点,后斜叉的另一端,通过簧板连片上的主销轴与主簧板相连接,主簧板的另一端连接主斜梁上的下连接架。当FZ向下时,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车后轮、后轮轴、斜叉转轴后斜叉向上移动,主斜梁上固定的主簧板、副簧板的一端不动,即A点,主簧板上的主销轴转动,即D点,后斜叉上设有弹簧支架,由下定位销固定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端由上定位销上连接架固定在主斜梁上,后斜叉继续向上移动,压缩了螺旋弹簧,调整螺旋弹簧,主簧板、副簧板承载力的比例即可获得合适的负载动态范围。后斜叉的斜叉横梁、弹簧支架、簧板连片、构成一个稳定的后平叉,使后平叉在工作中不会产生左右摇摆现象;主斜梁上的主簧板A点由簧板螺杆固定,主簧板D点由主销轴与后斜叉的簧板连片相接,上述措施在工作时后斜叉只有上下移动,没有左右摇摆现象,通过分析,A、B、C、D、构成一个稳定的,上下可活动的梯形结构,A、D、E、构成一个上下可活动的三角形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双筒式避震带来左右摇摆的弊病,增大了工作动态范围,减少了力的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主结构后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F-F剖视示意图。图中1、主斜梁2、上连接架 3、固定螺帽 4、上定位销5、螺旋弹簧 6、下定位销 7、弹簧支架 8、板簧连片9、主销轴10、稳定套 11、主簧板套12、主销螺帽13、主簧板 14、副簧板 15、簧板螺杆16、簧板螺帽17、下连接架 18、外护套 19、中连轴 20、中轴套21、后平叉 22、后连片 23、后轮轴 24、斜叉转轴25、后斜叉 26、斜叉横梁27、车后轮 28、地面FZ负载 A、簧板固定点 B、中连轴转动点 C、后斜叉转动点D、上下位移点 E、螺旋弹簧固定点在图1中,上连接架(2)焊接在主斜梁(1)上,上连接架(2)带有向上的凹槽,和上定位销(4)的按装孔。上定位销(4)安装在上连接架(2)上,通过固定螺帽(3)固定。下连接架(17)焊接在主斜梁(1)上,下连接架(17)带有安装主簧板(13)副簧板(14)的按装孔,并带有向下的凹槽,以嵌位主簧板(13),副簧板(14)使主簧板(13)副簧板(14)不能左右摆动,用簧板螺杆(15)穿过主簧板(13),副簧板(14),下连接架(17)的安装孔用簧板螺帽(16)紧密地复合在一起。主斜梁的底部与中连轴(19)相接,中连轴(19)是一个可转动的活节,即B点,中连轴(19)与中轴套(20),后平叉(21)、后连片(22)相接,后斜叉(25)通过斜叉转轴(24)与后连片(22)相接。斜叉转轴(24)也是一个可转动的活节,即C点。将弹簧支架(7)板簧连片(8)斜叉横梁(26)焊在后斜叉(25)的相关位置上,构成一个稳定的梯形后斜叉(25)。螺旋弹簧(5)可以做成上下外径相同的弹簧,也可以做成其它形式,为了改善性能和美观,本设计做成上下不等径的梯形弹簧,螺旋弹簧(5)上端最大有效外径Φ为25-40mm,下端最大有效外径Φ为35-60mm,螺旋弹簧(5)的静态高度为50-120mm。螺旋弹簧(5)的固定采用上定位销(4)下定位销(6)插入螺旋弹簧(5)上端圆孔内和螺旋弹簧(5)的下端圆孔内,为了插入方便上定位销(4)下定位销(6)插入部分为圆柱形,上定位销(4)用固定螺帽(3)固定在上连接架(2)上。下定位销(6)直接铆合固定在弹簧支架(7)上。主簧板(13)与后斜叉(25)的结合是主簧板(13)带有圆环,圆环中嵌有主簧板套(11)稳定套(10)通过主销轴(9)穿过板簧连片(8)用主销螺帽(12)锁紧。稳定套(10)稍长于主簧板套(11),目的是主销螺帽(12)锁紧时给主簧板(13)提供一个活动的自由间隙。为了防止螺旋弹簧(5)的脱出增加主簧板(13)的强度,在弹簧支架(7)下面,衬有副簧板(14)。主簧板(13)副簧板(14)外面套有外护套(18)是为了保护簧板不受侵蚀及增加美观成度,外护套(18)做成带横向波浪式的条纹。权利要求1.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是由主斜梁、上连接架、下连接架、中连轴、中轴套、后平叉、后连片、斜叉转轴、后斜叉、斜叉横梁、主销轴、主簧板、副簧板、外护套、螺旋弹簧顺序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后斜叉上设有弹簧支架、板簧连片、下定位销与螺旋弹簧相接,螺旋弹簧的上端与上定位销相接,板簧连片通过主销轴与主簧板相连,下连接架通过簧板螺杆与主簧板、副簧板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上定位销、下定位销为圆柱形,上定位销插入螺旋弹簧的上端孔内,下定位销插入螺旋弹簧下端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上定位销固定在上连接架上,下定位销固定在弹簧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螺旋弹簧的上端最大有效外径25-40mm,螺旋弹簧的下端最大有效外径35-60mm,螺旋弹簧的静止高度为50-1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主簧板与后斜叉的连接是通过簧板连片主销轴、主销螺帽结合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簧板螺杆穿过主簧板、副簧板、下连接架的下凹槽紧密地复合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其特征是弹簧支架下面,主簧板上面,衬有副簧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后复合弹力避震装置是由主斜梁、上连接架、下连接架、中连轴、中轴套、后平叉、后连片、斜叉转轴、后斜叉、斜叉横梁、主销轴、主簧板、副簧板、外护套、螺旋弹簧顺序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后斜叉上设有弹簧支架、板簧连片、下定位销与螺旋弹簧相接,螺旋弹簧的上端与上定位销相接,板簧连片通过主销轴与主簧板相连,下连接架通过簧板螺杆与主簧板、副簧板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堂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