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87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调速转把。现有电动车所用电瓶的容量较小,电动车行驶较长路程后,经常会出现电量不够用的现象,较难在路况好或行人稀少的情况下加速,爬行坡度大的陡坡也较困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和转子,转子的内端面上设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该弧形块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内置有一瓦形磁钢,与磁钢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该霍尔管与一穿过支架的电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头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槽,一油门线的头部穿过支架绕在所述的弧形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同的速度阶段采用不同的动力,充分发挥了两种动力的长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速度控制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助动车的调速转把。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助动车调速转把,其包括支架、连接在支架上的转子,转子的内端面上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该弧形块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内置有一瓦形磁钢,与磁钢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通过转子的旋转带动瓦形磁钢的转动,霍尔管感应瓦形磁钢的N极或S极产生的磁场变化,从而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并通过导线将电压信号传递给调速装置,实现调速。由于现有电瓶的容量较小,行驶较长路程后,经常会出现电量不够用的现象,只能采用脚踏行驶,费力。另外,电瓶提供的动力较小,车辆较难在路况好或行人稀少的情况下加速,车辆爬行坡度大的陡坡也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电瓶和燃油发动机两种动力装置混合的车辆调整转把,在不同的速度阶段采用不同的动力,以发挥两种动力的长处。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包括支架和转子,转子的内端面上设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该弧形块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内置有一瓦形磁钢,与磁钢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该霍尔管与一穿过支架的电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头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槽,一油门线的头部穿过支架绕在所述的弧形槽内,油门线的尾部与燃油发动机的油门连接,该油门线的绕制方向与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本技术用燃油发动机提供的动力,解决了电瓶出现的电量不足及动力小的现象,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爬坡能力。本技术使用时,操作转子转动一小角度,通过转子上的磁钢相对于霍尔管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磁力大小的变化,调节电瓶输出电压的高低;继续操作转子转动时,绕于转子上的油门线的长度逐渐增加,转到预设的角度时,油门线恰好拉动油门,将油门打开,为燃油发动机的点火做好准备,在燃油发动机工作时,电瓶停止工作(此时磁力不发生变化),实现了不同动力之间的切换。在不同的速度阶段采用不同的动力,充分发挥了两种动力的长处。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转子的内端面上设有一位于弧形块对面的钢球,钢球底部安装在位于转子上的内六角螺钉的头部,支架的内壁上设有位于弧形块两侧的左、右限位块和位于弧形块上方的动力转换提示块,常态下的钢球位于动力转换提示块与右限位块之间。左、右限位块用于限制转子的旋转角度,转子旋转时,钢球向动力转换提示块靠近,转到预设的角度时,钢球与支架上的动力转换提示块接触,此时手感觉旋转时的阻力较大,油门线恰好拉动油门,将油门打开,对操作者起到了油门已被打开的提示作用,为燃油发动机的点火做好准备。钢球擦过动力转换提示块后,可继续向前旋转一定角度,直至弧形块被右限位块挡住。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所述的内六角螺钉内设有一抵触在钢球底部的复位簧。钢球与动力转换提示块接触时,复位簧被压缩,方便钢球经过提示块;钢球与与提示块不接触时,复位簧复位。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转子内设有一转子内衬,两者间形成一道环形凹槽,支架上形成一贯穿转子内衬的轴向套管,套管上套有回位弹簧,所述套管的端部设有置于环形凹槽内的定位件。装配时,先将转子内衬安装在转子内,利用套管材料(一般为塑料)具有的弹性,将套管轻松穿过转子内衬,然后使位于套管端部的定位件进入环形凹槽内,从而将转子与支架连接。此种装配简单方便,且可以尽可能缩小转子与支架连接处的缝隙,避免雨水进入支架内。定位件装配在凹槽内,轴向的拉脱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克服了转子与支架在车辆颠簸或受较大轴向拉力时易脱开的问题。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转子内壁上开有卡槽,转子内衬的一端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凸块,所述的环形凹槽位于转子内衬的另一端部与转子内壁间。转子与转子内衬采用凸凹连接结构,方便装配,两者装配后形成环形凹槽,方便加工,因要在转子中部的内壁上加工出环形凹槽是非常困难。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凸块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相邻凸块间形成缺口。套管进入转子内衬时,缺口使受到挤压的凸块向内收缩变形较大,方便转子内衬在转子内壁上的装配。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定位件为卡钩或突出部,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相邻定位件形成轴向缺口。套管进入转子内衬时,轴向缺口使受到挤压的定位件向内收缩变形较大,便于套管轻松穿过转子内衬,之后缺口复位,定位件定位在转子内衬的端部上。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支架上连接一油门线定位管,其上螺接一金属前弯管,油门线定位管和金属前弯管内穿有所述的油门线,油门线的尾部设有一金属后弯管和一拉件,前、后弯管使油门线各形成一个弯角,拉件用于拉开油门,油门线外设有护套管,护套管用于保护油门线。本技术实现了不同动力之间的切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同的速度阶段采用不同的动力,发挥了两种动力的长处;解决了电瓶出现的电量不足及动力小的现象,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爬坡能力;装配简单方便,转子与支架连接处的缝隙很小,能有效避免雨水进入支架内;将定位件装配在凹槽内,大幅度提高了转子轴向的拉脱力,克服了转子与支架在车辆颠簸或受较大轴向拉力时易脱开的问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C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标说明1~支架,2~转子,3~弧形块,4~弧形凹槽,5~瓦形磁钢,6~霍尔管,7~电缆线,8~弧形槽,9~油门线,10~钢球,11~内六角螺钉,12~左限位块,13~右限位块,14~动力转换提示块,15~衬套,16~转子内衬,17~环形凹槽,18~轴向套管,19~回位弹簧,20~卡槽,21~凸块,22~缺口,23~卡钩,24~轴向缺口,25~油门线定位管,26~金属前弯管,27~金属后弯管,28~拉件,29~护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车辆调速转把,包括转子2和支架1,转子2内安装一转子内衬16,所述的转子2内壁上开有3个卡槽20,转子内衬16的一端部有分别卡入3个卡槽20内的3个凸块21,相邻凸块间形成一个缺口22。转子内衬16的另一端部与转子内壁的台阶间形成一道环形凹槽17。转子的内端面上设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3和一位于弧形块对面的钢球10,该弧形块3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4,所述的凹槽4内置有一瓦形磁钢5,与磁钢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6,该霍尔管6与一穿过支架的电缆线7连接;钢球10底部安装在位于转子上的内六角螺钉11的头部,内六角螺钉11内设有一抵触在钢球底部的复位簧。支架1的内壁上设有位于弧形块3两侧的左、右限位块12、13和位于弧形块上方的动力转换提示块14,常态下的钢球10位于动力转换提示块14与右限位块13之间。转子2头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槽8,一油门线9的头部穿过支架绕在所述的弧形槽8内,该油门线9的绕制方向与转子2的转动方向相反。支架1上形成一贯穿转子内衬16的轴向套管18,套管18上套有一回位弹簧19,套管18内有一衬套15,套管18的端部有4个置于环形凹槽17内的卡钩23,两个相邻卡钩间形成一个轴向缺口24。支架1上连接一油门线定位管25,其上螺接一金属前弯管26,油门线定位管25和金属前弯管26内穿有所述的油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包括支架(1)和转子(2),转子(2)的内端面上设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3),该弧形块(3)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4),所述的凹槽(4)内置有一瓦形磁钢(5),与磁钢(5)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6),该霍尔管(6)与一穿过支架的电缆线(7)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2)头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槽(8),一油门线(9)的头部穿过支架绕在所述的弧形槽(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包括支架(1)和转子(2),转子(2)的内端面上设有一能随转子一起转动的弧形块(3),该弧形块(3)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凹槽(4),所述的凹槽(4)内置有一瓦形磁钢(5),与磁钢(5)位置对应的支架内壁上有一霍尔管(6),该霍尔管(6)与一穿过支架的电缆线(7)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2)头部的外侧壁上开有一弧形槽(8),一油门线(9)的头部穿过支架绕在所述的弧形槽(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其特征在于转子(2)的内端面上设有一位于弧形块(3)对面的钢球(10),钢球(10)底部安装在位于转子上的内六角螺钉(11)的头部,支架(1)的内壁上设有位于弧形块两侧的左、右限位块(12、13)和位于弧形块上方的动力转换提示块(14),常态下的钢球位于动力转换提示块(14)与右限位块(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六角螺钉(11)内设有一抵触在钢球(10)底部的复位簧。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调速转把,其特征在于转子(2)内设有一转子内衬(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余有胡建红郑利深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五星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