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0378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收纳式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性优异。座椅装置(10)具备被操作来解除座椅(1)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的解锁杆(21)。另外,座椅装置(10)具备被操作来基于致动器的驱动力使转动连杆(11)转动而将支承于该转动连杆(11)的座椅(1)切换为支承于车面地板的上方的展开状态和收纳于收纳凹部内的折叠状态的控制开关(22)。解锁杆(21)设置在因座椅(1)的收纳而以前倒状态配置于收纳凹部的开口端的座椅靠背(3)的背面(3s)。而且,控制开关(22)与该解锁杆(21)一体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有能够将座椅以折叠状态存储在设置于车辆地板的收纳凹部的座椅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座椅装置在其座椅靠背的背面具有座椅收纳用的操作部件以及座椅靠背前倒用的操作部件。而且,能够通过操作这两个操作部件来解除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以及座椅靠背的倾斜移动限制,从而能够手动地将该座椅在车辆地板上展开、以及折叠在收纳凹部内。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座椅装置具备:使座椅靠背倾斜移动的座椅靠背马达;解除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的锁定解除马达;以及驱动座椅(座椅坐垫)的支承部件的座椅坐垫马达。而且,基于所述各个马达的驱动力,该座椅能够切换为座椅支承于车辆地板的上方的展开状态和收纳于收纳凹部内的折叠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61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02874号公报然而,座椅的展开以及折叠操作需要比较大的力,但是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锁定)能够用比较小的力解除。因此,认为通过手动化解除该锁定,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然而,以往,致动器的控制开关大多数情况下设置于车身一侧。因此,单纯将该锁定解除手动化,有导致便利性的降低的可能性。S卩,在考虑到结构的简化的情况下,希望锁定装置的解锁杆设置于作为移动体的座椅一侧。而且,由此,由于致动器的控制开关和锁定装置的解锁杆配置于分离的位置,所以在马达驱动的展开以及折叠操作的开始时,有产生难以确认该解锁状态等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简单的结构并且操作性优异的收纳式的车辆用座椅装置。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具备:解锁杆,其被操作来解除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和控制开关,其被操作来控制致动器驱动所述座椅的支承部件,从而将所述座椅切换为支承于所述车辆地板的上方的展开状态和收纳于所述车辆地板的收纳凹部内的折叠状态,所述解锁杆在因所述座椅的收纳而以前倒状态配置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开口端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并且所述控制开关与该解锁杆一体设置。S卩,在解锁操作后,由于手从解锁杆离开,而有因座椅的自重等原因,有成为锁定装置再次进行锁定动作的所谓的啮入状态的可能性。然而,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在保持对该解锁杆进行解锁操作不变的状态下,操作控制开关。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在解除了座椅相对于该车辆地板的固定的状态下开始致动器对座椅的驱动。而且,由此能够抑制以该锁定装置的啮入为要因的再尝试操作(重试)的产生,从而能够实现优异的操作性。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所述控制开关是瞬时开关。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对控制开关的操作输入的中断,来使致动器迅速停止。而且,由此能够抑制随该座椅的展开以及折叠动作产生夹住。另外,由于控制开关与解锁杆一体设置,所以能够不从解锁操作中断地持续操作控制开关。而且,由此能够顺利地结束该座椅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在所述解锁杆设置有在操作该解锁杆时供把持的把手部,所述控制开关被设置于在把持所述把手部的状态下能够操作的位置。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提高解锁杆的操作性。而且,因为控制开关被设置于在把持所述把手部的状态下能够操作的位置,所以能够提高该控制开关的操作性。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所述解锁杆沿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延伸,并且能够通过转动操作、拉动操作或者把持操作中的任一项来解除所述座椅相对于所述车辆地板的固定。根据所述结构,解锁杆配置为与座椅靠背的折叠以及拉起方向大致正交。而且,由此相对于随着座椅的展开以及折叠动作所产生的解锁杆的位移,能够使该使用者的手容易跟随。其结果,能够实现更优异的操作性。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所述座椅靠背通过手动进行前倒操作以及拉起操作。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将该解锁杆作为操作手柄来使用,能够容易地进行该前倒操作以及拉起操作。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具备前倒机构,该前倒机构在所述座椅折叠动作时与所述支承部件联动地解除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移动限制,从而在所述座椅向所述收纳凹部移动的中途能够进行所述座椅靠背的前倒操作。根据所述结构,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解锁操作,就能够将该座椅靠背以前倒状态折叠至座椅坐垫上。另外,由于在座椅的移动中途进行倾斜移动限制的解除,所以折叠操作开始时的解锁杆(以及控制开关)的位置变化变小。而且,由此能够在解锁杆的解锁操作后,顺利地操作控制开关。其结果,能够实现更优异的操作性。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所述支承部件是形成在所述折叠动作时随着所述座椅的后方移动而以描绘弧状的轨迹的方式使该座椅向所述收纳凹部移动的连杆机构的部件,所述前倒机构在座椅轨迹的顶点位置解除所述座椅靠背的倾斜移动限制。根据所述结构,在通过支承于支承部件的座椅(座椅坐垫)的后方位移变大的座椅轨迹的顶点位置之后的移动区域,进行该座椅靠背的前倒操作。而且,由此能够利用随着座椅靠背的前倒操作所产生的前方位移来抵消随着座椅的后方移动所产生的解锁杆的后方位移。即,能够抑制解锁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能够容易使使用者的手跟随解锁杆。其结果,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以该解锁杆为操作手柄的手动的座椅靠背的前倒操作。解决所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优选构成为,具备在直至所述解锁杆被解锁操作为止能够限制对所述控制开关的操作输入的限制机构。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在解除了座椅相对于该车辆地板的固定的状态下开始致动器对座椅的驱动。而且,由此能够抑制以该锁定装置的啮入为要因的再尝试操作的产生,从而能够实现优异的操作性。根据本技术,能够实现锁定解除的手动化带来的构成的简化,并且能够确保优异的操作性。接下来,优选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设置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靠上侧的位置。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使将该解锁杆作为操作手柄的手动的座椅靠背的前倒以及拉起操作变得容易。此外,优选车辆用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具备面对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时位于近前侧的第一操作部和位于里侧的第二操作部,在所述第一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致动器以使所述座椅折叠动作的方式驱动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二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致动器以使所述座椅展开动作的方式驱动所述支承部件。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直观地进行与其意图的展开以及折叠动作对应的适当的驱动控制。而且,由此,能够实现优异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装置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2是座椅装置的侧视图(折叠状态)。图3A、图3B是座椅装置的状态转换图。图4是座椅装置的立体图(展开状态)。图5是座椅装置的立体图(折叠状态)。图6A是解锁杆的立体图,图6B、图6C是解锁杆的俯视图。图7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解锁杆,其被操作来解除座椅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固定;和控制开关,其被操作来控制致动器驱动所述座椅的支承部件,从而将所述座椅切换为支承于所述车辆地板的上方的展开状态和收纳于所述车辆地板的收纳凹部内的折叠状态,所述解锁杆在因所述座椅的收纳而以前倒状态配置于所述收纳凹部的开口端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并且所述控制开关与该解锁杆一体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刀根大祐竹崎雅弘岩佐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