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435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8:37
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包括前横梁、挡风板、水箱支座、右大梁、前桥支撑、左大梁、发动机左后支座、传动轴支撑、燃油箱支座、后横梁、加力泵支架、连接轴盖、右后托架、左后托架、电瓶箱、驾驶室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前桥支撑连接在右大梁与左大梁之间;右大梁、左大梁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在一起;右大梁与左大梁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水箱支座、发动机左后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驾驶室支座、电瓶箱、加力泵支架、右后托架、左后托架;左大梁上的驾驶室支座与后横梁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右后托架与左后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轴盖;传动轴支撑与左大梁、右大梁固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车架,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轮式拖拉机中,其结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发动机、飞轮壳、离合器、传动箱等连接在一起,没有车架的无架式;另一种则是将前桥装在车架上,车架大梁与传动箱壳体固定的半架式结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拖拉机,在维修传动箱时需要将整机拆解,维护保养不便;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拖拉机,在田间使用中及在不平地面上越沟、过垄、牵引和运输时,因车架与传动箱连接处使用螺栓连接,在从前桥通过车架传递过来的冲击载荷作用下,在螺栓连接处容易出现传动箱壳体断裂、螺栓损坏等问题,同时传动箱维修也需要将整机拆解,维护保养不便,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缺点的车架装置是完全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性更好,维修更方便的全架式轮式拖拉机车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包括前横梁、挡风板、水箱支座、右大梁、前桥支撑、左大梁、发动机左后支座、传动轴支撑、燃油箱支座、后横梁、加力泵支架、连接轴盖、右后托架、左后托架、电瓶箱、驾驶室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前桥支撑连接在右大梁与左大梁之间;右大梁、左大梁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在一起;右大梁与左大梁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水箱支座、发动机左后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驾驶室支座、电瓶箱、加力泵支架、右后托架、左后托架;左大梁上的驾驶室支座与后横梁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右后托架与左后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轴盖;传动轴支撑与左大梁、右大梁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其一,轮式拖拉机车架装置采用两根纵向大梁、一根前横梁,一根后横梁、一个前桥支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其刚性相比传统各部件连接后得到的框架结构具有更高的刚性,发动机、传动系、前桥、气助力系统、液压转向系统、悬挂系统散热器、中冷器、燃油箱、液压油箱、驾驶室及覆盖件等部件再独立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就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轮式拖拉机在田间使用中及在不平地面上越沟、过垄、牵引和运输时的可靠性。其二,其他各部件独立固定在车架上,传动系、离合器日常维护时只需将各相关部件单独拆解即可,维护保养和维修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主要由前横梁1、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右大梁4、前桥支撑5、左大梁6、发动机左后支座7、传动轴支撑8、燃油箱支座9、后横梁10、加力泵支架11、连接轴盖12、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电瓶箱15、驾驶室支座16、发动机右后支座17等组成。前桥支撑5同右大梁4、左大梁6相连接;右大梁4、左大梁6通过前横梁I和后横梁10连接在一起;右大梁4、左大梁6为型钢固接成的箱型断面,左大梁4和右大梁6组成车架的纵向框架;传动轴支撑8与右大梁4、左大梁6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右大梁4与左大梁6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发动机左后支座7、发动机右后支座17、驾驶室支座16、电瓶箱15、加力泵支架11、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左大梁6上的驾驶室支座16与后横梁10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9。右后托架13与左后托架14上设置有连接轴盖12。前桥支撑5安装前桥;发动机左后支座7、发动机右后支座17和前桥支撑5共同安装发动机及离合器;后横梁10固定安装变速箱支撑部分。在后托架13、14上安装整机传动系统最终传动装置部分;水箱支座3安装发动机散热器和机油散热器;右大梁4、左大梁6上安装驾驶室和燃油箱、气助力系统。 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在工作中不仅支承拖拉机上各部件的重量,而且还要承受发动机的动载荷、地面通过减震装置传来的支反力、转向扭转力矩和工作载荷等的作用,在保证拖拉机整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部件受到的力最后都由车架来承担,该种车架装置的结构使它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载,保证了其它零部件、总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稳定和工作的正常。【主权项】1.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包括前横梁(1)、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右大梁(4)、前桥支撑(5)、左大梁(6)、发动机左后支座(7)、传动轴支撑(8)、燃油箱支座(9)、后横梁(10)、加力泵支架(11)、连接轴盖(12)、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电瓶箱(15)、驾驶室支座(16)、发动机右后支座(17);其特征在于:前桥支撑(5)连接在右大梁(4)与左大梁(6)之间;右大梁(4)、左大梁(6)通过前横梁(I)和后横梁(10)连接在一起;右大梁(4)与左大梁(6)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发动机左后支座(7)、发动机右后支座(17)、驾驶室支座(16)、电瓶箱(15)、加力泵支架(11)、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左大梁(6)上的驾驶室支座(16)与后横梁(10)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9);右后托架(13)与左后托架(14)上设置有连接轴盖(12);传动轴支撑(8)与左大梁(6)、右大梁(4)固接在一起。【专利摘要】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包括前横梁、挡风板、水箱支座、右大梁、前桥支撑、左大梁、发动机左后支座、传动轴支撑、燃油箱支座、后横梁、加力泵支架、连接轴盖、右后托架、左后托架、电瓶箱、驾驶室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前桥支撑连接在右大梁与左大梁之间;右大梁、左大梁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在一起;右大梁与左大梁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水箱支座、发动机左后支座、发动机右后支座、驾驶室支座、电瓶箱、加力泵支架、右后托架、左后托架;左大梁上的驾驶室支座与后横梁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右后托架与左后托架上设置有连接轴盖;传动轴支撑与左大梁、右大梁固接在一起。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使用安全可靠。【IPC分类】B62D21-02【公开号】CN204548234【申请号】CN201520119297【专利技术人】沈小健, 王学军, 王新一, 陈凤涛, 党彦犁, 王岩, 耿瑞霞, 彭书广, 袁振刚, 曹伟 【申请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2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轮式拖拉机全架式车架装置,包括前横梁(1)、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右大梁(4)、前桥支撑(5)、左大梁(6)、发动机左后支座(7)、传动轴支撑(8)、燃油箱支座(9)、后横梁(10)、加力泵支架(11)、连接轴盖(12)、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电瓶箱(15)、驾驶室支座(16)、发动机右后支座(17);其特征在于:前桥支撑(5)连接在右大梁(4)与左大梁(6)之间;右大梁(4)、左大梁(6)通过前横梁(1)和后横梁(10)连接在一起;右大梁(4)与左大梁(6)上依次安装有挡风板(2)、水箱支座(3)、发动机左后支座(7)、发动机右后支座(17)、驾驶室支座(16)、电瓶箱(15)、加力泵支架(11)、右后托架(13)、左后托架(14);左大梁(6)上的驾驶室支座(16)与后横梁(10)之间连接有燃油箱支座(9);右后托架(13)与左后托架(14)上设置有连接轴盖(12);传动轴支撑(8)与左大梁(6)、右大梁(4)固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健王学军王新一陈凤涛党彦犁王岩耿瑞霞彭书广袁振刚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